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俊才/北京、上海报道
2008年8月8日,国家体育场——“鸟巢”。
“中国长卷”徐徐拉开。
那一刻,人们记住了一个生动的中国,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中国,认识了一个文明的中国。
从那一刻起,中国不但收获了51枚奥运会金牌、89枚残奥会金牌的双第一,还收获着奥运精神带来的自信与勃发;从那一刻起,世界用“好奇”感受着中国前进的步伐、开放的豪情;从那一刻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得到了准确而完美的“诠释”。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致辞中所说,“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
“了解”——仅仅是个开始。
事实上,中国的“奥秘”已然揭开:北京奥运会在书写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中最辉煌的一页的同时,中国正以改革的思维寻求发展,用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
中国的神奇之变
当思想的翅膀从“鸟巢”飞回到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严俊昌等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手印,搞起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长时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原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主编沈宝祥回忆这段历史说:“全会果断地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针,制定了以富民为宗旨的一系列政策,人们统称之为‘富民政策’,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由此,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沈宝祥看来,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 。
城市“新概念”
“我成为‘准深圳人’了。”来自江西的杨汶扬着手中的居住证说,“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再也不用两头跑了,终于有了归属感。”
与杨汶一样非深圳市户籍、办了深圳居住证的,据深圳市公安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已突破100万人。而这得益于2008年8月1日,居住证制度开始在深圳市全面推行。无论其原有户籍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深圳有固定住所以及收入,均可办理居住证。
至此,深圳市在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系列民生问题上,均已突破原有户籍规定限制。非深圳户籍人口开始获得 “基本市民待遇”,因户籍不同所带来的“藩篱”正在逐一拆除。
最新统计显示,深圳人口已经超过1400万,其中户籍人口仅不足200万。然而再往前推到1979年3月5日前,深圳不过是中国数以千计的小渔村中的一个,其所在的广东省宝安县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8267人。
然而,历史选择了深圳。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以宝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深圳市行政区域,下辖罗湖、南头、松岗、龙华、龙岗、葵涌六个区。同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同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从此,深圳开始了新的征程。据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介绍,2007年深圳市GDP增长14.7%,高于全国水平;人均GDP为10628美元,成为中国内地首个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城市。
由经济特区开始,中国拉开了一系列“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新变革。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港口城市,各省开始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使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时隔16年,2006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目前,在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三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七大城市带(沿长江城市带、沿隆海铁路城市带、哈长沈大城市带、沿京广铁路城市带、济青烟威城市带、成渝沿线城市带、沿南昆铁路城市带)、二十多个大城市圈(中心城市)(以省会城市和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级市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字“神话”
“与他1979年访问北京时相比,如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前美联社国际部执行主任、曾任里根政府白宫助手的约翰·凯勒致电新华社华盛顿分社,对北京奥运会开幕表示祝贺,并称赞开幕式表演“精彩绝伦,出神入化”。
一切要靠实力说话。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9530亿元,是1978年的60多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排名世界第四。
《芝加哥论坛报》资深评论员史蒂文·查普曼在该报撰文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经济增长了数十倍。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使这么多人脱离贫困。
他说,中国人现在很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到国外旅游和学习,可以自由地上网。北京奥运会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全面、准确了解现代中国的机会,如果仍以“挑刺”的狭隘眼光看待中国,就是以偏概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科学社会主义走过了近160年的风雨历程。其间有凯歌高奏,更有艰难险阻。
从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43元,到2007年提高到13786元;从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到2007年提高到4140元。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见证了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1979~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
中国的发展给各国带来的是发展的空间和机遇。1978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增速达到16.7%,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2001 年以来,中国年均进口额近5600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
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26.1万亿元,约折合3.2万亿美元。目前,世界已经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
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目前看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的发展成就,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当然,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是中国的两大基本国情。但中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排在世界100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