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0岁的西安市民刘玉珍用烟盒纸记录了结婚以来持家过日子的生活账目,翻开用棉线缝起来的已经发黄的“账本”,1988年令刘玉珍记忆最深的是物价上涨,她在物价上涨前抢购了十包火柴。
刘玉珍1983年结婚后就与婆婆分开住,夫妻俩都是西安西郊一工厂工人,不多的工资要支付生活开销,刚开始独自生活,每月的工资不到月末都花的精光,常常要回娘家借钱,工资入不敷出不但让父母担心,兄长也笑话他们不会计划生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刘玉珍想出了个办法,将每天所支出的费用都记录下来,看看钱花哪去了。就这样,刘玉珍养成了流水账式记录支出的习惯,为了节约纸张,就用丈夫抽过的烟盒反面来记录,后来才用孩子用过的作业本记账,这一记就是20多年。
刘玉珍还清楚地记得,1988年的一天,她在听广播,姜昆说相声时的那一声:“听说副食品要涨价了。”令她非常不安,因为那时孩子才3岁多,夫妻俩的工资不高,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丈夫干的也是体力活,副食品贵了,怎么安排全家的生活啊。
翻开尘封的报纸,可以看到1988年7月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一下子催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在普通老百姓参与抢购之前,商人们已经开始了囤积居奇,那时候流行的囤积物品包括钢材、水泥等基建物资和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囤家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亏本生意,而在1988年,一些开始有钱的中产者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多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抢购的第一商品就是开门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刘玉珍的“流水账”里就记录了她抢购的物品:十包火柴——每包10盒,两瓶酱油,三包袋装醋。
这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抢购风潮,在一个多月后渐渐平息下来。根据统计局统计,在1988年8月,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3%,其中粮食增销30.9%。棉布增销41.2%,电视机增销56%,电冰箱增销82.8%,洗衣机增销130%。
本报记者赵丽莉实习生赵蕾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