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船回收系统专家林斌讲解返回舱降落伞的奥秘
降落伞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
载人飞船返回舱脱离轨道以后,必须把速度逐渐降低,最后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这期间是如何实现的?昨天宇航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员、原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主任林斌与记者一同观看了返回舱着落过程,并予以了讲解。
10公里高空落地10多分钟
记者:减速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的?
林斌:回收着陆系统首先主要是有结构机构,还有降落伞系统、着陆缓冲装置、程序控制、火工装置,最后还有闪光标位,最后落到哪儿马上发出信号,我们搜救人员马上就可以及时赶到现场。我们整个系统大概有这些方面。
结构机构是一套设备,像安装降落的一个降落伞伞舱,还有吊挂机构、着重机构等等。降落伞主要起一个减速作用,要通过一系列的减速。最后一个阶段,快落地之前,还有一个反推发动机,也叫减速火箭。
记者:从10多公里高空到着落,速度是如何变化的?
林斌:大约从10公里左右高度到落地,很快,差不多十几分钟。开头的时候速度快一些,在减速场减速阶段速度快一点,到了打开主降落开始了以后,主伞的面积是1200平方米,这以后速度就慢一点,随着高度的下降速度越来越慢。
记者:主伞这么大,是如何包装?
林斌:降落伞的面积相当于三个篮球场,而且如果拉长是70多米。这样的结构要压缩包装很小,整个过程要从里头把它打开、拉开,情况很复杂,要保证它不破,又要达到各种指标问题,主要是个可靠性问题,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难点。
记者:降落伞是如何打开的?会不会打不开?
林斌:降落伞是装在伞舱里的,靠火工装置打出来。最危险的阶段就是主伞打开以前。因为有好多技术环节,比如说通过降落过程烧热以后,盖子能不能打开,减速伞能不能正常地拉直工作,能不能把主伞拉出来。因为整个拉过程都是自动进行的,如果万一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没有办法挽救。
万一出了问题还有备份伞
记者:回收着陆系统有没有应急方案?
林斌:万一出了故障,还有一套备份系统。比如你在发射台回收也采取另外的一个手段。正常回来是这样大约到10公里海拔高度,先把盖子弹开,然后借用盖子的动能拉出引导伞,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先以收口状态开了,减速一段时间,然后全开,再减速,大概在8公里左右主伞打开。减速伞分离,拉出主伞,主伞也是先半开的状态减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全部完全展开。后面的过程还要弹掉前面的一个盖子,发动机可以工作,然后还有调整姿态的一个过程。刚开始出来是单点,然后变成双点,返回舱是垂直下降,这样到了地面,缓冲火箭的作用更有效。落地以后,由飞行员判断,如果风大的话,可以按下电纽,把主伞抛开,免得风拉走,如果没有什么风力,就直接降落下去。
万一遇到一些重大问题,像盖子弹不开,减速伞工作不正常,主伞开不好,我们到六七公里左右的高度,有一个判别,有一个监控,如果出现故障,必须转备份,如果减速伞开了,把减速伞切掉,把主伞去掉,基本上也是按照程序。备份伞就是主伞的面积会小一点,760平方米左右。南方都市报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