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困难,找群众!”
“110”的超范围使用,足够证明日常社会对公安的倚重。设想随机抽样“公安亚文化”,如果不出意外,十个里面的九个会随口蹦出一句:“有困难,找公安!”
很多年了,它已经深深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没有人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事实上,“警”和“民”既然是 “舟”和“水”,那就谁也离不开谁,奥运前后,上海公安的“作业”特别多,怎样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张学兵局长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
《新民周刊》:还有600天左右,“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国内外特大城市安保运行的成功实践一再证明,“应急第一”、“应急为王”;但老话又说“警力是永远不足的”,请问,我们是如何“以面保点”的?在总体安全构想和组织构架上,我们是否有新的研判和新的思路?
张学兵:公安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这次“奥运安保”的成功,如果给出启迪的话,最大的启迪就是:最强大的、最可持续的“城市安保”就是“警民联防”,最到位的“应急”,也是“警民联防”——
我最反感的说法就是“警察不求人”。谁说不求人?上海2000万人口,警察才多少?一共才45000人!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什么也不是——谁给你这样的强势?我说警察就是要求人!求社会!
以前总是说,有困难,找警察!现在我还要对警察说:有困难,找群众!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啊!
因为有许多困难是需要警察联合社会各方共同去解决的,因为有不少困难是需要警察依靠群众的支持、理解去解决的,因为有些困难是需要警察指导、帮助群众自己去解决的。
比如知道我们人手奇缺,许多市民闻讯直接加入了奥运安保的行列。8月起,在上海公安机关强化公开巡逻和便衣上车执勤的基础上,近8000名志愿者进站上车,协助公安民警和轨道交通、公交职工开展安全检查、防范宣传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8000人!如果是警力的话,我们两三个分局的警员全部填进去还不够啊!
大家知道,上海的一些路段、场所,人口密集到有人恶意喊一声,就可能发生踩踏事故!
我们的法宝就是依靠志愿者,所有的敏感地区(包括比赛场馆),都有我们的志愿者站位——马路(或场馆)四周站位的,我们戏称为“镶边”,人群中间站位的志愿者,当发生突发事故时,就能起到疏导作用,他们事先都经过训练,一有情况,立刻呼应,“击尾则首应,击首则尾应”。
比赛场馆的志愿者更是挑了大梁。
在许多居民小区,越来越多的群众佩戴红袖章,和民警一起巡逻、加强防范……
所以我说了,最大的启迪就是“警民联防”,要问未来“世博安保”的总思路、总构想,我想还是“警民联防”!民众的力量太强大了。当每个人都有安保意识的时候,恐怖分子事实上已经难以下手。比如公交,反恐不应该只是司售人员的事,如果每个乘客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破坏分子就无机可乘。
《新民周刊》:现在的状态,离理想状态有多远?问题出在哪里?
张学兵:构建“警民联防”体系决非一日之功。民力,虽然无限,但需要挖掘,它是一个富矿,你不打开它,它就是自然之物。
那么,谁去挖掘呢?公安,顾名思义是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就要挖掘公共资源,而公安就要成为公共安全资源的组织协调者。俗话说,行得春风有夏雨。警民联防,我们必须主动,利在当代,功在平时——我们的民警平时就要关心社区建设、小区建设,和居民建立深厚的感情。
我在基层工作多年,其中光卢湾就呆了8年。因此了解很多小区的治安,也深知其实存在扯皮现象。由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关系没理顺,治安的事,就大家踢皮球。
这中间最常见的症结,我看是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物业公司的产生是否合法?是否由业委会选择,受业委会拥戴?夜间巡逻、消防设施、停车管理、绿化护理以及水箱是否上锁——业委会的职能就是监督物业管理公司,政府对此应该指导,不该包办。我常对基层民警说,要主动关心小区建设,送你们两句话:多靠前,少断后。
“靠前”,就是主动了解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发现矛盾尽早协商解决,比如有的“物业公司”,不是业委会自己决定,而是当初的房产开发商“钦定”的,实际上是开发商侵占了业主的权利。“物业公司”对谁负责的问题模糊了,又变成“房管所”了。
民警应该有责任提醒各方依法办事;再比如,有的物业公司已经被业委会淘汰出局,可就是赖着不走!派出所就应该主动支持、指导业委会依靠司法力量解决,这就叫“靠前”。
等到双方因矛盾白热化而大打出手,你民警前往解决,那已经属于“断后”了,“断后”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是往往比较被动,处理的结果往往容易伤害其中一方,效果就很差。
“多靠前,少断后”,能行得了这个“春风”,公安在社区的“警民联防”还愁没有“夏雨”吗?
