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七出舱全程详解
从神七飞船在轨飞行的第9圈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入轨道舱开展舱外航天服组装和检测工作。在长达十几小时准备工作后,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于昨日23时36分第1次在神七轨道舱内亮相。今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舱外活动。出舱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服装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和返回过闸段。其中8个关节点尤为重要。
1 穿衣
飞船发射时,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服装,然后组装出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在“钻”进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其间,一人操作,另一人读操作手册。
2 预演
穿上个人装备进入舱外服后,航天员进行移动,体验失重状态下移动和操作的特点,找好开舱门位置和手脚着力点。在约100分钟在轨训练中,航天员要把整个在轨准备和舱外活动预演一遍,但运动量不能太大,以防患上空间运动病。
3 搬家
神七轨道舱既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又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过渡”地带即气闸舱。因此,在让轨道舱与太空环境完全达到一致之前,航天员需要把轨道舱里不能耐受低压的物品转移到返回舱。这些物品包括食品、供水器、饮水嘴、尿液储箱管路、手持摄像机、医学检查用的血乳酸仪等。
4 卸压
航天员再次穿上舱外服后,需检查服装和舱对接系统状态及气密性。在舱外服加压中,轨道舱慢慢卸压。轨道舱气压卸至3千帕时,服装转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却。此时,舱外服里的压力是40千帕———这是人体能承受而又保证灵活性与气密性的压力值。
5 开门
轨道舱气压降至两千帕左右,就可以开门了。首先是解锁,然后拉着舱门手柄把门开到60度。等舱内外压力平衡了,才把门完全打开。如果打不开,就得用撬杠工具把门“撬”开。打开门、出舱前,航天员还要给舱门罩上一个保护罩,防止发生剐蹭。最困难的是,在需要用一只手固定身体的情况下,这些动作都是单手进行。
6 取样品
头先脚后,是航天员出舱的“标准动作”。按照计划,01号航天员半个身子探出去后,首先要对着推进舱上的摄影头“打招呼”,然后取下放置在轨道舱外壁上的固体润滑材料样品,递给舱里的02号航天员。
7 行走
实验材料递入舱内后,01号航天员将沿轨道舱壁行走,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前,都要先在舱壁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挂钩,一根固定好,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在失重环境中,身体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发力点,只能在安全系绳挂钩帮助下,通过手在飞船舱壁把手上位置的改变实现身体移动。
8 回舱
与出舱相反,航天员在进入轨道舱时是脚先头后。跟着关舱门,轨道舱复压,之后才能脱下舱外服。此时,在返回舱里负责飞船监测与地面联系的03号航天员已独自工作30多个小时。等轨道舱与返回舱压力一致后,两舱间的门被打开,出舱活动全部结束。(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