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民认为管理者应反思不完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07:19  新华网

  事件背后:“文化灯光效应”值得庆幸

  在上海《新民晚报》近日发起的讨论中,不少老百姓对把“丢书事件”和“国民素质”挂钩表达了不同意见。市民谭浩俊认为,管理者应该反思制度设计不完善的地方,才能把“好事”真正做好。“假如宣传工作做在前面,假如多设一些图书回收箱和回收点,假如能够适时提醒,一些乘客出于无意的带书下车行为自然会减少。”

  上海知名社会学家顾晓鸣认为,“与新鲜事物相适应的习惯,老百姓需要慢慢培养。”事实上,图书漂流活动早就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早在3年前,上海普陀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图书漂流,以鼓励更多民众投入阅读、爱上阅读。和地铁图书馆一样,漂流的图书一开始也都不知去向,然而随着全社会对这个新事物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图书漂流如今已如火如荼,不再烦恼丛生。

  顾晓鸣指出,阅读本身就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最佳途径,世界各国都为提高本国国民阅读水平各出妙招。1974年,联合国曾发起一项活动促进阅读,给每个购买家具的家庭都免费赠送一个书橱,这项活动非常成功地帮助许多完全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爱上了读书。我国虽然也不断开展全民读书运动,但从国民阅读率不断下滑来看,读书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足以说明我们没有想出让公众热爱读书的足够好的办法。

  “阅读是我们举国、全民的大计,只有让图书在公众手中流传,才能发挥文化传播的效应。”顾晓鸣呼吁,地铁图书馆要“沉下心来,细水长流”,不要计较一点损失,把这项利民利国的阅读工程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全社会还要多一点像地铁图书馆这样的制度创新,因为知识经济、文化的传播自有其“灯光效应”。文化有光,但只有灯下有人才能被照亮,如果我们的社会随处可见这样的“文化灯塔”,人们到处都能沐浴在文化之中,又何愁国民素质不提高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丢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