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老板的家族生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13:57  南都周刊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了建国以来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拍”。当时媒体评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的根本大法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跨出了土地商品化、市场化的重大一步。”

  但作为对土地流转改革的先驱者,广东却在接下来的20年远落后于天津、四川等省份。虽然2005年就率先出台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但实际操作中,公开流转的农村集体用地量非常小,大部分集体土地流转都是隐性进行的,而当中又以宅基地房的暗箱买卖最为活跃。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广东省农村人口在过去十年间减少了1600多万人,但宅基地房却不减反增,这与城里人日益增长购房需求密不可分。

  开发商林焕青(化名)的家族正是在这股热潮中发迹。林焕青是一家名为骏×建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公司的业务就是“开发、销售宅基地”,对此他并不讳言。

  “我们家里有五兄弟姐妹,都在珠三角做宅基地的生意。”林焕青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家族已经在深圳开展类似的业务,到了2002年前后开始进入广州。刚开始模式非常简单,“村出地皮,我们出资金”。由于部分村委对楼市的判断过于简单,他们往往轻松地拿下一大块地。在建设中,他们甚至可以按照业主的意愿改变户型。“因为宅基地房的图纸不需要国土规划部门的审批,我们也乐意迎合业主的需要。”

  他们的一大原则就是跟着城市规划走,例如在广州大道北通车前,他们已经在沿线村中找到几块“地”。而近期随着广州几条新地铁线路的通车,他们的目光逐步投向番禺区、花都区。

  林焕青出示了骏×公司所开发其中一个楼盘的宣传单张,这是一个城中村小区,距离天河区中心半小时车程。“占地7亩,4栋20层的电梯楼,全封闭管理。”广告单上精致的岭南式庭院很是诱人。“除了没有房产证,一点都不比外面的商品房差吧?”林焕青不无得意地说。

  林焕青的开发项目用的是“租”的方式,通常村委或者村个人以50年出租的形式将地皮转让给他。而林焕青将房子售出同样是采用“租”的形式,例如他在白云区同和的项目,合同上标明是每月200元的价格,出租50年,租金一次性支付。

  按网络上公开的信息统计,仅白云区就有近10家类似的宅基地房开发公司。广州中轴线广州大道北,几乎每个城中村都有在售的宅基地。“5年前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林焕青认为,由于近几年楼价攀升明显,村镇看到有利可图,现在大多改为自己建房出售。

  据他估算,从1991年白云区太和镇首次出现在宅基地上集资建楼至今,广州市总共成交150多万套宅基地房,与过去十年广州正规房屋交易量数字接近。

  买的就是心跳

  “我爸是江高镇人,村里的关系都弄得很熟,再加上超过70%的村民都买的是这种集资形式开发的宅基地房,所以我当时并没有顾虑太多。”黄更生说,在神山村,祖祖辈辈讲的就是一个“信”字。有没有房产证,能不能办过户手续,在老一辈人看来并没有多大区别。

  可这套由“朋友的朋友”出售的人和镇宅基地房,却总让他一颗心悬着。今年3月,他花10万元买下这套87平方米,三房两厅的毛坯房。相比起同地段的标价3600元/平米的商品房,由于无需缴纳交易契税,这套均价1150元的房屋实在是物超所值。出租,是宅基地房另一个诱人之处。黄更生在神山的房子,眼下租给了一家公司当员工宿舍,每月收取400余元租金。相对于房屋售价,这是一个翻了近四倍的投资。

  真正要付款过户的前一个晚上,他整晚心惊肉跳,无法入眠。“什么有效的法律凭证都没有,这算个什么事儿呀?万一将来哪天原房主反悔了,宅基地证上写的还是他的名字。”种种可怕的想象在黄更生脑中挥之不去。

  事实上,自打2007年底动了买楼的念头之后,黄更生四处打听,在现行政策下,有没有可能为自己的买房行为找到一点靠谱的证明。“问了房产公司、司法所、公证处,他们都说宅基地房不能买卖,所以不可能有任何保障。”最后,在律师的提议下,他与卖方签订了一份“良心”协议,上面注明“如果卖方日后反悔,否认该买卖行为的存在,要求收回房屋的话,将赔付三倍于原房价的违约金。”律师私下告诉黄更生,其实这份协议同样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有了这么一份凭证在手,日后打起官司来,即使输了,也可能保住原来这10万元买房钱。”

  虽然买的是宅基地房,但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是买房者用辛苦钱购回的。买一幢房,往往要让个人甚至全家10—20年的财产性收入“沉淀”下来。“宅基地房不能买卖,等于活钱顿时变成了死资产”,黄更生表示,只要国家政策允许,即使再多花个十万,他也愿意为房子补办一个合法的身份证明。

  除了不能“验明正身”之外,宅基地房质量、物业管理、治安乃至水电供应都无法保证。由于负责供应该地段水源的饼干厂倒闭,黄更生的房子已经停水半个月。无论日夜,总有几位挑着红色水桶的老妇人汗流浃背地爬着楼梯。

  由于欠缺规划,这些宅基地房租金只在300—500元/套间,所以大部分都出租给外来人口。“住的人三教九流,我们本地村民是绝对不去住那些所谓‘宅基地房小区’的。”曹大同说。

  对于“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南方福瑞律师事务所周晓琳律师认为,“此次农地改革,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目前存在的较大数量的‘小产权房’也不会一次性解决掉而变成大产权房流转。因此,购买了宅基地房的业主仍需耐心等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