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在论坛里的举报信,大家都看着呢
2003年,杨平调任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
2006年,杨平当选为株洲市委常委,后兼任纪委书记。两年后,从一个被版主删除掉的帖子开始,“不安分”的杨平开始了又一次的创新。
“我以前搞过许多创新,没有不成功的,今后我还要搞,万一失败了,我再回过头来把南墙撞破。”杨平信心很足。
网友在论坛上直接举报腐败问题,杨平根据线索一查一个准。许多办案多年的“老纪委”很吃惊:“杨书记你真神了,你怎么知道那里有问题啊?”
建立网络反腐制度,“将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动”---杨平的这一提议,几个纪委常委一致举手同意,要将网络反腐制度化。学过法律、又懂电脑的纪委常委、秘书长曹新耀,负责起草具体实施方案。
8月13日,《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出台,网络反腐中心也在红网城市论坛株洲版正式开通,下辖“信访举报”、“优化效能投诉”、“反腐谏言”、“结果反馈”四个版块。株洲市纪委成立了8人的工作班子。
“网络反腐其实是纪委工作在网络上的延伸。”株洲纪委办公室副主任、常委秘书陈新苗介绍说,工作人员每天会将帖子打印下来,交与局领导过目、签字,再下发至相关职能部门,这与传统的信访程序相似。
不同的是,网络反腐的范围更广,还包括以前很少出现的优化效能投诉等问题。“优化效能投诉”一栏中,出现了大量举报职能部门不作为、效率低下的帖子。而纪委对网友举报的答复,将会出现在“结果反馈”栏中。
株洲市一些职能部门在遭到网络投诉后,也开始实名发帖回复,“株洲政坛形成了一股清新风气。”杨平说,官员不仅是权力的拥有者,更是责任的担当者、民意的倾听者。
如今,杨平的信箱每个月能收到30多个举报信息,每天要批二三十封信件,这大大超过了以前的工作量。“特别是发在论坛里的举报信,大家都看着呢,不及时解决行吗?”
网民的大量投诉让株洲官场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好多官员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人投诉自己。”曹新耀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得罪了极少数,赢得了大多数
有人开始表示不满,匿名电话甚至打到杨平的办公室骂娘,而红网株洲站版主郑安戈,则收到了大量攻击谩骂的电子邮件。“你给杨平当什么马仔?两个跳梁小丑想改变中国的潜规则吗?”
对此,杨平很大度,“得罪了极少数,赢得了大多数,值!”
其实,网络反腐也并非杨平首创。早在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开始建立网络平台。2005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也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网址。网络举报已被正式纳入反腐渠道。
虽然各级纪委和检察机关都有各自的官方网站,但大多不能发帖和跟帖,官方只是把自己要宣传的内容贴到网络上,缺乏互动性。
在杨平看来,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离网络最近的是百姓。他说,很多事,老百姓有意见,如果不解决,憋久了会出事,得给他们一个途径发泄出来,并且让当官的知道。
不过,杨平也告诉本刊记者,理性地看,官员实名上网收集信息、了解民意接受投诉,仅仅是纪委常规举报渠道的补充和延伸。解决问题仍需扎实有效的工作。
我不会再每个帖子都亲自过问
“对于赞誉我要保持冷静,很多改革明星最后失败,就是没把握住自己。”杨平从不忌讳自己在官场上的“标新立异 ”,但也很警惕。
他开始反思一些东西,比如张扬的性格、强硬的作风,常常使得他站在一些人的对立面。仅2007年一年,杨平就查处了12个正处级、副处级干部,查处案件560多件。
同时,杨平开始思考自己在网络反腐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决策者,而非事必躬亲的执行者。他想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一些建设性的问题,“我不会再每个帖子都亲自过问”。
在网友们对“杨平同学”出勤率越来越差的抱怨声中,杨平正试图将网络反腐制度扩展到自己辖区的每一个县区。
6月25日,株洲市纪委从网友中挑选聘请了28名“网络评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仅充当反腐倡廉的研究员,更是反腐的情报员。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网络执政’的土壤已经形成,网络应该成为官员执政的另一个平台,这种能力应该成为官员的第五种能力”。
株洲市芦淞区检察官冯雅文说,清白的官员当然无惧网络监督,网上反腐书记不该成“另类”。
“我想证明的是,自己敢于和网民交流,我是想告诉他们,党和政府可以面对网民。网络是个大平台,人民群众来了,党和政府也应该来。”杨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