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行政问责制正演变为常态程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12:18  法制周报-e法网

  核心提示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由于损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不断发生,一批官员被问责,行政问责正发展为一种常态。有评论认为,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强力推进制度建设,使行政问责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法制周报》记者 邓益辉

  2008年9月,“问责风暴”四个字成为见诸中国报端最频繁的字眼之一。在中国官场掀起了一场“问责风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密度,席卷了全中国。直至10月,这场风暴未见消退之势。

  日前,无论是发生在山西、河北,还是广州、南京的行政问责事件,媒体在报道这些新的问责事件时,无一例外地继续使用了“问责风暴”这个词汇。有媒体甚至将2008年以“问责年”代替。有观察人士认为,行政问责制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严厉的常态程序。

  问责风暴延续至10月

  10月6日,“山西吕梁掀起安全生产问责风暴,多名基层官员被撤”的新闻,成为行政问责事件在10月份的延续。

  新华社报道称,国庆期间,国务院安委办安全生产督查组在山西吕梁市等地进行实地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私挖滥采现象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随后,吕梁市启动行政问责,对部分失职渎职官员严格追究责任。吕梁市委决定,免去张枝华汾阳市常务副市长职务,免去任斌汾阳市市长助理职务,撤销汾阳市石庄镇党委书记任双钢、镇长段忠友及分管打击私开矿的市人大主席苏迪职务,建议撤销汾阳市国土局梁志武局长职务。

  在河北,10月7日下午召开的“河北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节能减排集中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上,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通报了河北省大批官员因新近发生的几起事故受到处理的情况。

  媒体报道时将标题拟为“河北掀起问责风暴,剑指‘麻痹大意’、‘麻木不仁’官员”。

  目前,已有六名重要官员因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被免职。免去了吴显国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和副市长张发旺的职务,免去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志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毅的职务。

  此外,这次会议还通报了河北蔚县李家洼煤矿重大矿难瞒报事故等最近发生的几起事故。其中,已有25名党政官员因蔚县李家洼煤矿重大矿难瞒报事故受到处理,22人被移送检察机关,1人被刑拘,蔚县县委书记李宏兴、县长祁建华已被免职并立案调查。

  而在广州和南京,“问责风暴”更被推向了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广州越秀区施行基层行政问责风暴,并公布了《越秀区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越秀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聘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追究试行办法》等法规。南京市则在今年创建文明城市时,建立起工作的责任体系和干部的问责体系,短短8月份一个月,先后有20多名干部被问责,其中6人免职。

  引咎辞职是问责“总发动机”

  这些发生在或报道于10月份的事件,将公众逐渐冷却的神经重新激起。有观察人士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法治政府,行政问责制正在演变为一种严厉的常态程序。

  事实上,目前这场凌厉的行政问责风暴,最初的形态更多的表现为“引咎辞职”。曾参与《公务员法》起草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认为,领导成员通过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方式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是中国公务员责任追究的“总发动机”。

  在舆论看来,2003年非典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短时间内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追究官员责任。问责制的启动,被认为是中国战胜非典危机的转折点。

  而发生在同一年的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共有243人遇难,中石油老总马富才引咎辞职。有观察家指出,中石油老总的去职,是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之后,被追究责任的为数不多的高层领导。此事则被认为是官员责任追究制度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此后,官员问责不断由中央层面辐射到地方层面。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发生踩踏事故致37人死亡,密云县长引咎辞职。2004年2月2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54人死亡,吉林市市长引咎辞职。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污染了松花江,5人死亡,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

  在这几次重大事件发生后,“引咎辞职”逐渐成为高频词汇,为人们所熟知。 而到2008年9月14日,时任山西省省长的孟学农因“9·8”襄汾溃坝事故二度引咎辞职,这个词汇的涵义被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身上。孟学农令“引咎辞职”这个概念更准确地植入国人心中,并进而成为一种官场文化。

  但同样有人质疑,因官员失职而发生重大事故时,相关官员引咎辞职是对广大民众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良心的一个交代,但这不能成为暂时平息民众的不满而走的一个过场。

  有评论认为,对引咎辞职者的反思是问责制度完善的另一种保障。公众从最近的“问责风暴”中看到希望,也借此希望这种政治问责能够日常化、制度化、透明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官员问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