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远望六号船9月27日电(记者梅世雄)跟随中国新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六号船远洋以来,记者每天都沐浴在感动的潮水之中——那一个个人,那一件件事,那一份份“远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
1973年8月31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西湖村21岁的电工简仕龙,被推荐至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线电系遥测遥控专业学习。
当简仕龙再次回到西湖村见到父老乡亲,已是6年后。那时,他已放弃北京户口,放弃北京航空学院教师身份,只身来到江南小城江阴,成为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的一名普通技术员。
此后,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中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的简仕龙,不仅是西湖村村民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无论是漂泊在茫茫大洋上,还是出差在国外,简仕龙心中始终装着西湖村的父老乡亲。
简仕龙实在太忙了,他一直把那份牵挂深深埋藏在心底。从1973年到北京上大学,到1992年父亲去世,他仅回过4次西湖村。
从远望二号船上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到机关业务处长,再到中国卫星海上测控计划部长、副主任、主任,简仕龙的人生轨迹似乎很辉煌——
海上测控32年,简仕龙随船圆满完成了50余次重大科研试验任务,累计航程近5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0余圈。
就在此刻,56岁的简仕龙仍然随远望六号船远航在太平洋深处,指挥5艘新老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任务,这也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同简仕龙一样,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在远望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上,一个又一个“远望人”,为了尽好对祖国、对民族的大孝,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放弃了与妻儿的团聚,舍弃了一次又一次报答父母恩情的机会。
33次出海远航、69次参加重大科研试验任务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副总工程师周朝猛,在海天之间“追星”,整整30年。此时,他正与简仕龙携手并肩,征战在“神七”海上测控任务最前线。
30年来,周朝猛始终坚守在技术岗位。期间,他也曾面临许多诱惑,也曾多次有机会离开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到待遇更优厚的岗位。
“人活着,并不完全是为了钱。”周朝猛说,“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事业、亲情、友情等等。”
周朝猛说,他已经在远洋测控事业中寻找了30年的乐趣,“我还将继续寻找下去,直到永远!”
这样一份坚守,这样一份执着,感人至深。
35岁的远望六号船总工程师刘咏,曾在神舟飞船任务中荣立二等功,曾获过10多项荣誉称号。
托起这一个又一个荣誉的,不仅有这位毕业于东南大学的科技专家的过人禀赋,还有家人的付出。
从事海上测控事业13年,刘咏难得有时间与妻儿呆在一起。快2岁的女儿,几乎不认识他这位父亲。
毕竟,刘咏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不足2个月。
出海前夕,思女心切的刘咏挤出时间回家与女儿告别。
“我一进门,就大喊女儿。”刘咏回忆,“没想到,她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一个劲地往奶奶怀里钻。”
那一刻,刘咏心中涌动着不尽的酸楚!
诸如此类催人泪下的故事,在远望号船上,发生的太多太多!
远望六号船机电部门副班长李建强,出海前一天,父亲因病去世。
“得知这一噩耗,我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般。”然而,李建强把悲痛藏在心底,仍然像往日一样忙碌在机舱和值班岗位,“马上就要执行‘神七’任务了,这个时候哪能请假?”
每当夜深人静,思父心切的李建强都会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
远望六号船测控部门技术人员洪远刚,老家在汶川地震中,房屋倒塌,亲人重伤;机电部门主机队队长郭伟,离港前得知母亲身患食道癌晚期;航海部门帆缆队队员纪世政,刚刚新婚……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无论有什么苦,有什么累,有什么无法言说的痛楚,为了祖国的航天远洋测控事业,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远望人”都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
他们用大爱牵引着神舟一次次遨游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