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每年拨款5千万征集流失海外珍品文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17:18  观察与思考

  林 华

  8月24日,敦煌博物馆展厅内的7面铜镜竟有4面被盗,其中一面“位至三公”铜镜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至此,甘肃省今年已有馆藏文物、墓葬文物失窃事件6起,15件文物丢失,包括一级文物2件。

  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大批珍贵文物由海外回归国内,人们对流失文物回归祖国的期盼愈加关切。

  为此,从2002年起,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和民间的珍品文物。截至目前,共花费约2亿元征集回流了6万多件文物。

  有关专家指出,在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的漫漫长路上,中国将面临流失文物数量难以统计、回购中国文物的资金不足等诸多挑战。但是中国将逐步探索,找到一条对回归文物最有效保护的途径,并加强宣传教育,对回归文物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中国文物流向海外

  6月12日,“成功追索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专题展览在北京开幕。这次展览共展出了近5年来从海外回归祖国的 5批195件文物,这些文物集中反映了中国近年来争取文物返还的主要成果。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

  所谓的文物“流失”,即通过非法渠道偷盗走私到国外去的中国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结果是: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

  数量惊人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向海外,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经历了四次外流浪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第一次浪潮方才结束。

  第二次浪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当时,国民党政府无论财力还是管理上都比较弱,博物馆、考古工作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普通民众在对文物的保护上也没有任何意识。

  日本侵华时,日本士兵对明清以上的古董先是保护起来,然后集中用轮船运往日本。而此期间,一些外国文物商在中国廉价收购古董。一些中国古董大都是从大家族、古董商、古玩商店,还有老百姓家里流散出来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可能是第三次文物外流的浪潮。那时,以国家文物商店为经营单位,政策规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却允许大量出口,嘉庆、道光时期的很多官窑瓷器、书画以极便宜的价格流失海外,甚至,很多真正是明、清时代的真文物,因鉴定失误,被当成仿制品卖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又出现了文物走私浪潮。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年至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 多万件。据公安部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1997年,公安机关侦破文物案件4943起,缴获文物5000万余件。

  这一期间,香港成为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内地的文物到香港后流散到了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19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事实上,在举世闻名的法国枫丹白露宫、大英博物馆内,都专门设有“中国宫”。顾名思义,里面的藏品都是来自中国的国宝,但“来自中国”的藏品中,绝大部分是从中国掠夺而来,只有个别是中国赠送的文物。如: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大肆掠夺,许多珍贵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国,成为各国博物馆引以自豪的经典收藏。

  海外文物回归提速

  流失海外文物,是很多中国人心头难解的一个结。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已进入新中国成立以后文物回归的第二个高潮期。自2002年以来,追讨流失海外文物在中国逐渐成为文物界的一个热点。

  2000年春天,两家国际知名拍卖公司在香港公开拍卖包括3件文物在内的一批圆明园珍贵文物。140年前,这些中华文明瑰宝被英法联军掠走;140年后,这些珍贵文物却要在中国领土上被公开拍卖,这引起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抗议。

  最终,北京保利集团以3300万港币的价格购得3件文物。虽然结束了国宝飘零异国140年的生涯,但由于成交价过高,一度引起非议。

  从民族感情而言,被掠夺的文物还要自己花巨资买回来,确实难以接受。但是文物回归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其中一部分海外流失文物客观上已经很难回归祖国,在无法用外交和法律手段索回流失文物的情况下,达到回归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购买。

  因为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没有制定禁止文物出境的相关规定,许多国宝是在合法买卖中流失到海外的,现在只能用购买方式尽可能让其中有代表性的国宝回归祖国。如张先的《十咏图》、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及《研山铭》等一批国宝,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回流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