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见证30年通信生活发展:从固话到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14:32  北京晚报
见证30年通信生活发展:从固话到手机
排队打电话 本报资料图片

见证30年通信生活发展:从固话到手机
1982年《北京日报》上刊载的李滨声先生的讽刺漫画《愚公新课》

  2008年

  我家的固定电话从来不响

  见证人:陈方

  那时记忆:3月,新家刚刚通了固定电话,北京电信员工陈方便赶到营业厅办了停机保号业务。曾经被电话难题困扰了半辈子的尹世泰不明白,为什么这些80后的年轻晚辈不再打电话了。陈方说,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代沟……

  “要不是宽带必须捆着固定电话才能安装,我原本都不打算在家里装电话了。”其实早在一两年前,陈方家里的固定电话就成了摆设,“半年多都未必响一回,有一天突然响了,我和老婆直犯愣,连我们自己都不记得电话号码了,还有谁会打过来啊?一接,敢情人家是打错了。”

  陈方是那种典型的数字化生存e世代。“白天上班,有什么事情和同事在MSN上就说了;晚上回家和老同学、老朋友叙叙旧,聊天一般都用QQ。”如果要和别人口头交流呢?“那就打手机呗!我和我老婆,在用的手机有3部,抽屉里用过的手机……那得有十好几部了吧。”

  前几年,李滨声先生曾给当年的漫画《愚公新课》续了个新篇:这回全家不仅能够畅快地打电话了,愚公还坐在沙发上优哉地打起了手机,而他的重孙子则兴致勃勃地上网狂聊。这时候尹世泰老先生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了,可对于陈方来说,这事儿似乎还没消停:

  “你就说上网吧,不得防着闹电脑病毒吗?还有这网络速度,还是不够快啊!用手机吧,你得留神时不时就被垃圾短信骚扰;还有就是……”陈方咂了咂嘴,“这手机话费嘛,还是有些贵啊,应该跟同行呼吁呼吁,能不能再便宜点儿?哪怕就省一点儿钱呢……”

  主编:依旺 辛宏

  2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是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一种生活憧憬。当时的电话用户绝大部分是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家中的电话是因工作需要由单位出资安装的。当时谁家有部电话,都会引来羡慕的目光。

  -“两个小娃娃,正在打电话,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喂喂喂,我在幼儿园。”

  20世纪80年代孩子们口中流传的儿歌。那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打电话是一件颇为神秘的事情。对于大人们来说,像这样打电话闲聊,也几乎不可能。

  -“有事儿您呼我!”

  1986年,北京开通了第一家寻呼台126台,当时入网费高达4000至5000元,用户仅有68人。20世纪90年代之后,腰挎BP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那时BP机一响,人们便要迫不及待地直奔公用电话亭。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

  1988年北京有了最先一批手机用户,那时的手机俗称“大哥大”,一部价格高达2至3万元,被视为财富的象征。直到1997年底,北京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仅有6部手机。随着价格的下降,这种通讯工具才逐步普及开来。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0世纪末,拨号上网使得互联网在家庭中开始普及开来。《纽约客》上的一幅漫画中的调侃语句,借着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著作《未来之路》传播开来,并被e时代的网络青年们奉为真理。

  -“伊妹儿”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这句对电子邮件E-mail的中文译音,是“美眉”、“晕”、“囧”等网络语言的开端之一。随之一同流行的还有电子邮件中必不可少的那个“@”标志,很多人当时念做“圈A”。

  -“回头咱们MSN上聊。”

  21世纪,公司白领开始将QQ、MSN、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引入工作和生活,有人甚至将MSN账号或QQ号码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而《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网络小说的兴起,更使得这种交流方式成为了营造浪漫的可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