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逸:我写的不是政治小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8日16:09  南都周刊

  “我写的不是政治小说”

  南都周刊:国内很多人对你的这篇小说非常感兴趣,但目前还没有看到中文版,你能从作者的角度来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吗?

  杨逸:小说七万多字,我也很难介绍。就是说两个学生考进大学,跟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生一样,积极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但受到一定的挫折。其中一个留在中国,一个来到日本,渐渐就感觉到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矛盾,大概过了十年左右,价值观各方面就起到一定的变化。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

  南都周刊:怎么会喜欢写这个题材呢?

  杨逸:不是喜欢这个题材,我写的是这个题材。当时写第一部小说《小王》的时候,我第一次用日语写作,而且考虑到读者是日本人,我就想让日本人接受我,想到和日本人关系比较大的内容或者有一定幽默感,最好让他们从开头看到结尾,一下子能看下去,可能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多。

  在那之后我有了写作环境,我觉得应该写一些想写的,而且为我自己的人生做一个纪念,所以我就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就是来日本前后的这段经历,包括亲历了国内发生的很多重要事件。通过这个事让我考虑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们受过教育,我们在国内的价值观和来日本经历很多之后的价值观的改变。

  南都周刊:这两本小说故事上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中国人到日本的一个过程,包括地理的和心理的。

  杨逸:倒不是,我这个是以时间为主要内容的。当时看到的东西和十年后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时间在人生当中有多重要,有多大的作用?我想写的是这个问题。

  南都周刊:小说的哪方面打动了评委?

  杨逸:有一些他们理解不了的东西,看了我这个小说大概都能理解,而且通过这个小说表现人性各方面,可能是日本人已经体验不到的东西了,在这方面相当强烈。

  南都周刊:获奖之后,你整个的生活变化应该挺大了?

  杨逸:没有变化。采访比较多,那都是一时的,所以得奖前后可能会比较忙一点,但是闲下来还是过平常的生活。仍然是做老师,一边做老师,一边写作。日本的专业作家不是太多,因为国内都是国家养着的,你写小说进作家协会就拿固定工资,日本没有人养的。

  南都周刊:现在你觉得创作力能支撑你做专业作家吗?

  杨逸:我不想做专业作家。一边教书一边写多高兴啊,干嘛做专业作家呢?我没有想做专业作家的意思。文学对我来说不神圣,这是我的工作,我没有那么执着。

  南都周刊: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杨逸:我觉得完美的作品是没有的,小说哪儿有完美的呀?让别人喜欢看就是好的小说,读者欢迎你那就是好的小说,写完自己认为多好的小说没有人看也不是什么好的小说,我觉得这个东西不是自己来评价,是别人来评价的。

  南都周刊:你会用小说表达自己立场吗?比如说你的政治观点。

  杨逸:我也没有批评谁,我也没有表扬谁,这个小说也不是一个政治小说,它就是一个文学作品。我这个人也比较传统,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倾向,就是说以文化为背景,以后写小说也是往这方面写。

  “他们心理怎么这么病态?”

  南都周刊:现在你跟国内文学界的人有沟通的吗?

  杨逸:没有。我觉得国内现在都搞经济,没有人关心文学了,因为关心也关心不上多少钱,是不是?价值观可能不一样。反正没有人关心我。像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已经来采访我了,几乎没有中文媒体来采访我。具体我不知道,因为我在国内没有关系,比如说在国内认识人比较多,有很多后门的话,可能大家都会来采访我,所以我想可能就是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追求经济方面的东西,对文学大家都不太有兴趣。

  南都周刊:看到国内有人写评论,说你是日本籍,所以你这次获奖不算中国人获奖。

  杨逸:谁给我开除国籍了?我是中国籍。

  南都周刊:国内对你的了解太少了。

  杨逸:我不知道,反正我一得奖,好像国内人不太高兴似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哥哥从网上摘录的一些评论,就有人说她算什么东西,不要为她高兴。我也没有得罪他,我得奖怎么他这么生气呢?莫名其妙的,日本人得奖他就特高兴,中国人得奖他怎么这么生气呢?我就觉得莫名其妙。

  南都周刊:其实现在国内的声音很多元化,无论哪位作家出书,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好评价。

  杨逸:我就觉得他们的心理怎么这么病态呢?怎么了呢?也没有人看我的作品,就乱说。某周刊千里迢迢打电话来采访我,说完之后给我写了一个专访,他说现在中国人到国外获奖好像特别容易,其实水平都不太高,听专家说这些人水平还不如县文化馆的一个小文员。打国际电话来采访我,也没有看我的作品,他就知道我还不如国内的一个小文员,以后他采访小文员就得了,他采访我干嘛呀?

  我很难理解,要是说读了我这个作品,你怎么批评我都忍着,我都无所谓。没有读就可以这样说,我也不知道国内的县文化馆的小文员有多厉害,说的这种话我就是很难理解。我觉得我做中国人还挺执着的,那么多人都入了日本籍,我还觉得我生就是中国人,死也是中国人。来自国人的这种骂声很难理解,我就换了一个工作,他们至于这么伤神吗?你说是不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反正我觉得挺伤心的,都是中国人,作出一点成绩,怎么就有人不高兴呢?

  南都周刊:也许你应该习惯做一个公众人物。

  杨逸:我觉得你看了小说后,说什么都无所谓,你不看的话在那儿胡说八道是什么意思呢?你说我就得一点奖,他挥着大棒来打我干嘛呀?日本人都替我高兴,都来鼓励我,这些大棒都是从中国那边打过来的,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南都周刊:有没有想过以后回到自己的母语上来,用汉语写作?

  杨逸:没有人让我写啊,本来我就不知道往哪儿投稿,而且我听说要想在国内投稿自己没有熟人没有关系,人家不会要的,我在国内没有这种人脉。我离开国内已经二十年了,我对国内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如果有人希望我写东西,那我肯定写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