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见证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14:47  青年参考

  作者范承祚(中国前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地处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新中国的外交领域占据特殊的地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 诉求曾令两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友谊;而到了七十年代末,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又使得双方分道扬镳,甚至濒临断交的“冰 点”。

  本书作者是中国派往阿尔巴尼亚的首批留学生之一,历任中央领导人阿语翻译,中国驻阿特命全权大使等职务。在三 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中,他亲眼见证了中阿关系的“春、夏、秋、冬”。通过这本著作,读者可以对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比 较明晰的认识。

  1.中阿关系的起点很高

  新中国成立前,神州大地上几乎无人知道阿尔巴尼亚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度。可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这个 亚洲大国与阿尔巴尼亚这个欧洲小国,彼此间素无往来、互不了解,当然也不存在任何瓜葛和历史遗留问题。

  这种状况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变化。阿尔巴尼亚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下,赶走了法西斯占领者,1946 年正式成立人民共和国。阿共机关报《人民之声报》经常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情况。1949年11月 23日,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4年是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年份。两国出于共同利益,商定各自在对方首都建立大使馆。在落实建馆协议的同 时,双方的第一项交流活动是互派留学生,阿方来两名,我国去6名,笔者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当时正值两国国庆“逢五逢十”周年。双方都决定邀请对方派政府代表团出席庆典。阿方向中方作了三点重要表 示:一是阿尔巴尼亚党和国家领导人霍查、谢胡、列希等都将出席中国大使的国庆招待会;二是派外交部长什图拉率代表团前 往北京;三是阿首都和外地一些单位将为此举行报告会或庆祝会。可见,双方为发展两国关系迈出的步子起点很高。

  为显示对阿尔巴尼亚的重视,在什图拉外长率团抵京之际,一个6亿人口的大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到首都机场迎接这 个100多万人口的小国的外长。毛泽东主席也接见了什图拉,在谈及现代化建设时,他谦逊地称:中国虽大,但像一只动作 慢的“大骆驼”;阿尔巴尼亚虽小,但象一只迈步快的“小老虎”。这令阿外长及其率领的政府代表团颇受感动。此后,李先 念副总理在回访阿首都地拉那期间,也向阿领导层作了表示:新中国愿意力所能及地对社会主义的阿尔巴尼亚尽一些国际主义 义务。

  中阿之间的人员交往和我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就这样启动了。

  2.中方赠送三批大礼

  中国给阿尔巴尼亚的第一批礼品是什么?说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送出了一份“有声有色”、“可视可听”的大礼。其内容之妙是阿方始料不及的——周总理会 见阿外长时,听到客人讲起中国国庆之夜的焰火晚会美不胜收,遂当即决定,为了让阿尔巴尼亚人民在自己国庆十周年时获得 一次同样的享受,中方将向阿方赠送一批自产的焰火,并派专人前往地拉那培训阿人员“放花”。

  1954年11月29日,地拉那迎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节日之夜。成千上万的市民齐集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广场,只 见五色火花满布夜空,绚丽夺目。焰火晚会上,我的两眼看到了歌舞载道和“落霞”坠天;我的双耳,则灌满了阿国广大群众 对中国的热情赞美。是夜,心潮澎湃的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千红万紫首都夜,

  彩焰纷飞散九天。

  佳节全民今享受,

  阿中友谊美开篇。

  中国赠阿的第二批礼品同样是阿方不曾想到的。1955年阳春,中国在地拉那举办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 术制品展”。无论是展览规模还是展品的工艺水平,对阿尔巴尼亚来讲都属前所未有。参观人群络绎不绝,从阿党政最高领导 人到普通群众都大开眼界。特别是,当得知中方决定将全部展品无偿赠与阿方时,人们纷纷在留言簿上赞美道:“这些展品体 现了中国人民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更表明了阿中友谊情深义厚!”

  中国赠阿的第三批礼品分量更是非同一般。1955年3月30日,阿《团结报》发表了编辑部主任安德烈·格拉斯 的文章《伟大中国人民的礼物》,报道了日前由中国运来的6500吨小麦、40吨锡等物品,而且预报了稍后还将运来成百 上千吨白糖、大米、奶粉、丝绸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物资。此举有效缓解了该国百余万人口凭票定量供应粮食和其他日用必需 品的紧张状况。阿领导人感谢中国解决其燃眉之急,《团结报》则盛赞中国慷慨好义。

  格拉斯的文章经我译成中文后,《人民日报》于同年5月2日做了全文转载。翻译和发表此文对我是一件新鲜事,因 为我当时才学了半年阿尔巴尼亚文。我心中暗喜:自己也开始为两国友好服务,用行动参与双边关系的发展进程了。

