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记为航天事业离开故土的洛巴桑-扎木苏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11:13  新华网

  新华网内蒙古额济纳旗9月27日电(记者景如月、任会斌、李欣)临近深秋,被誉为“神舟故乡”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44万多亩胡杨金色四溢。在当地,这是代表祝福和吉祥的色彩!9月25日晚,承载中华儿女梦想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东风航天城发射成功。听到这一消息,土尔扈特部蒙古族老人洛巴桑·扎木苏再次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因为这片热土上记录着中国航天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航天事业远离故土

  位于内蒙古西北角的额济纳旗腹地的东风航天城,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选址确定后,额济纳旗的居民让出了祖祖辈辈在黑河沿岸赖以繁衍的上万平方公里土地,共涉及2个苏木的260户居民、7万多头(只)牲畜,其中主要是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群众。

  洛巴桑·扎木苏当时年仅17岁。悠悠五十载,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两鬓斑白。

  “靠着共产党和解放军,我们牧民才有了草地,有了盼头,国家有需要,大伙儿能不支持?”忆起往昔,正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15公里外的额力格草场打草的老人很健谈。“那是1956年5月,草刚发芽。”洛巴桑·扎木苏介绍说,当时大伙散居在一个叫青山头的地方,接到通知后,旗委、旗政府迅速组织居民开大会,启动了搬迁工作。

  因找不到合适的草场,最初,老人全家共5口与乡亲们一起从青山头的草场搬到了100多公里外的赛汉桃来苏木北侧的戈壁滩上。由于长期找不到合适的草场,很多年里他们生活比较艰苦。后来,在当时的旗党委、旗政府的协调下,搬迁户们告别了不稳定的生活,在额济纳旗的苏古淖尔苏木落下了脚。为恢复生产,当地政府出资购买了草场分给搬迁户们放牧。

  好日子里的飞天梦

  改革开放以来,洛巴桑·扎木苏等搬迁户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米德格告诉记者,定居后,洛巴桑·扎木苏大爷带领着生产队的500多口人开垦了很多土地。“那时全队一年收小麦60多万斤,羊也很快增加到9000多只!”米德格介绍说,由于工作成效好,1980年,老伴洛巴桑·扎木苏光荣入党。

  如今,洛巴桑·扎木苏和两个儿子经营着1.3万亩草场,养着100多只羊,仅老两口每年的牧业收入就过万元。此外,经过30多年努力,老人一家还种下了近1万棵胡杨、沙柳等树木。

  “现在政策好了,草场经营权50年不变,又不收税,旗里鼓励种草发展舍饲圈养,并在县城附近的移民新村给建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瓦房,我和老伴每人每月还领着750元的养老金,好政策越来越多,活得也越来越有劲了。”

  房屋变了,生活好了,洛巴桑·扎木苏老人依旧牵挂着航天城,关心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保护生态,冬季额济纳旗已实施羊舍饲圈养多年,眼下正是打草储备饲料的关键期。“这些天我一边打草,一边听广播,知道飞船又上天了,还带了3个航天员,看来我们当年的付出没白费。”

  “……五号,六号。”洛巴桑·扎木苏掰着手指头说,每次飞船发射成功自己都很高兴,并去现场看过3次发射。一靠近航天城,昔日搬迁的场景依稀浮现在眼前,哪家住在哪儿都记得清清楚楚。为此,1980年他还曾搬回航天城住了两个多月。

  “看到国家发展快,我们打心眼里高兴!”老人激动地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