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大改造确保箭船顺利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5日14:01  新闻晚报

  □解放日报特派记者 徐瑞哲

  八达岭高速公路旁,中国北京航天城——这里的黄昏静悄悄。

  记者通过安检,换上鞋套,进入银灰色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楼,上到飞控大厅二层。俯瞰下去,这个载人航天任务“神经中枢”所在地,只有大屏幕显示着火箭加注燃料的实时画面和加注量数据,厅内前后5排、120台显示工作站竟“座无实席”,仅留三四名工作人员。原来全套飞行控制方案已早早制定完备,航天人成竹在胸,放假休息,“临阵”反而最空,要等到今天下午3时,工作人员才会进驻,开始工作。

  自1996年组建以来,飞控中心已圆满完成神舟一号至四号4次无人飞行,以及神舟五号、六号两次载人飞行任务。这里的现代化控制系统已建成六大能力,居于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如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清晰图像传输能力,并集组织指挥、信息交换、轨道计算、分析决策、事后处理、飞行器长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战前”探营发现,飞控大厅正前方一个长12米、宽4米的巨幅屏幕,从左到右一分为四。大屏幕上方,液晶显示屏标示着任务时间、北京时间、飞行时间3个不同计时,跳跃着各种飞控数据。 25日执行任务时,大屏幕与屏幕下各个工作站的显示内容,除了可表现火箭发射时的真实情景,还可通过三维动画形式,把航天器在太空中的状态展示出来。其中,最左端的大屏,将显示航天员舱内活动情况;中间两屏合二为一,有全球海陆版图,有国内外各测控站(船)信息,也有飞船宏观、微观运行轨迹;最右面一屏,是被称为“上帝之眼”的飞船实况。

  目前,飞控人员均安排充分休息,进行“双想”:一是回想过去出现的问题,二是预想将要出现的问题。该中心主任朱民才表示,中心针对神七任务新特点、新变化,牵头成立了任务前期飞控组,制定完善了飞行控制总体方案,确认解决了80余项技术问题;进行了新一代测控软件平台建设,共开发源代码程序1万余行,该平台将作为备份系统参加神七任务;此外,还改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已组织上百次联调联试,现已万事俱备。

  【发射场】

  四大改造确保箭船顺利入轨

  □据新华社电

  “为了完成神七发射,发射场测控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可以确保火箭和飞船从发射到入轨的583秒内在我们的全程监控之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控处处长谢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发射场的测控系统承担着待发段和上升段的天地话音通信、天地图像传输、火箭飘移量测量、火箭外弹道测量等任务,在东风、太原、渭南、青岛设有4个测控站,具备紧急测量、光学测量、火箭外弹道测量、统一S频段通信、超短波通信等测控能力。

  谢勇介绍,在圆满完成历次神舟飞船发射测控任务的基础上,针对神舟七号任务的新特点,发射场测控系统进行了4项比较重要的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跟踪测量的能力。

  一是对东风中心指控大厅进行了升级换代,数据处理系统、大厅支线系统、投影系统等全都进行了升级。这次发射的控制指挥将在这个全新的指控大厅进行,信息的反馈更快捷、更直观,指挥更灵敏、更高效。

  二是新增加了一套统一S频段通信系统,这套用于返回舱内航天员与外界通信联系的系统可以与原有的通信手段互为备份,在紧急情况时向航天员发布逃逸指令,从而提高逃逸指令的可靠性。

  三是对雷达设备的部署进行了调整优化,将原来副着陆场区用于测量火箭和飞船弹道的高性能雷达进行了重新部署,使之可以同时兼顾上升段的测量任务和副场着陆的着陆测控。

  四是增加了高速摄影仪器。在火箭发射塔架上新增了3台高性能摄影机,通过下传图像更加直观、快速地判断火箭发射姿态是否准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七发射 一切准备就绪

  □据新华社电

  包裹在防护罩内的巨大箭体挺拔矗立在高高的发射塔架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崔吉俊2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做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一切准备。

  崔吉俊说,火箭、飞船、逃逸塔已完成对接,在总装厂房垂直组装完毕后已经运抵发射塔并完成各项检测。各系统的工作状态良好,飞船和火箭推进剂均已加注完毕,具备发射条件。

  与神五、神六发射任务相比,这次航天员的人数增加到3人,还要进行出舱活动、释放小卫星、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火箭、飞船均进行了大量技术改变,发射场系统因此也调整了许多技术状态。

  崔吉俊介绍,为保证发射成功、确保航天员安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发射场所有设备开展了检修改造和研发工作,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详细的测试发射工艺流程。重点对发射场与航天产品、航天员安全相关联的设备进行了改造和可靠性提高。火箭推进剂加注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加注更加可靠、更加直观。发射塔架上航天员逃逸滑带进行了更新,以保障航天员在紧急情况下顺利撤离。

  “通过3年多的准备,发射场各系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能保证神七发射顺利进行。 ”崔吉俊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