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舱内视频直播归功于天链一号中继卫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04:01  南方日报
专家称舱内视频直播归功于天链一号中继卫星
朱民才对读者的关心表示感谢。

  昨天,本报特派记者专访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航天测控专家、测控系统副总指挥朱民才。就“神七”飞行任务中最引人入胜的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指挥调度和飞行控制。

  朱民才还对南方日报的读者表示了感谢。他说,非常感谢广东读者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关心,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关心。

  成功变轨事关顺利返回

  记者(下称“记”):今天凌晨,飞控中心对飞船实施了变轨。这次变轨对“神七”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朱民才(下称“朱”):昨晚(25日)从船箭一分离,在中心的控制下,飞船准确地捕获了地球,建立了正常的飞行姿态,太阳能帆板在中心的控制命令下也顺利展开,并且完成了捕获太阳,产生了电能,使得飞船可以进行正常工作。

  在我们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统一调度和精确控制下,根据各个测站的测量数据准确地确定了飞船的轨道,并且计算了我们第5圈实施变轨的控制参数,通过测量站把控制命令告诉了飞船,今天(26日)凌晨4:03分,飞船按照地面的指令准确地实施了变轨。实施变轨控制,就是将飞船推入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能否实施精确变轨,对飞船能否按计划在轨飞行和准确返回预定着陆场区具有重要影响。

  舱内视频从何而来?

  记:我们从大屏幕上能看到航天员舱内活动的清晰图像。请问,这是怎样实现的?

  朱:这与我们的“天链一号”有关。“天链一号”中继卫星是今年4月25日发射升空的我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今天早上我们进行了首次中继卫星终端在轨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天链一号”卫星,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航天员舱内的活动图像,也清晰地听到了天地的话音,实现了天地之间双向数据传输,获得了航天员的生理参数,获得了飞船的运行状态参数。这为我们后续的测控乃至我们整个航天事业后续的发展,在技术上是一次很大的突破。

  指令究竟是怎样发出去的?

  记:北京飞行控制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经中枢”,负责整个飞行数据交换、飞行工作的组织、指挥。请问,对飞船的控制指令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发出的?

  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整个飞行数据交换、飞行工作的组织、指挥,对飞船控制的指令都是通过在中心生成,并且在中心发出,经过测站或者测量船传到卫星的。整个试验结果的最后确认判断,也是在北京控制中心完成的。

  当然这个工作不是中心一家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的。因为飞行控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实质性要求极高的一项工作。不像我们地面其它活动,你做错了,我有时间更改它,继续做它。飞船在天上飞行,航天员在太空生活,任何一个疏忽,都是无法挽回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动作必须按时、准确地完成。

  整个飞行控制工作是关系到各个系统的飞控相关人员。在我们中心的飞控大厅,就包括我们航天员系统的飞控专家,包括我们小卫星应用系统的飞控专家,以及我们飞船系统负责飞控的专家等等。大家汇集在这里,共同分析、讨论、监视飞船的状态。对飞船的控制、决策,也是大家一起做出的。特派记者王小飞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航天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