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地铁图书馆运行1月流失1/4图书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07:19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电(记者孙丽萍 陆文军)上海地铁9号线在全国率先试行的地铁图书馆运行一个多月来,可谓损失惨重,开馆时准备的4万册图书杂志已经流失了1万多册,令地铁管理者措手不及。

  连日来,此事在上海乃至全国引起关注与争议。有人感慨地铁图书流失显示出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缺失。但记者调查发现,地铁丢书并非是简单的公民素质问题。更有学者对地铁丢书事件“拍手称快”,认为“损书是小事,阅读是大计”,书在读者手中本身就实现了文化传播的价值。正如一家著名图书馆的馆长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情愿图书被偷,也不愿它们被紧锁在书库里!”

  地铁图书馆丢书事件始末

  今年8月底,上海地铁9号线在全国率先推出首个自助式流动图书馆,在沿线12个车站设置书刊取阅架,免费向所有地铁乘客提供图书杂志,不需登记,自由取阅,只要求乘客在出站时归还。

  然而,首个地铁图书馆推出后,一直面临图书流失的困扰。最初的一个星期里,平均每天流失的图书竟然高达500多本,流失率超过50%。

  运行近两个月来,图书流失率逐步下降到了三成左右。不过,地铁图书馆累计流失的书籍已经超过了1.2万册。为此,上海地铁管理部门紧急呼吁乘客借阅后及时归还,降低图书流失率。上海地铁9号线在每个车站的出入口、客服中心、站台等区域,广泛张贴了“文明取阅、主动归还”的宣传画,在车厢广播中增加了有关语音提示。

  22日中午12时,在地铁9号线漕河泾站,记者看到,在一个标有“服务在我心 书香伴你行”的简易多层“读书取阅架”上,摆放着《三联生活周刊》《看世界》《环球企业家》等资讯、时事、娱乐方面的杂志,大多数都是过期几个月的刊物,但内容颇为吸引人。每本杂志上贴着一个圆形书徽,标明“请归还至9号线出站闸机旁指定回收箱”。

  记者乘车的短短十几分钟里,不断有乘客挑选并取走图书杂志,架上的书很快被拿光,工作人员再赶紧将书架重新摆满。据相关负责人孙克勤介绍,如今,9号线沿途站点每天要补充上百本新书。地铁图书馆正计划增加图书回收箱的数量,给乘客更多的还书提醒。

  公民素质引发海内外关注

  上海地铁图书馆丢书事件,很快引起海内外舆论关注,连一些外媒都对这一桩“大城小事”评头论足。

  “在这一事件中,看起来丢的是书,受伤害的却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社会学家余海指出,从地铁丢书事件看,我们的国民素质的确有待提高。

  正是因为国民素质问题,此前全国各地尝试推出的一些便民措施无不遭遇尴尬,例如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开放,文物却频频遭到观众不文明对待;某地大型文艺演出散场后,遍地的鲜花盆景遭到观众哄抢,短短半小时里变成一片狼藉。

  余海建议,提高国民素质不能仅仅依靠市民的自觉行为,也应当通过设计好的社会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引导、提升。他举例说,上海地铁此前曾推出过“免费借雨伞”的贴心服务,一开始,有些市民缺乏公德,觉得雨伞不拿白不拿,后来地铁管理部门通过研究,在借伞时增加了一道“登记手续”,要求借伞人出示身份证件进行登记。结果,仅仅因为多了这么一个“门槛”,没素质的行为就大大减少了。“地铁丢书事件也启示我们,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仅有好的意愿是不够的,更要有好的社会管理制度配套,才能把好事真正做好。”

  据地铁相关负责人孙克勤介绍,地铁自助图书馆开张第一个月,图书流失速度确实惊人,但从第二个月开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目前地铁9号线每天补充1千余本书刊上架,80%都能够归还。

  在漕河泾车站,地铁图书馆一位唐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图书馆正在用“宽容和微笑”面对图书减少的问题。而且,地铁图书馆的图书流失率正在不断下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丢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