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什么是“三中全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13:35  中国新闻周刊

  常修泽说,“在这一阶段还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市场调节的部分刚刚开始萌生。”

  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

  此后,十三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十五届三中全会开始,当改革在城市继续深入推进时,中共中央开始加强农村改革的力度,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并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赵黎青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在中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次中央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注标志着中共全党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自觉性更高。

  随后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继续关注与农村有关的土地政策,此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不仅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还重申了中国的土地政策,强调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同时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征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农村改革步上快车道。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在新的起点上,对统筹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为什么是“三中全会”?

  重大改革选择了“三中全会”,同时也选择在农村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在“三中全会”上作出。

  “一般情况下,一中全会确定党中央领导人,二中全会确定国家领导人,三中全会就要研究经济问题了。”中央党校教授赵黎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从历史惯例上说,每届中共中央的一中全会往往是紧接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主题是‘人事’,讨论选举中央最高领导层,比如选举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等。而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的是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而三中全会开始,就需要研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了。”

  “在连续七个三中全会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情况比较特殊”,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特殊情况下召开的,通过“解放思想”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是历史的选择,而其他各届三中全会则是由体制上的这一惯例决定的。

  在常修泽看来,1919年至今,中国经历了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58年之后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摸索过程;从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是发展的30年;而十七届三中全会,不仅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始,也是下一个30年的“点火仪式”。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如今,中国一周内创造的财富,就超过30年前一整年创造的财富。

  重大改革选择了三中全会,同时也选择在农村。中央党校教授赵黎青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正是从农村出发,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