  3.助阿“革新”饮食文化

  在中方的关心下,阿市场上主要食品的供应紧张状况获得缓解,副食及肉类奇缺的难题又突显出来。由于阿国人口80 %左右原属穆斯林,牛羊肉供应不起,猪肉又不便提供。在此情况下,我方应阿要求帮助其养鱼。

  有人或许会问,阿是个倚山面海的国家,难道还会缺少水产资源吗?说来也怪,一些当地人告诉我们:亚得里亚海中 的鱼大多被西岸的意大利通过某种“先进办法”吸引过去了,导致阿渔业越来越不景气。这个说法当然没有太多的科学根据, 问题主要是:阿缺少先进的海上捕捞设备和技术,而我方对此也不能有太大的作为,显得力不从心。

  至于淡水养鱼,中方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困难在于如何把中国培育出来的鱼苗运送到万里之外。幸好,50年代 中后期,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同南斯拉夫修好,重新开通了莫斯科至地拉那的航线。于是,我方本着“急人所急”的传统,选 派了一组优秀的淡水养鱼专家,他们带着万尾鱼苗从杭州飞北京,又从中国首都飞苏联首都,再立即转机飞抵地拉那。费时三 天,轮流值班,保证了鱼苗获得了近九成的存活率。

  中国养鱼专家们下飞机后,便立即赶赴工作现场,还帮助阿方修改了不合标准的鱼塘。就这样,一两年后,阿尔巴尼 亚中部地区的百姓们有鱼吃了。又过了几年,类似的鱼塘也在南、北地区建成。“食无鱼”的时代,在阿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有关的另一则趣闻是,自从中国外交人员和留学生到达阿尔巴尼亚以后,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饮食文化的某些“革 新”。此前,阿国人不吃虾。他们的渔民捕鱼时,如果发现所捕的鱼类中有这种张牙舞爪而又蹦又跳的家伙,总是把它们统统 扔回海里去。意大利占领时期,虽有人爱吃这种“硬皮的浮游虫状物”,但始终未能传授给广大阿尔巴尼亚民众。

  来阿的中国人遇有这些东西,都敢吃、爱吃,而且可以从渔民或水产公司直接买到这种价廉物美的食品。我们不仅自 己改善伙食,还用海虾来招待阿方官员。渐渐地,“吃虾”就传出去了。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哈奇·列希就是这个 国家在吃虾问题上“敢为天下先”的人士之一。

  4.平等外交赢得极大好感

  就硬件而言,我方对阿的援助规模同苏联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也比不上捷克和东德,但我们的援助看得见、摸得着, 知情者多,影响深远。尽管如此,在上世纪60年代前,阿还是将对苏关系置于外交的首位,对苏联的评价高于任何一国。阿 对苏联的提法、阿苏关系的定位,甚至可以说“用词不当”,听起来颇有些不顺耳。

  我记得,霍查从阿共“一大”起,就不断在他的报告中,称苏联共产党是阿党的“妈妈”党;谢胡1959年初在苏 驻阿大使为《苏中友好同盟互助合作条约》签订十周年举行的招待会上,曾当着苏、中、阿人士公开说:“中国是阿尔巴尼亚 的长兄,苏联是阿尔巴尼亚的父亲,我们同父兄的关系都很亲。”我听了这番话感到很不是滋味:阿尔巴尼亚愿意给苏联当儿 当女,凭什么把我们中国也降低一个辈分?

  然而,苏联方面对阿的态度却从未谦让过。赫鲁晓夫1959年访阿时,更是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出言不逊。他说 :“阿尔巴尼亚有这么好的地中海型气候,农田里何必种粮食呢?可以广种柑橘嘛,把国家变成一座黄绿相间的柑橘园不好吗 ?”又说:“你们缺粮,好办,苏联供应。我们每年被耗子吃掉的粮食,就够你们阿尔巴尼亚全国的用粮了。”

  中国党和政府在处理对阿关系上则不然。我方一向称阿尔巴尼亚党、人民和国家为兄弟党、兄弟人民和兄弟国家。每 当阿领导人或访华代表团致以感谢时,中方从上到下总是异口同声地表示:援助是相互的,阿在四周被围困的情况下,“一手 拿镐、一手拿枪”建设社会主义,就是对中国的援助。此外,中方还经常赞扬阿尔巴尼亚是社会主义阵营最西边的“前哨阵地 ”。

  这一切,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之初,毛主席、周总理就不断向世界宣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稍后又提出 反对“大国主义”、反对“老子党”,直至延伸为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霸权行径等,在阿尔巴尼亚 上上下下赢得了极大的好感。

  (::节选自《往事如诗——范承祚回忆录》,南京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未完待续)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