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粮食趋势与挑战(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12:23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8年10月17日播出:世界粮食趋势与挑战(下),以下为节目内容。

  一、粮食主产区的特殊境遇

  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这样一个数字: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达到9.23亿,比上一期提高了75 00万。造成这个惊人数字的就是一路飞涨的粮价,如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面临通胀的压力,食品类的C PI是很多国家最关注的一个数据。

  然而,面对国际上一路飞涨的粮价,许多中国的农民朋友却感到疑惑,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在粮食涨价的同时并没有赚到特殊的实惠?中国的粮价虽然也在涨,但是涨幅为何没有其他国家那么高?2009年,中国的粮食供需会是怎样的格局?专家们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有什么建议?这一连串的问题,也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世界粮食日论坛上最为惹眼的话题。

  来自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吉林省粮食集团负责人——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吉龙,首先抛出了一个问号:“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是粮价问题,现在我也感觉到粮价问题和粮食成本问题,还有CPI的价格指数,还有粮食的收益问题是一对矛盾。目前可以这么讲,现在我们的粮价水平在全球来说是非常低的水平,可以说种粮的比较效益实在是太低了,大家可能有所感悟,刚才有些专家也讲了,在1995、1996年的时候我们的大米就是一斤1.5元,到现在为止2008 年,我们的大米还是一斤1.5元,我们的玉米还是七八毛一斤,这十几年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买了房子,买了车,整个工资水平涨了很多,这十几年种地的成本,化肥、种子、农药、人工、柴油价格出现了翻番的上涨,但是粮食价格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事实上,今年5月初,《中国财经报道》栏目曾经制作了《东北:大米突围》的节目。在这期节目中,记者采访了东北一些种粮食的农民,他们就有着种粮没赚钱的困惑。记者当时到达黑龙江绥化的时候,正好赶上春天里的一场雪。白金龙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去年他承包了60亩地。记者记录下一段和他的对话。白金龙:“四晌地打了是六万斤稻子,六万斤。记者:“那也不少。”白金龙:“少是不少,不少就是价钱太低。”记者:“价钱多少钱卖的?”白金龙:“去年我卖了两万多斤是七毛三、四卖的。”

  在黑龙江,一晌地是15亩。白金龙告诉记者,为了还清原来的债务,再加上购买种子和化肥,为新的播种做准备,去年年底他迫不得已卖了部分水稻。白金龙:“一晌地投入费用得7000块钱吧。一晌地”。记者:“那你一晌地投入七千,然后一晌地能卖多少钱?”白金龙:“一晌地现在算也就是能卖七千多点吧。”记者:“现在能净挣多少钱?”白金龙:“ 不挣钱。”

  按照白金龙自己的算法,如果他的水稻每斤卖到9毛钱,他承包的60亩地一共能给他带来8000块钱左右的收入。但现在,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非常渺茫。按照他自己估算的成本价,他卖了4万斤水稻,目前手里仅剩下2万斤水稻,他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记者:“现在市场多少钱?”白金龙:“现在昨天去看,他们也是八毛左右,现在。”记者:“经常去看一看?”白金龙:“基本上经常去。”

  白金龙不理解,国际粮价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涨,而自己手里的水稻却怎么也卖不上好价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2008《中国财经报道》论坛上,吉林粮食集团的冯吉龙也在为这个问题着急:“今年由于化肥的涨价,种子、人工的涨价,生产粮食的成本增加了,我们调查了100户农民,平均每亩玉米的成本增加100块钱,一公顷要增加1500块钱,玉米的价格却跟年初的价格没有变化,如果秋天的价格和现在的价格还没有变化,那农民种这个玉米就要大幅度下降,因为成本增加,价格没有发生变化。我作为粮食经营者来说,我是学农学的,我也希望粮食价格应该理顺,尤其现在整个经济形势不是很景气的时候,给粮食价格理顺提供了空间,如果现在通货膨胀指数继续高涨,这时候理顺粮食价格,可能CPI的压力很大,现在看我觉得压力逐渐减少了。”

  一再提出要理顺粮食价格的冯吉龙认为,这个课题现在非常紧迫,他和其他几位粮食企业代表主张,要考虑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冯吉龙说:“我认为应该通过理顺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而不是通过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增加粮食收入,如果我们把小麦、玉米、稻谷的价格理顺到国际市场的价格,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是远远大于我们给他的补贴。那么粮价上涨了,肯定会有一些人受不了,就是说低保的人,我们测算一下低保的人在全国是七千万,而农民是四五亿,我们拿补给农民的钱,补给七千万低保,我觉得是足够用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经验是怎么补?不是补给你钱,直接补给你米票、油票,我想这种调整之后,通过调整粮价让农民增收,通过加大补贴让低保过好日子,中间的三四亿人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这十几年来已经有很大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粮价幅度涨一点他们完全可以承受得了,他们也应该承受,因为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们在承受大米从1.5涨到2元,猪肉从15到20块钱,他们完全可以承受,也应该调整这种布局。这个布局我觉得最终可能更符合于市场化。”

