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解密航天员在水底体验失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10:46   央视

  张泉灵:在地面模拟失重的环境要靠特殊的训练设施来做到,比如说水池。我们可以看一下水池子,我们目测可以看到很深,有10深,直径23米,可以装4千多吨的水,但是问题就来了,4千多吨的水,非常的沉重,但是为什么这个游泳池建在了三楼而不是地下室呢?

  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李潭秋:主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简单说一下,一个是排水的方便,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水可以很快排掉,另外从造价商来说,因为有一套支持系统,水下照明的系统,这样的话可以从造价来说比挖在地下还要低一些。

  张泉灵:其实在池子的旁边还有很多的机关,很多的房间。

  李潭秋:很多净化系统、照明系统,水下的摄像系统,水温的控制等等,这个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失重模拟训练系统。

  张泉灵:我们大楼结构受得了吗?

  李潭秋:都是经过充分计算的,反复计算形成的,也经过了校核,应力状态都要受到监测。

  张泉灵:航天员从哪儿下水呢?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水池上面有吊车,航天员通过吊车缓缓地放下去的,为什么呢?因为服装很重,航天员根本不可能走动,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服装要在水下进行操作、使用,要配瓶,在岸上有一个预配瓶,这又增加100到200公斤。再有一个有气和液通到服装里面保证航天员的生命,所以尾巴后面要拖一个很粗很长的脐带,这就不会从边上下去也不可能跳下去。

  张泉灵:在失重的环境下,有哪些会比水槽更累?有哪些又方便一些呢?

  王宪民:模拟失重的水槽,这种模拟是主观感觉的模拟,不是一个真正的失重,通过配瓶,配瓶以后下到水里面去了,但是不管怎么配瓶,都会使身体和垂直线有一个角度,如果他想偏离这个角度的话,就会产生一个力矩矫正回来,在天上就不会这样,天上这个身体不管是转动还是横着摇动等等都是很自如的,但是在水下有水的阻力,所以要缓慢地运动,这个阻力实际上是阻挡它运动,运动节奏的控制是可以控制住的,但是在天上很有可能控制不住,可能稍稍一使力一下子就穿出去了,这一点比在水下要困难。

  张泉灵:所以他们一直说最好的在轨训练就是在真实的太空的环境下。

  张泉灵:听说为了这一次出舱,除了为了适应水槽失重以外,还有一个出舱模拟的训练。

  王宪民:出舱模拟训练是模拟操作飞船,操作和响应,所以它实际上有一套飞船操作的仪表板,操作以后有响应,比如说仪表板的显示等等这些。在这个训练模拟器上就可以进行程序和故障的训练,还有一个设备就是低压舱,这个设备可以真空度达到10的负四次方,可以做舱外航天服的研制试验还有一个航天员可以在真实的真空的环境当中着舱外航天服进行训练。

  张泉灵:像程序的模拟的训练,水槽的训练,低压舱的训练,国外在太空行走之前航天员都做过,对于我们来说有哪些需要我们自己去研发?需要自己做出来?

  王宪民:这些设备在国外都是有的,大同小异,但是国外这几样跟出舱活动直接相关的大型的设备,他是不提供技术给我们的,我们也不知道它的细节,也得靠我们自己根据我们前期的技术来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我们的设备从自动化的程度,从显示、功效、安全性上,我们认为不比国外差。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神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