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七飞天7大看点全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07:15  南京晨报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每一次飞天,都会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即将开始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有七大值得关注的看点。

  [看点一]火箭更舒适、更安全

  火箭是航天员“登天的阶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成功将6艘神舟飞船送上太空。这次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火箭,进行了两大技术攻关,解决了“8Hz”问题和“415秒”问题,火箭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解说(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时,火箭曾经出现了频率约为8Hz的纵向单频振动,使航天员感觉不太舒适。针对这一现象,火箭系统科技人员开展了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振动抑制设计工作,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时,火箭飞行至415秒附近时出现异常现象,一些参数出现较大幅度跳变或趋势转折。科技人员经过攻关,找到了这一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将火箭二级增压管路由铝合金管更换为钢管,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

  [看点二]飞船返回舱“变身”气闸舱

  航天员出舱活动,需要飞船具备像船闸一样的过渡功能,在航天员出舱和进舱时起到压力调节的作用。因此,科研人员把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改建成了既能让航天员生活、又能当气闸舱使用的两用舱。这种一物多用、投入少效益高的特点,是中国航天的特色,也是对中国航天人想像力、创造力的巨大考验。

  解说(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气闸舱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载人环境的过渡,并为航天服提供气、电、液等支持保障。

  要把轨道舱改进成为气闸舱,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密封;二是要有泄复压功能。如果说舱体的密封是成熟技术的继承,泄压和复压则是全新的功能。作为航天员出舱前的“准备活动”和返回飞船后的“收尾行动”,泄复压是通过一套由阀门、管道等零部件组成的装置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的。

  神七飞船的内部设计更加人性化。从外观上看,由于轨道舱在这次任务中没有留轨功能,取消了轨道舱外面的太阳能帆板和相应的发动机。飞船原来的两对“翅膀”,现在只剩下了一对。

  [看点三]乘组从一人、二人到三人

  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了1天,神舟六号搭载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5天,而这次神舟七号将搭载3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3至5天。

  解说(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神舟七号飞船将首次实现满负荷状态下的考核。与神舟六号飞船相比,在多增加一人的情况下,飞船要提供满足多增加一人的座椅、食品、饮用水、环境控制功能等多种资源支持。

  这次飞行任务,要求航天员操作主动大于被动,自主性很强。神五航天员只是跟地面通话,神六只进行穿舱,而这次航天员要进行航天服的拆包、组装、测试、穿脱等操作,并出舱取实验材料、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的心理素质,是出舱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

  [看点四]出舱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

  执行神五、神六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全都在舱内活动。开展出舱活动,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一活动将首次真正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太空。

  解说(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出舱活动本身是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之一。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