“硬件和软件:科技强警+队伍素质”
“上海警方即将拥有警用直升机了!”
为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需要,市公安局装备了3架直升机。它们分别是2架轻型双发直升机EC13 5和1架中型双发直升机EC155,用于执行城市空中巡察和指挥、追捕等警务飞行任务,以及医疗急救、高楼火灾救生等政府飞行任务。
消息最初公布的6月,公众似乎不太在意。然而经历过奥运上海赛事,以及展望安保难度更大的“上海世博”后,人们才意识到,上海警方的“高度”和“速度”都必须再上一个台阶。
张学兵局长最新透露:刚成立的警务航空队,还将增添一架能够配备“水炮”的可以灭火的重型直升机。
拥有“空中优势”的公安,威力和压力都更大了。
《新民周刊》:我们还是要谈谈“世博”,它对上海来说太重要了,而它的“安保”是否难度更大?
张学兵:一定意义上说,它的安保难度可能更大。世博会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要看参观的人次多少,希望人多,纷至沓来,近悦远来,但交通、旅馆的压力巨增,还有场馆分散的特点,而会展时间将长达半年!
很多安保难度,现在还难以具体地想象……比如说,“世博”还有一个大动作:“打开水门”——也就是允许船只通过黄浦江水道,直接泊进亲水的“世博”场馆,这样的场景肯定积聚人气和眼球,但“水上安全”将因此提上议程。
有了“打开水门”,就得关注“水下”,潜水器啊蛙人啊都提上了议程,对公安都是新课题,新挑战。
《新民周刊》:此次奥运安保的成功,有多少可资“世博”的借鉴?
张学兵:对“世博”来说,我们的“奥运安保”是一次热身、一次练兵,其意义非同寻常。
首先,科技强警,许多技术上的成功可以延续、完善。比如“封闭工程”,7月20日起,作为奥足赛上海赛区主赛场的上海体育场实施封场。封闭区内,警方部署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验证验票系统,持证、持票人将票证往仪器上一照,相关信息立即会传到后台管理系统,马上真伪分明;第二道核辐射检测系统,可有效防止放射性危险品进入场馆;第三道人身物品和车辆安检系统,由30余套X光物品检查仪、90余扇安检门和多套车检系统把关,对所有持证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全面安检。这三套系统全部采用最新科技,其中防辐射检测系统更是首次在上海使用。
这些行之有效的安检体系,我们自然会延伸使用,地铁、轻轨、机场、车站、码头,并越来越完善它们。
要特别提及的是地铁。很多人曾经担心地铁会出纰漏,事实上,上述三道防线我们都在地铁配备了。
我们还将在地铁车厢里装上监控仪,这样的话,车厢里如有异常,便于司机一目了然。
除此外,“搜爆犬”这次大显神威。它们隶属于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交通分局警犬大队,一般黑白相间,体重十多公司,别看它们貌不惊人,对炸药一类的物质却特别敏感,2005年春节,在地铁莘庄站闻到有乘客携带了一大箱鞭炮;2 008年春节,又在地铁人民广场站附近嗅到有人携带了一个小液化气钢瓶;至于发现那些油漆、汽油之类的违禁品,更是数不胜数。
与那些反应激烈的缉毒犬不同,搜爆犬发现目标时不叫,更不会用爪子去碰,而是“不动声色”、乖巧地用特有动作示警,因为它们搜索的主要是黑火药、TNT之类的爆炸物,要避免触发爆炸。
搜爆犬的威慑力极大,很远就能闻到你身上的违禁品,这样的“克星”,对“世博”的安全来说,恐怕也是“多多益善”。
此外,由公安、武警、保安等力量组成的安保队伍24小时警戒巡逻,确保场馆安全。每场赛事期间,由工兵、消防、环保、卫生组成的应急处置力量和测排爆、核化生处置、医疗救护等应急车辆,随时准备处置突发事件。
这些措施,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自然应该提供“世博”安保借鉴。同时,我们还会认真学习北京在奥运期间的安保经验,为“世博”所用。
但,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警民联防”,如果这次是“大网”,那么希望两年后将是一张令恐怖分子胆战心惊的“ 天网”!
