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卫星轨道专家:航天员太空漫步将飞越中国上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10:58   新浪嘉宾访谈
卫星轨道专家:航天员太空漫步将飞越中国上空
航天科技集团卫星轨道设计师杨维廉做客嘉宾访谈间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10发射升空,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位航天员搭载神舟七号飞天。新浪网邀请航天科技集团卫星轨道设计师杨维廉做客嘉宾访谈间解读航天员出舱前的准备。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王莹:

  未来的几天内,我们还会做相应的调整吗?

  杨维廉:

  应该不会有什么调整,因为时间比较短。

  徐焕彦:

  要做一次调整。回来之前要做一次调整。

  杨维廉:

  回来的时候,等于要减速,我们现在这样飞行,回来实际上差不多到一定时候要倒过来,因为本来是加速,现在让它减速掉个头,不然要一直运行,要速度很大地改变,方向也改变,这是很大的一个轨道变化。

  主持人王莹:

  轨道的改变会不会也存在一定的危险?

  杨维廉:

  一般来说不会,顶多误差大一点,只要你所有的系统基本上正常,应该不会,这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不能说绝对地百分之百,危险还可能存在,但基本上不用太多的担心。

  徐焕彦:

  我们都做了一些预案,由于预案,但是从来没有用过预案。

  杨维廉:

  举个例子,刚发射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些海上救援,一般考虑到万一发射时就出问题,然后我就到海上去,做海上营救。相对很多这方面的预案。

  主持人王莹:

  而且我们在这次发射过程中也一直在重申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确保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杨维廉:

  这是绝对的,这是第一重要的。

  主持人王莹:

  我们还是应该比较踏实地等候他们回来。这次“神七”满载工作,对于神七的设计方面,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徐焕彦:

  “神七”的设计要求我刚才已经讲了,主要的任务就是出舱活动,正常情况下三天就回来了。回来着陆在原来的着陆场,在内蒙古。也就是杨老师讲的46圈。

  主持人王莹:

  等于出舱活动不久就可以返回地球。

  杨维廉:

  按照原计划明天下午4点多钟这一段时间出舱活动,如果正常没什么问题,就是后天的下午5:30在内蒙古着陆,原定的计划就是这样。网友们都很担心,其实在这一段飞行里,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事情。而且现在测控有5条船,飞到哪儿我们基本上都能够监测到,而且大家都监视屏幕上面的参数,有很多遥测参数。我们做了很多故障的预案,如果出现问题我们怎么对付,应该说大家还是放心的,不能心老悬着。可能是回来稍微还有些变化,现在是正常的情况,轨道本身运行不会有什么变化,不会飞到什么地方去。

  主持人王莹:

  还是相对固定的。飞行是绕着一定的轨道,回来也是需要一定的变轨,然后才能安全回来,具体是怎么操作?

  杨维廉:

  比如后天回来,飞船在进行运动的某一个点,他们都算好了,对它进行一些轨道的控制。现在是一个轨道舱,中间是返回舱,然后后面是推进舱,现在的运动都是推进舱在后面,往后喷气,往前推,当回来的时候要反过来,让它顶着它减速,减速就反过来,这样一个过程。

  具体设计应该是什么角度,算的是比较清楚的。

  徐焕彦:

  这样一个返回过程,刚才杨老师讲了,返回着陆我们有一个瞄准点,根据这个瞄准点反推出去,在轨道上我应该哪一点制动反推,让它减速。

  在减速之前,先要把轨道舱抛了,在轨道舱先转90度,把轨道舱抛了,然后再转90度,就进行制动,等于是把发动机跟飞行方向相反了。

  杨维廉:

  轨道基本上有一个运动的平面叫轨道平面,运动都是在轨道平面运动的。比如我们现在是这样飞行,这是轨道舱,这是回收舱,这是推进舱。当然我们不能把轨道舱也带下来,我们留在那儿,在垂直轨道平面的方向分开。然后再倒过来,就可以返回了。

  徐焕彦:

  跟飞行方向相反点火我们就可以回来了。

  主持人王莹:

  我们知道我们的航天集团为了加强返回舱的可靠性,也是做了大量的试验和验证,具体都是哪方面的工作?

  徐焕彦:

  这个就很多了,我们这次在轨道舱上做了很多试验,这些试验都是为了确保安全,为了保证可靠性的,说起来很多。

  在地面我们做了很多的设计的验证试验。同时我们做了很多出故障的预案。所谓的出故障的预案就是万一出这个故障,我就有一个处置的程序在那儿,在飞控线上就是这样。没有问题,大家很轻松。这叫做有预案的故障。当然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说百分之百说绝了,不可能。也有可能出现没有预案的故障,这也是有可能的。这样的情况下,要靠我们现场搞飞行控制的同志他们的能力、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够立即做出反应来处理这些事情。

  徐焕彦:

  可能网友很关心出舱的区域,29圈出舱的时候,是在开始开舱门准备出舱的时候,是在第一周的南边边上。

  主持人王莹:

  选择第29圈是不是也有特殊的说法?

