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林匹克之梦叠加着改革开放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1:40  南方日报

  首次申奥:理想照近现实

  时间到了1984年。转眼距离刘长春“单刀赴会”已是半个世纪有余。这一年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这一届的奥运会,于中国有着标志性的意义。7月29日,从普拉多射击赛场传出的枪声给第23届奥运会带来了第一枚金牌,同时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冠军——27岁的射手许海峰。他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几乎在同时,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获知了这个消息,64岁的老人急匆匆从国际奥委会总部驻地赶到射击场,亲自主持了发奖仪式,将金牌颁给了许海峰。萨马兰奇的出场,让这次中国奥运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增添了几多温馨。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更多的中国人记住了这个身材矮小、目光深邃的外国老头的名字。这次奥运会上,全面登上奥运舞台的中国代表队便一鸣惊人,夺得了15枚金牌。亿万中国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邓小平身边工作30多年的警卫秘书张宝忠,清晰地记得,当从电视中看到萨马兰奇将金牌挂到许海峰胸前时,“小平同志非常兴奋”。

  早在2年前的1982年3月,邓小平和萨马兰奇已经相识。他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在北京会见了萨马兰奇。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与国际奥委会主席握手。

  众所周知,此时,中国这艘巨轮正在这位老人的掌舵之下,调转方向,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将小平称作“改革开放伟大设计师”。早些时候的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恢复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地位。而这一历史节点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

  沿历史长河溯流而上,我们发现,中国的奥林匹克之梦叠加着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几乎和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同频共振。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也让这个民族张扬想象力。在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1990年之后,国人开始强烈渴望拥抱奥运。

  这一年,邓小平视察刚刚建好的北京亚运村,留下一句话:“办完亚运就要办奥运,你们下决心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民众的热情也在此时被点燃。在亚运火炬即将熄灭的时刻,激动的观众突然在看台上打出“亚运成功,众盼奥运”、“2000年北京再见”的巨大横幅。

  从中国启动申奥工程一开始,就有一位老人与之荣辱相伴。他,就是被媒体称作是“中国奥林匹克之父”的何振梁,尽管老人并不喜欢这个称谓,更喜欢把自己描述是“中国年龄最长的奥运会志愿者”,但这丝毫不会降低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老人在他的暮年为中国的奥林匹克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精力。

  国人没有忘记。1979年的4月,国际奥委会在乌拉圭首都蒙德维地亚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中国能否重返国际奥委会。正是在这一次会议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何振梁以一敌众,“舌战群儒”,用他出色的语言能力、沉着和机智赢得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尊敬,在之后的投票环节,决议一致通过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

  有人说,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也有外国体育刊物将其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毋庸置疑的是,老人凭借其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为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开始,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

  1993年9月23日,摩纳哥的蒙特卡洛,45对43,“两票之差北京输给了悉尼”。那一晚,举国为之沮丧悲愤。当萨翁公布结果之时,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率先愕然。那一刻,历史就这样凝住了瞬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刘占坤用镜头捕捉到了原国家体育主任荣高棠的悲愤神情。这幅《申奥之夜》的照片成了经典之作。

  从1993年到2001年,中国这艘已经发动的巨轮继续高速前进。GDP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的北京,在2001年GDP就已达到240亿美元。与此同时,在“一国两制”框架内,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国际上,在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风暴面前,中国不但采取了有力措施维护了本国经济稳定,而且还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避免了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维护地区稳定的巨大作用,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是一个崛起中的崭新中国。

  转折:幸福的眼泪在飞

  7年之后,北京再次站到了申奥的起跑线。

  这一次,地点换成了莫斯科。裁判依旧是萨马兰奇。当“北京”这最后两个字从萨翁嘴里脱口而出时,直播大屏幕上出现了何振梁的特写——这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泪流满面。这一年,老人已是72岁的高龄。

  7年申奥路,从失败到成功,从痛苦的泪到幸福的泪,一个逐渐理性的民族昂首走来。显然,一个输不起的民族称不上是一个成熟的民族。2001年7月13日,成为中国奥林匹克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的又是一个7年,为兑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中国孜孜以求。

  7年时间,北京旧城整饬一新。重修后的前门大街在奥运之前隆重登场。与前门一起“复活”的,还有永定门、火神庙、明城墙遗址等古迹。与此同时,首钢搬迁、河道清淤的工作也在紧张开展。

  7个春秋转瞬即逝,田野之上诞生了“鸟巢”,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奥运场馆锁住了世人的目光。这些融合着中国智慧的宏伟建筑背后,无数的普通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这些中西合璧的物质遗产,本身就将写进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遗产之中。