《新民周刊》:我们知道,您先后在卢湾区和浦东新区担任领导工作,可以说是“文官出身”,而公安队伍一般具有准军事化的特点,“儒将治警”,您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张学兵:您的提问使我联想到两个问题。一是公安的执法环境。公安的难题比较多,对我们执法来说,有一个社会倾向值得注意: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和舆论一个时期以来对公民的“权利感”强调较多,而对“义务感”强调不足。容易导致一些人处处只强调自己的个人权利,个人权利第一而不肯履行公民义务。
比如在特殊场合(反恐封路,或者反人质劫持),配合公安的例行检查,本来就是一个公民的义务,如果你处处抵牾,处处对峙,公安怎么执法?反恐,反人质劫持,反车辆盗窃,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公众的利益,你的根本利益,你如果处处、时时以“我被影响”、“我被耽误”而抵触甚至抵制,很多社会秩序就没法维持,这样只强调“个人权利”的社会,将是一个“跛脚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受影响的可能将是你自己——比如,你的车被盗了,大家都不配合检查;你的什么人被劫持了,大家都不配合封锁……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权利感和义务感的统一。判断一个公民的意识是否成熟,就是看他能否处理好把握好这种关系。
所谓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人际的相互妥协,就是个人对公众利益的妥协、公共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兼顾。也就是你的权利实施,不能影响别人的权利,你有养狗的权利,但是前提是不能撕咬别人,吓着老人、小孩。以此类推吧,为了公众安全,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否则处处剑拔弩张,公共安全将难以维持。
我希望我们的主流宣传关注到这一点。
我联想的第二个问题是公安的自身建设问题。
我曾经长期在基层政府工作,使我不但比较熟悉社会基层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客观,比较不带专业背景地认识公安。
我们的公安,常常被强调“阳刚”太过,以至于一提公安,就是“强势”的形象。这样并不全面。
其实,公安也是一个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便民服务,琐碎到寻人启事、户籍管理……现在的警员,学历背景大大提升,都是大专以上的学历,又经过公务员考试和一年的公安专科培训,即具有双学历的知识背景。我在内部不断强调,要求我们的干警,对这个职业不能只看到它半军事化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服务群众、为老百姓打工的一面。
严格执法,不等于“示威”!文明执法,也不等于“示弱”!
我觉得队伍素质教育一要注重针对性,即针对存在的问题,二要注重养成教育,因此,我提倡案例教育,也就是引进 MBA式的案例宣示,案例分析,在公安内推而广之,使民警能在正面或负面的案例中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
为此,我尽量抽时间审阅“投诉电话记录”,有时对一些典型做出“点评”。
比如有一次,我接到一个投诉电话,反映我们的交警执法粗鲁:一位驾车者违章,应该被处罚。违章者的心态往往是明知自己有问题,也想为自己辩护几句,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我们的交警就不耐烦地多说了一句:再多啰嗦,要加倍罚!
尽管也是气话,但反映出了执法素质,处罚都有尺度,就像度量衡都有“刻度”,你现在因为违章者的情绪而威胁加罚,就是破坏“刻度”。
“世博”已迫在眉睫。“世博”,给了上海公安继续锤炼队伍的机会,“世博”将进一步提高上海公安的实力和素质,上海公安有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人民的支持,上海公安能经受住“世博”的考验。
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外界罕见的巨幅的玻璃幕墙。“现场”还在直播着上海所有道路的交通路况,漕溪北路立交,一辆轿车抛锚,可以迅速拉近镜头,看清它的车型牌照……
从这里俯瞰上海,全局在握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的访谈在“大屏幕”前开始,也在“大屏幕”前结束,张学兵说,600天后的上海公安,会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让我们,“世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