  二、中国粮价的秘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3月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7%。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一季度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1.4%,中国的粮价上涨显然没有国际粮价上涨的猛烈。

  王有国,是来自黑龙江农垦总局的副局长。1998年3月成立的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总部设在哈尔滨市,下属9个分公司,104个农牧场,土地总面积543.9万公顷,拥有212.4万公顷耕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0. 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4倍。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户,他们对中国的粮价很有发言权。王有国说:“应该说讲粮食安全问题,讲粮价高起问题,这是从全国全球都是这么一个状态。但是我从事二十几年农垦农业,我体会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今年年初全球闹粮荒的时候,我体会是粮食多了,卖粮难了,价格低了。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因为我抓粮食。今年我们卖粮的时候就连续向国家发改委打过报告,提交最低保护价,国际上是几块钱一斤的水稻,咱们上山海关以南都是接近一块了,我们那儿六毛多钱,成本都不够了。导致我们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别的地方都涨价,为什么我们价格这么低?简单说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作为我们这块是一季生产,到秋季生产完了以后销售,集中销售所致,家家户户都去卖,我们农垦的商品率达到 91%,生产100斤粮食,91斤进入市场。为什么集中销售,多种老百姓要靠贷款来种地,他就要还款,到年底就得还,不卖不行。第二,家里仓储烘干设备又没有,春季的时候不销粮食就坏了,所以家家户户同时销售,买主一看大家都卖,谁低我买谁的,内部相互竞争、挤压,所以使得价格低下去了。还有一个原因,卖出去的所有粮食全部运往外地,有运输问题。”

  谈到粮食运输瓶颈,来自北方重要粮食港口锦州港的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新宇作了补充:“粮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在粮食产量、品种结构都不均衡的国家,粮食的运输和流通显得至关重要。从我国目前的粮食运输和流通总体上来看,北粮南运是我国目前粮食物流和将来主要发展趋势,东北三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承担这项任务。作为北粮南运的过程当中,港口承担重要的中转任务。尤其是东北区域,粮食运输发展70%以上都是小农运输,在东北范围内粮食专用的运输火车已经达到了4700节,年运力在1500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等港口,汽运主要其中在辽西地区。产地粮库的装卸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这些发展给我们的粮食的运输和流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另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就是体制不顺,流通不畅,部门分割和行业分割。在从事粮食运输和流通的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公路、铁路、港口和航运的企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有自己的政策要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各自的任务,包括自己的计划安排,所以很难协调统一在一起,这也就是我提出陆海联运的想法的前提。粮食经营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供货方在粮食经营上,卖粮的时候销售人员满天飞,不仅浪费人力,成本也增加很多。销区的客户也考虑成本增加的问题,所以我提到了经营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另外就是运输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供货方争相在产地发粮,这样造成了铁路的运输紧张,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运力又闲置,从港口来说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运输和流通的信息不对称,带有盲目性,粮食的经营企业和南北信息的掌握,我觉得不是很及时,信息渠道来源比较单一,信息处理的水平也不是很高,缺乏与信息窗口的沟通,多数是在新粮上市的时候,大量往需求地发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作为粮食贸易的大户,冯吉龙提出,在粮食物流改革中要有注意节约的意识:“因为粮食安全问题,我这么多年体会跟粮食物流有直接的关系,任何一次粮食涨价,都是物流紧张造成的。因为粮食属于大宗农产品,必须是由大量的运输组成,同时刚才各位老师和教授也讲过,粮食的结构问题,就是产区在北方,销区在南方,必定需要调运,如果物流问题得不到保障,就算北方有粮,南方的价格也控制不住。同时我们煤电油运输也比较紧张,所以如何把物流问题抓好是解决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因素之一。我们的粮食损耗是很大的,最少也有1%的损耗率,我们要通过改善物流设施,减少损耗,损耗和浪费的问题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挖掘,我们提高产量不容易,但是减少浪费是很容易的。我们一是要减少损耗,二是要节约粮食,日本和韩国是我们的邻国,他们国家的大米很贵,他们不会浪费一点大米,因为二三十块钱一斤的大米,怎么会去浪费,这样就会减少很多的损耗,我们1.5元一斤的大米,你到学校的食堂,到饭店去看看,我们浪费了多少粮食。我觉得只要大家改变一些习惯,增加节约意识,用市场手段我们可以节约很多,节约得很好,我们会使我们的粮食更加安全。

