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时65分钟完成1.5公里垂直转运“神七”进入最后发射准备阶段
首次“开放”引数千人参观
9月20日中午,戈壁深处,东风航天城。
东风市场做生意的老刘把餐馆托付给服务员打理,在朋友的帮助下,乘上了前往载人飞船发射场的大巴车。
“来航天城10多年了,还没有机会在现场看一次飞船转运。”老刘说,这次参观机会,对于和他一样在航天城生活的人们来说,确实不容易。此前,从“神一”到“神六”,载人飞船的转运拒绝无关人员参观。
记者从航天城有关方面了解到,以前,神舟系列飞船转运时,参观人员的人数和资格审查非常严格,除航天人及其部分家属外,其他普通人很难走近发射场。而今年的神七”转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专门组织航天城部分群众到现场参观。
20日中午,通往发射场的公路上,运载参观人员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下午1时,记者赶到现场时,发射场附近已经聚集了数千名参观者。
发射场位于航天城数公里远的弱水(黑河)河畔,坦荡如砥的戈壁滩上,载人飞船垂直总装测试大楼巍然屹立,1.5公里之外,飞船发射塔与之遥遥相望。
记者来到垂直总装大楼前面的时候,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6扇提拉式大门已经敞开,“神舟七号”这个庞然大物,像一个整装待嫁的新娘,藏在母亲的怀抱里羞涩而静谧地等待起轿前的那声炮响。仰首凝视,巨大的活动发射台上,“长二F”运载火箭高高耸立,周围捆绑着四个助推火箭,运载火箭的上方,对接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最上端是保障航天员安全的逃逸塔。
“出来了!出来了!”下午1时30分,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一辆电源车的牵引下,沿着楼前的铁轨,缓缓地走”出了总装大楼,稳稳地停在了大楼的前面等待出发。
蓝天白云,戈壁骄阳,巍峨的神七”屹立在天地之间。转运铁轨两边,数千观众翘首观望。人们纷纷拿出相机与“神七”合影,留下这难忘的瞬间。
65分钟“走”完1.5公里
下午2时10分,戈壁滩艳阳高照,微风轻拂。随着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一声令下,载着船箭塔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在电源车的驱动下,沿着一条长长的无缝焊接重型钢轨缓缓驶向发射工位。
据航天专家介绍,运载“神舟七号”的这条铁轨并不简单,这是全国唯一一条无缝轨道,20米宽,1.5公里长。由于整个船箭塔组合体垂直高度有80多米,下面若有小的震动,就会影响火箭的安全,因此,在这个路段上水平度和垂直度要求非常苛刻,每10米不能超过3毫米的误差。当时施工要求很高,路基由钢混凝土浇铸而成,然后在20摄氏度的平衡温度下,每隔20厘米一个大螺栓将铁轨与水泥地基焊接。
在观众的目光中,“神舟七号”像一位巨人,稳稳地向前“行走”。据介绍,整个转运过程中,活动发射平台以28米/分的速度行驶,要求转运风速不能超过10米/秒。在转运中,发射中心20余名气象人员一直在现场为“神七”保驾护航,气象观测员测出瞬时风速为6米/秒,完全符合转运条件。在途中,技术人员还按规定停车检查设备和产品状态1次。下午3时15分,经过65分钟的行驶,船箭塔组合体安全运抵发射架,活动发射平台自动对准锁定。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三垂一远”模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使产品转运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发射区工作时间由原来的10-15天缩短到3-4天,并具备了15天以内连续发射能力。
航天人高举国旗奔跑欢庆
“神舟七号”垂直转运顺利完成后,发射场上一片沸腾,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兴奋的航天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整个转运过程中,一些身穿航天中心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早早就举着国旗和印有“航天中心”字样的旗帜,跟着活动发射平台前行。当“神七”稳稳地停在发射工位时,很多航天人高举旗帜,在戈壁沙滩上激情奔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介绍,“神舟七号”船箭塔组合体顺利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神七”已进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
本报特派记者阎世德齐兴福
9月20日下午3时15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稳健“行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组合体顺利垂直转运至发射区,静静地等待发射时刻的到来。垂直转运的完成,标志着“神七”任务已进入最后的发射准备阶段。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门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