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侄女身披婚纱,在豪华车队的迎娶下走进婚礼礼堂,吴桂荣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婚礼……
58岁的吴桂荣在1978年结婚,没穿婚纱、没有戒指、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一张印着两人笑脸的照片就代表两人走在了一起。其后的30年里,她先后见证了三个弟妹上世纪80年代的婚礼及侄女的现代婚礼,“现在的婚礼变化太大了。”今年,吴桂荣和弟妹们还为父母筹办了钻石婚庆典,看着父母像时下新人那样穿上婚纱,吴桂荣不断地感叹时代的发展,“应该说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啊!”
婚宴
30年前:想上“硬菜”不容易 30年后:好多肉菜被剩下
1978年,吴桂荣是沈阳第一运输公司下属车队的职工,那一年她和同单位的小伙子自由恋爱了,婚礼成了那一年两人最大的梦想。吴桂荣记得筹办婚礼时最让两个人闹心的是婚宴,“当时我们两家的条件还不错,想整些硬菜招待亲友。”当时把参加婚礼叫吃席,什么样的席算“硬”呢?有肉,有鱼,还有鸡。
但那是凭票购物的年代,“我记得那时吃肉,一人一个月是半斤的量。”为了办好婚宴,吴桂荣和丈夫费劲了心思。“那时候凭票买肉是八毛五一斤,还买不到,我丈夫就去四平买了议价肉,一块六一斤。肉是丈夫从外地背回来的,鱼呢?说来还挺不好意思的,是我‘走后门’买的。”吴桂荣当时有同学在水产公司上班,就托人买了十几条鱼。“还有鸡,是上农村找亲戚买的。”
丈夫家兄弟多,婚房也成了问题。“在他们家搭出个8平方米的小屋,就住下了。” 婚房外就是厨房,结婚当天时因为料理饭菜,两人都没进去新房。“饭菜都是我那几个妯娌做的,在自己家里摆的酒席,亲戚朋友坐了12桌,碗筷不够,还得向邻居借。”到了上世纪80年代,弟弟妹妹结婚时开始去单位的食堂,并请来厨师助阵,自家人下厨的事才免了。“最好的菜?当然得是四喜丸子啦!”尽管现在婚礼酒席上四喜丸子不再显眼,但在那时,四喜丸子是一桌酒席的身价体现。吴桂荣笑着说:“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水平还不高,大伙看到四喜丸子老眼馋了,肯定剩不下。不像现在,海鲜肉鸡应有尽有。”不过,她也注意到现在的婚宴上多数菜都吃不完,“不少好肉好菜都被剩下了,太可惜!”
排场
30年前:坐上吉普很激动 30年后:豪华轿车迎新娘
吴桂荣结婚时穿了一身料子服,棉袄外套了件素花的罩衣,“还得感谢我妈,都是她给我做的。”很多年轻的姑娘都希望结婚时自己是最美丽的,吴桂荣也不例外,虽然没有好看的衣服,她还是尽力地打扮自己。“我二妹用一根烧红的铁筷子把我的刘海儿卷弯了,当时就觉得老好看啦。”二妹吴桂杰是1980年结婚的,比姐姐幸运的是,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烫发,“我烫了一头披肩发,比我姐强多了。”吴桂杰笑说。不过当时,新娘的服装依然朴素,吴桂杰穿了一身灰色的西服套装。而等到四妹吴桂梅1987年结婚时,母亲给她做了一条红纱裙,让两个姐姐羡慕不已。
那个年代,很多新郎还用自行车接新娘。因为在运输公司上班,吴桂荣幸运地从单位借来了一辆吉普车,虽然婚车上没有任何装饰,“但已经是相当好了,那是我们领导坐的车。”直到二妹结婚时,以吉普车为代表的迎亲工具依然能在街上吸引人们的目光。虽然和现在豪华轿车组成的迎亲车队没法比,但吴桂荣仍然觉得自己当年乘坐吉普车出嫁是最激动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