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投入10亿改造1474个旧院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3:17  京华时报
北京投入10亿改造1474个旧院落(图)
刘桂珍站在东四四条61号院向记者介绍情况。本报记者夏永摄

  奥运前,在62平方公里的北京旧城,一次旧城改造的尝试在悄然进行。

  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徐苹芳曾说,北京旧城,是尚保存于现代城市中继续使用大面积古代城市街道规划的孤例,它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的价值,没有第二座城市可以与它相比。

  在10亿资金的支撑下,人们试图让四合院恢复到他们曾经青砖灰瓦的传统模样,作为千年古都北京献给奥林匹克和四海宾朋的文化名片。

  东四四条61号

  坐在夏日午后的斜阳里,75岁的刘桂珍指了指自家的房子,那是东四四条一个普通院落里的三间东厢房,30多平方米,去年10月份刚刚完成改造。

  即使已经过了半年多,修缮的新迹仍随处可见。平滑的青灰色外墙,鲜亮的红色油漆,白色腻子溜缝儿。拉开一扇塑钢推拉门,屋里四白落地,阳光穿过塑钢玻璃窗,打在大理石地面上,清澈透亮。

  这个编号为东四四条61号的院子住着11户人家。

  刘桂珍和这个院子相关的人生,从她18岁嫁人开始。

  她还记得这里最初的模样。踏进门楼,下台阶儿,先是南房。往前走,就是一个垂花门,阻隔着家里女眷和外面的世界。门不轻易打开,要走旁边的抄手回廊,经过刘桂珍住的东厢房或者对面西厢房门口,才能到正房。正房门口,两棵海棠树开得茂盛,再往后走,经过耳房,就是5间后罩房。

  57个春夏秋冬,渐渐改变了小院儿的模样。

  文革期间,垂花门被拆掉,院子中间的空地被挖成了防空洞,两棵海棠树不见了。雕花木隔断变成了水泥墙,纸糊的窗户变成了玻璃窗,木头瓦片渐渐腐朽,漏雨更是家常便饭。院子里是乱得不能再乱了,曾经闲适的四合院生活,渐渐成了人们记忆中诗意的想象。

  修旧如旧的挑战

  在刘桂珍的记忆里,这次改造,是几十年来,61号院最大规模的修缮改造。

  东四房管所所长张德福的说法印证了刘桂珍的记忆,他所在的单位,是东四街道此次四合院改造的直接实施者。在张德福负责管理东四四合院公房的几十年里,北京的老房子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

  “以往就是谁家漏雨了,我们就去修修,哪里有火灾隐患,就去检查,一些个别属于危房的老房子,我们就拆了翻建。”

  在古都风貌保护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年代,这些修缮和翻建简单而粗暴。

  “就用红砖,也没有保留老样子的意识,翻建的房子,都建成了一个样式。”张德福说。

  刘桂珍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把纸窗户换成玻璃窗时,他们家坚持没换,“房管所改的样子太难看了,老味道都没了。”

  如今,在这场以恢复四合院风貌为主旨的大规模改造中,老材料、老工艺的使用被格外关注。“不同年代建造的四合院,屋檐的花纹、砖雕的样式都不一样,必须按照四合院原本的样子修,青砖、蓝瓦、木构件,不能全恢复成一个样子。”走在修缮后光影斑驳的东四四条胡同里,张德福指着一座座刚刚改造完的四合院说,“包括文革时改造过的院子样式,我们也保留了,充分尊重历史。”

  “修旧如旧”的背后,是一笔现实的细账。

  “以前修房子,用红砖,一块砖3角钱,现在必须用青砖,一块1.3元,而且青砖是黏土砖,北京为了环保,已经早把黏土砖窑取缔了,现在大批量要用,只能到河北拉,成本高,砖场都借机涨了钱。”张德福说,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确保院子的原貌,一些尚能使用的材料都被尽量利用。

  除了材料,人工也不好找。“能修四合院的老手艺人,在北京越来越少了,得到河北去找,南方的工人,不了解四合院的特点,做的活儿交不了工。”张德福在劳务市场找了1000个工人,管理的工作,则全部由房管所的工作人员承担。虽然整个工程的造价仍在最后匡算中,但张德福估计,“和原来的修缮方法相比,总体算下来,造价至少要高三分之一。”

  政府将为这个修缮工程买单,10亿政府资金将用于全市1474个院落的改造。

  以往,平房院修缮和改造的资金,由居民每月缴纳的1.6元每平方米房租承担,这是一笔捉襟见肘的经费,难以支撑如此规模和规格的改造。

  “如果不是政府财政投入,这样的改造很难进行。”

  翻修时的邻里矛盾

  还有另一些麻烦,比资金、人工更加现实。

  刘桂珍住的61号院,是东四街道最早启动、最早完成的改造院落,整修了三间北房的屋脊,西房进行了大修,西房北耳房按老样式进行了翻建。

  “本来,我们院子要全部翻建的。”刘桂珍说。

  在去年7月份全院居民参加的“民意会”上,所长张德福亲自把房子要修缮的消息,通知了61号院的11户居民。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房管所想把这个院子当作试点。“这个院的居民关系比较融洽,一些问题好协调。”

  会上,刘桂珍记住了一句话,“房子都要拆了,按原样重建,居民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一个居民不同意,改造也不能进行。”

  “一开始,大家都愿意,后来,一户刚装修的人家又不同意了,觉得自己装修的钱白花了。”刘桂珍说,我们怎么商量都不行,只能改翻建为修缮。

  即使更改了方案,矛盾依旧不少。

  刘家想把自建房往前挪点儿,被人告到了房管所,平常关系不错的老街坊心里有了疙瘩。

  “在我办公室,就给调停了好几回,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地劝。”张德福说,他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协调邻里纠纷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影响房子修缮进度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聚焦奥运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四合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