  “鸟巢”让历史除了记住设计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李兴刚这些“大人物”之外,还不会忘记像翟树森这样的受到国家总理接见的农民工明星。历史不会忘记,这个工地之上,最多的时候有7000多工人,夜以继日地劳动。

  2004年8月,发生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让中国导演张艺谋的执导水平接受了一次全世界的检阅。2年之后,张艺谋毫无悬念地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尽管存在着诸多争议,但张艺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2008年8月8日晚8时,开幕式的神秘面纱即将掀起,谜底在这一刻最终揭晓。张艺谋无疑是这个晚上,这个舞台,这个窗口最重要的“造梦人”。他和他的团队,承担着向世界展示中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巨大期待。

  渐变:咱们的奥运

  就在张艺谋发愁着怎么从丰富的中国元素里提炼概括,给世界人民一个惊喜的时候,家住东四六条崇礼故居,退休在家的北京市民沙美云正加紧“修炼”自己的英语。她每天都听英语广播,抄报纸上的英语1000句。

  像沙美云这样,北京市民刮起的学外语风潮,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展示窗口。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外语人口发展到500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5%。你或许很难想象,在古老的胡同深处,别着红袖章的北京老太,操北方口音,用并不熟练的英语单词,向老外指路的情景。但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东道主的荣誉感、中国主场的责任感、大国国民的风范就写在这些北京老太的脸上。

  用北京老太的话说,北京奥运会是“咱们的奥运”。奥运时刻,一个大国公民的责任,落在每一个“咱们”的肩上。东道主的谦和担当,才是最好的国家形象。7年之前,中国人对志愿者这个词还很陌生。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有100万名志愿者服务在3万多个岗位上。他们将把用一个个微笑,一次次专业服务展现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他们中,年龄最长的志愿者尚慕周老人,刚刚度过自己的85岁生日。

  作家王蒙,曾在《同一个梦想,两面金牌》一文中希望中国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两面“金牌”——“一面是我们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辉煌之金;一面是我们的人民的文明、胸怀、教养的辉煌之金。”2008年的北京,怎么向世界展现一个文明的中国和北京?

  奥运,这个华丽的“梦工厂”,这个巨型的舞台,无疑是东道主中国与世界沟通对话的极佳视窗。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在大自然面前的生存哲学,这个国家在前行道路上的生存智慧,正在通过这个盛大的巨型的舞台,向世界展示。

  种种迹象表明,现代奥林匹克之旅到达北京的同时,也在加速着文明的碰撞,文明的对接。嗅觉灵敏的外国媒体发现,奥运期间,这个国家的国家电视台将取消直播延时。此前,央视一直沿用着一个惯例,“为保证播出安全”,直播时采用30秒技术延时。有观察家就此评论:“虽然只是短短30秒,但北京时间与国际时间接轨了。”

  事实上,国际奥委会明文规定的,我们严格执行;国际惯例中没有的,我们也尽力去做。

  与此同步,一些伴随中国千年的陋习也开始“绝迹”……我们当然不能说,一个大的事件,会一下子把一切,无论是人心还是世界的面貌,都改变了。但是我们相信,一切的巨变,都是由无数细微的、不动声色的变化所聚合的伟力所推动的。

  里程碑:负责的行动

  人们常把奥林匹克称为“梦想”,而梦想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变为现实。北京奥运会七年辛苦筹备,是由于周密细致而坚持不懈的行动,才取得了今天的丰硕成果。“鸟巢”“水立方”一梁一柱地盖了起来,总长200公里的城市客运轨道线路一分一米地修了起来,千头万绪的安保体系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建了起来,空气质量通过一系列扎实的措施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

  在奥运会即将举行之际,我们仍需要强调这种行动精神。关于中国人的奥运情结,永远有讨论不完的话题,而严格遵守奥运规则、细致耐心地接待世界友人、在各个层面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出力……这一切最需要的是一以贯之的行动。

  步调从容的北京,正努力地把中国特色贡献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大幕正在徐徐拉起,我们有理由充满想象,充满愿景……

  也许,一切都要等在16天的谢幕之后,面对“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的答卷,我们才能从容作答。但是现在,奥运,已经改变了中国,也改变着世界眼中的中国。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的那样:“北京奥运将成为认识中国和北京的里程碑。”

  我们还依稀记得,“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为中国和体育运动留下一笔独特的遗产,国际奥委会也相信北京能组织一次出色的比赛”。这是2001年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申奥运所作的评估。

  7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并会持续影响中国。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新华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