  三、“豆”争的启示

  在众多的农产品中,大豆被公认为中国农产品贸易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两年前,记者来到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是黑龙江最大的油脂企业。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黑龙江最大的油脂企业的分厂居然停产了。负责人田仁礼告诉记者,大豆仓储量够2万吨时加工设备才能开工,而现在连5000吨都不到,无奈之下厂里只好停产。权衡再三,公司高层当时决定从美国进口大豆,但这让田仁礼感觉非常为难:“我有两方面压力,一个是采购风险的压力,还有一个就是作为九层投资的国有企业,而且还是我们产区的企业,为什么要采购进口的大豆,我要跟政府说明白,还要跟农民说明白,这时候我很难,心里是很矛盾的。我采购一次就采购两船,我在黑龙江就少收12万吨。这时候我心里是很复杂的。一个是觉得作出这种决策很无奈,再一个就是心里有一种愧疚。你是黑龙江的企业,你是农民出身,你又是以加工黑龙江大豆为主,就是这种决策,我想我对农民无话可说,就觉得对不起农民的感觉。”

  田仁礼介绍,九三公司是由黑龙江国有农场筹资兴建的,建厂的目的原本就是为消化农场生产的大豆,黑龙江每年大豆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九三一家每年的大豆收购量就有200万吨,占总产量的1/3。但是近年来进口低价大豆涌入市场,每吨进口大豆要比国产大豆便宜上百元,而且出油率也要高出不少。为了减少加工成本,九三公司不得不在大连和天津建立了2个分厂,全部使用进口大豆,两个厂的进口量占到全公司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田仁礼说:“有人批评我,说你以中国大豆加工为主,你为什么还要在沿海建厂,进口大豆。我说,这是迫于无无奈。以去年为例,我去年5个厂亏损了600 0万元。沿海2个厂呢,我赚了8000万元,这样一抵消,我去年利润就2000万块钱。”

  田仁礼无奈地解释,在国内还在开工的97家油脂企业中,外商独资或参股的企业已达64家,控制了全国85%的加工总量,而九三是目前国内硕果仅存的一家有能力与外资抗衡的国有企业,被业界称为最后的守望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东北豆农至关重要的企业,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也不得不向生存屈服。“我们一直在反对这个行业外资的介入,但是,我自己还要怎么样,谁能帮我解决我的困难呢,喊是没有用的,所以没有人在支持我,没有人在扶持我,我非常无助,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办理作出这种艰难的选择,有非议是肯定的,那非议怎么办呢,现在就是,要命不要脸了,我真的只能这样。”

  在当今的国际谷物市场上,80%的市场份额被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所控制,他们是美国ADM、美国邦基、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四家跨国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跑马圈地,最近的几年,这四家公司和来宝公司五家跨国粮商又对我国的十多家大豆压榨厂进行了资产重组。他们在国内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豆压榨项目仍有十多家。大米、小麦、玉米和油脂作物并称为四大基础农产品。2007年,我国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达90%以上,而食用油自给率只有40%左右,是一块短板,这都和跨国公司的大豆战略有关。

  在2008《中国财经报道》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剑揭露了国际大粮商是怎么一步步打败中国大豆的故事:“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大豆农作物种业市场是什么状况呢?首先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进行了粮食的战略布局,像杜邦先锋公司、先阵达公司都已经在我国建立了独资和合资企业,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业公司已经有76家,此外还有一些跨国粮商已经在我国的一些省份的粮食主产区建立和并购粮食加工企业,甚至并购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跨国公司的粮食布局一步一步深入,就有可能从源头上控制我国粮种,并进而全面控制我国粮食的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这是有可能的。谈到这一点,我想介绍一下巴西的情况,七年前我在巴西工作,当时跨国种业公司一直想进入巴西的市场,当时巴西的生物安全委员会反对,消费者协会反对。后来这些跨国公司看进入不了种业,受到强烈的抵制,于是他们在粮食的生产和收储环节上进行控制,比如说他们在粮食主产区,农场的仓库它收购,港口、码头的仓库进行收购,对国内的运输进行控制,铁路、公路、卡车运输都进行控制,更为厉害地是它对粮食有期货交易,中国有很多厂商去买大豆,但是要买到便宜好的大豆真地很难,必须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另外现在的跨国公司占领我国作物目前市场份额并不大,但是增幅非常迅猛。总之转基因专项通过,在一些跨国公司看来,对他们来讲也是一个机会,他们看到了商业情景,在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品种上可能会有松动,可能蕴含着巨大的利润,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他肯定想在蛋糕中拿出更大的一份,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争夺和反争夺的一个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