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航天员穿中国航天服出舱
戚发轫称,神舟七号飞船较之前的“神五”、“神六”有很多改进,一是研制了一个气闸舱,人要出去,外面是真空,里面是一个大气压,必须有一个过度,把防护舱打开之前,一定要保证两个舱之间的压力相通。气闸舱不仅是一个空间,还有卸压和复压的功能;第二大的变化是,“神七”的舱门比“神五”、“神六”的舱门要大,舱门直径有850毫米。
对于媒体近日来有关航天员“太空漫步”、“太空行走”等说法,戚发轫认为都不确切。他说:“应该叫出舱活动,因为太空中没有地,不能走。我们是在舱外搞了一些扶手,航天员实际上是拿两只手来走。”
此次“神七”宇航员出舱时,一人穿中国制造的航天服,另一人穿俄罗斯生产的,对此,戚老真情地说:“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我们都希望我们的航天员能穿我们自己生产的宇航服出舱活动。”
中国航天员适应能力最强
戚发轫向记者透露,在飞船飞行到第39圈的时候,“神七”的一名宇航员就要出舱。对此,他自豪地说:“我们中国人的适应空间的能力很强,按照国外的惯例,一般一个人上去之后72小时才能适应环境。而咱们比他们时间要短得多。杨利伟去了之后一天就适应了,他落地之后,自已进行了断伞和打开舱门的动作,证明他很快就适应了太空环境。”
中国飞船可以送普通人上天
此前,有专家称:中国目前的飞船状况尚不能把普通人送上太空。对此,戚发轫肯定地说:“中国飞船完全可以把普通人送上太空!”
“我们现在用发飞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戚发轫自豪地说,中国的飞船环境和美国的一样,中国飞船的环境完全符合医学标准,这个标准是医生、医学家制定的,过载,噪声,温度、湿度都是符合要求。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科学家都要进去,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
对于普通老百姓何时能够实现遨游太空的问题,戚老称,“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他笑着说:“目前,我们培训的14名宇航员中,还有很多人没有上去,普通老百姓肯定没有机会了!”
人物介绍: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主持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时,他提出了完整的地面实验方案,为保证发射成功做出贡献。在主持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工作时,提出并建立了卫星可靠性设计规范。在主持“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时采用公用平台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和多项新技术,不仅使中国通信卫星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为后续卫星研制提供一个技术成熟的公用平台。
1992年,他走马上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之职。在主持“神舟”号飞船时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总体方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本报特派记者 阎世德 齐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