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计署:被点名单位减少并非遇压力退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10:49  中国青年报

  审计报告点名,或不点名,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新任审计长刘家义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他的首份审计报告中,有20个部门和单位被点了名。

  相比2007年度被审计的53个部门和368个单位,被点名的是少数,审计署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不点名,或只有部分单位被点名,绝对不是像有些媒体猜测的那样:审计署遇到压力,退缩了。

  审计署办公厅主任刘达朱解释说,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一般都控制在二十四五页左右,受篇幅限制,不可能将有问题的部门和单位全部点名,只是披露那些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重大案件。

  另外,最近几年,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报告之后,审计署都会在其网站上共布更详尽的“全本”——几乎所有被审计的部门存在的问题都能被曝光在公众面前。关心中央部门预算审计的公众,可以从“全本”了解更多的情况。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则从专业的角度解释说,提交审计报告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逐一呈述问题部门的不足,而是要阐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共性问题背后的制度缺陷,最终促进我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立法的完善,堵住预算执行中的漏洞。抱着这样的态度,审计报告近年来持续变脸,相比对制度缺陷的反思,点不点名,点多少部门的名,已经成了细节问题。

  “屡查屡犯的问题还得提,说多了就能促进改革”

  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能找到这样的字句,“财政部批复的部分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年初不细化”、“28个部门年初预算不细化、不完整和批复不及时”;“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安排比例较低”、“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设立时间长、分配数额相对固定,已成为对地方的稳定财力补助”……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说,其实,预算不细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这两个老问题几乎出现在每年的审计报告中。预算不细化源于我国预算制度还不完善,转移支付暴露的,正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因为背后的制度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屡查屡犯。

  花钱的部门屡屡踩线,审计部门就得不断预警。马晓方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问题说得次数多了,总有被重视的时候。他回忆说,在早期,中央各部门没有预算,在审计部门讲了5年以后,总算被重视了。事实上,经过近几年不断地“敲打”,预算细化的问题也已经在有关部门的时间表上缓慢前行。

  “自选动作”反映宏观政策执行是否到位

  如果说中央部门的预算审计是审计署每年执行的规定动作的话,那么每年他们还有一些自选动作——通常会依照公共财政流向的重点,以及涉及国家宏观政策的领域,对一些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此次选择的是支农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救灾资金等,看看究竟这些领域的钱花的怎么样,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刘达朱进一步解释说,对这些项目,审计工作报告注重在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价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集中反映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报告没有一一罗列被审计单位,没有更多地列举具体案例,而是着重反映整个行业或整个资金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审计 点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