  徐焕彦:

  主要是这一圈我们过了很多站,正好经过我们国内的一个站区,我们国内有5个跟踪站。出舱的位置基本上是在这个地方。

  杨维廉:

  美洲跟非洲这个地方,在大西洋中间,然后往东北方向飞,中间经过非洲、印度洋、印度半岛、中亚,大概30分钟左右到达中国上空,从内蒙古穿过到东北,随后经过俄罗斯,大概50分钟后到达太平洋上空。航天员从出舱到进舱的舱外活动大概一个小时以内,中间可以飞越大西洋到太平洋的上空,航天员出舱活动中间一直有太阳光照,有很多的观测站、测控站在监视着宇航员,一举一动都很清楚。

  徐焕彦:

  往北飞,正好可以穿过在国内的区域。远望测量船,国内有五个观测站,出去还有三个站,保证出舱的时候整个过程都能看得见。

  杨维廉:

  这一段回收返回的时候,基本上按照这条轨迹,这是内蒙古着陆场。

  主持人王莹:

  有很多朋友说我们是怎么实现直播手段的,是不是会有一些像您说的什么测控站,直接把前方的情况告诉我们了?

  徐焕彦:

  测控站的数据我们在飞控里面有很多转播,中央台转播的东西就直接在飞控中心转播。

  主持人王莹:

  不知道会有哪些设备可以实时测控到太空的活动呢?

  杨维廉:

  现在地面测控系统有很多站,包括有船。主要的功能就是遥测,星上的很多情况,通过信号采集到这些温度等,就传到地面,地面接收,我们就看这些数据,看星上各个系统的状况温度怎么样。另一方面,用遥控。星上做某些事,比如变轨了,我们要在地面上算好以后,怎么变,变多少,就传过去,到时就执行了。还有一个测轨的,因为飞行过程中到底怎么样飞,有很多测控站。

  我们这次神七的条件非常好,有五艘测控船,还有一个中继卫星,在36000公里的高度,相对于地球是定点的卫星,这个卫星因为很高,看到的面很广,很多跟它联系的面,所以测控的覆盖率大大增加,基本上我们在飞行的过程中,所有的过程都可以看见。

  主持人王莹:

  也就是卫星的发射更加推进了我们航天事业。

  杨维廉:

  这样我们卫星的测控能力就大大增强了。

  主持人王莹:

  通过今天聊天我感觉两位老师整天是和数字打交道的专家,你们的乐趣在哪里呢?

  杨维廉:

  我是念数学的,写公式(笑)。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问题我老在想,不明白,解决不了,突然过了几天解决了,就是这种乐趣。

  主持人王莹:

  都已经习惯了是吗。徐老师呢?

  徐焕彦:

  热爱这个工作。首先我们自己觉得为国家做出贡献,像卫星也好,地上也好,国家需要的东西,在这上面我做了事了,做了工作了。刚才杨老师也说了,一件事情你发现了,自己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是特别高兴的。你自己做的东西,比如像“神七”发射成功,这样的时候我们心里也很高兴,这是因为自己付出劳动了。

  主持人王莹:

  我们之前也采访过像宇航员的家属,他们就说宇航员的出行都是受到严密的监控的,我不知道两位老师在搞研究的时候,是不是也要重点地被保护起来呢?

  徐焕彦:

  没有。

  主持人王莹:

  和外界要隔离。

  杨维廉:

  没有太多必要(笑)。我们这群人还是很多的,因为其实大家在搞这个,都应该算是专家,当然我们年纪大一点,工作的时间长一点,其实20、30岁的现在成长起来也很多,也是很能干的。

  主持人王莹:

  因为有两位老师做榜样的工作。我们知道“神七”发射之后,不知道两位老师又要开展进一步的什么研究的工作呢?

  徐焕彦:

  我们作为载人航天第二步,“神七”仅仅是一个台阶,做完载人航天第二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交汇对接。

  杨维廉:

  现在一步一步发展,中国还要搞空间站,现在国际上有空间站,我们自己也准备搞空间站。要解决空间站问题,就要经常和空间发生关系,往空间站运东西,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两个飞行器怎么在空中对接上,我们现在自己还没有实践,下一步就具体研究,可能“神八”、“神九”解决这个问题。我现在主要是搞升空方面,因为嫦娥的时候轨道是我设计的,现在还要进一步到月球上,还有其它的事情,甚至飞到火星,飞到更远的地方。载人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也可能人到月球上,也有在月球上交汇对接。所以,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

  主持人王莹:

  谢谢两位老师。同时我也要特别在这里感谢和两位老师一样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同时在这里也祝愿我们的宇航员能够安全地回到我们的家园。朋友们,再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太空行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