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彩的晚年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09:58  廉政瞭望

  集体裸捐

  64岁的王安琴,曾任四川省委机要局副局长,退休后也来到民主村,与唐克碧一起摸爬滚打;林源方、曾莉梅夫妇退休后每人捐赠出10万元,来到村里一干就是3年多;67岁的王玉琼身患心脏病,原是一位个体经营者,听说唐克碧这里需要人手,也抛家别子住进村里当了一名志愿者。他们和唐克碧一样,成了民主村的“新农民”。

  筹集了那么多钱,又修路又建养老院,总有人会说三道四。为了让“晚年农民”当得清清白白,唐克碧和几位捐赠的朋友同时写下了一份遗嘱式的书面保证:“我们对养老院和公路投入的一切钱财、一切精力、一切心血,不图分文回报。今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子孙、亲属没有任何继承权。”

  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唐克碧处处节衣缩食,甚至到了对自己苛刻的地步。从2004年至今,她从未买过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在外办事,从不坐出租车,坐公交车也是有5角的就不坐1元的。在民主村,她吃住在侄孙女唐珍明家,婆孙两人挤一张床,有时人多,甚至3个人挤一张床。每天吃的也以稀饭、红薯为主,偶尔改善一下伙食,就是吃一碗面条。到仪陇县城办事,专挑小馆子,要1元钱一碗的面,不够就让师傅添半碗汤来凑合。

  在民主村,唐克碧普通得就跟一位农村老大娘一样,穿的是普通的棉袄、普通的单鞋。侄孙女唐珍明读小学的儿子几次悄悄地问妈妈:“住在我们家里的这位姑祖祖,真的是你说的大官吗?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呀!”

  多彩的晚年人生

  如今,铺满片石的公路已经成型,宽6.5米、长8.6公里,从村里一直延伸到赛金镇街上。

  公路开通的那天,民主村81岁的陈宪碧老人,用背篓背着20公斤胡豆赶来祝贺。袁家坝村一组村民唐胜明挑着50公斤新稻谷也赶来了。这位质朴的老汉说:“以前路烂,孙子上学经常弄得满身泥巴,摔得鼻青脸肿。现在唐克碧把路修好了,又建了养老院,我要支持她一下,把这50公斤稻谷捐给养老院。”南部县三清乡元坝村的10名村民听说民主村养老院开院,自发组织起来,花3天时间在养老院附近扎了一道彩门以示庆贺。成都市国防艺术团则组织28名演员志愿者来到民主村,为养老院和村民义演3天。

  现在,公路沿线到处是工地,20多家人在路边修房造屋。21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净诚安乐养老院”也已经开业纳客。

  元旦刚过,才回北京看望了病中老伴的唐克碧,又匆匆赶回民主村,去忙活那里火红的事业。

  而今,民主村变了,唐克碧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太阳天,村民为她送来草帽;下雨天,村民为她送来雨伞;吃饭了,村民要拉她到家中做客;树上的水果熟了,硬要摘下一筐送她尝鲜……

  路通了,唐克碧说下一步打算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招商引资,带动村民致富。还要请北京的专家到村里去,给农民讲课、开展培训,还要让更多的城里老人到她的“净诚安乐养老院”去养老。她说,城里人来得多了,就会影响村里人的观念,观念变了,村里的农民们才能真正走上致富路。

  她对记者说,如果有可能,她还打算再在村里建一个医院,不过,那又得四处去筹钱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干部 农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