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于建嵘:应立法保证农村财政支出比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14:35   新浪嘉宾访谈
于建嵘:应立法保证农村财政支出比重
于建嵘作客新浪

  主持人王莹:在三中全会4800多字的公报中,“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针,多次出现。两位认为该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目前的障碍有哪些?

  于建嵘: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有传统的问题。目前城乡差异是3.3:1,你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十分艰巨。怎么统一城乡发展?这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间,实际上做了一些规定,有一些措施。比如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提到了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农民工子女就学,作为党的文件,非常明确把这个问题摆出来。但是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它不是简单的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是解决了流转农民工的问题。城乡统一一个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国家的公共财政安排下,怎么使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现在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省一年财政收入安排公共物品的时候,现在一般都倾向于城市先安排,修大桥、大楼,保城市的公交、供暖,当然这也是需要的。但是能不能有一个非常明显法律性、强制性的,说每年还要拿多少补贴农业。现在说了惠农政策,什么三农资金,也讲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这远远不够。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要持续发展的问题,要立法保证农村建设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例。中国的法律制度不是很完善,往往变成领导个人的偏好。所以,要解决城乡统筹,这一点怎么使它有一个立法,能够保证农村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例,非常重要。

  还有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也很重要。刚才昌平讲的关于土地的政策,我同意他后面讲的政策,特别也强调了,现在农转非的土地中间要废除这个经济制度,不能把农民的土地征到国家去,收益首先给国家,变成地方政府的财政,而地方政府又通过这种收益,很大程度倾向于城市公共的一些开支。将来在农村农地中间、经营土地中间,是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主持人王莹:所以,说到这里各个制度还要完善,从而切实保证我们农民的利益。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网友的声音,他们特别关心的就是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刚才于老师也说了,如果城乡一体化得以更好地实现,一定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不知道李老师是否同意于老师这个观点?除了钱以外还有其它方法促进城乡一体化吗?

  李昌平:国民待遇应该是一样的,农民也是公民,财政是公共收入。总书记讲过了新增财政收入的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教育,用于医疗这部分,新增70%部分用于农民。我觉得把胡锦涛总书记这条指示搞落实,把中央的精神搞落实,这是重要的。财政对农民的投入,从3000亿增加到4000亿、5000亿,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现在不是一千亿一千亿增加,而是一万亿一万亿这么增。增加一千个亿,增加两千个亿,就认为对农民是有多大优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民也是中国人,千万不要认为减少了财政是不对的。也不能因为你的官大,医疗保险就报销100%,农民的医疗保险就一个人报销10块钱、20块钱。医疗保险是公共支出,农民跟城市人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你是省部级就报100%,省科级就报50%,农民就报10块、20块钱,这是什么公共财政?这些政策是不对的,这些政策都要取消,都要改。这次中央已经做出决定了,公共财政支出要均等化。

  另外,要给农民地钱。土地在农转非的过程中间,种一亩地一年300、500块钱,如果非农用地一年可能3千、5千甚至3万、5万更多的收益。增值的部分一定要留给农民,让农民有平等的权利去分享。土地是农民的第二财政,公共财政是第一财政,这两个财政都重要。既要给农民财权,也要给农民享受土地增值化和资本化的收益。

  于建嵘: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观点,在中国提倡城乡一体化的时候,国民待遇问题,这种国民待遇应该是法定的,而不是领导人的偏好,我高兴就给惠农制度,应该把它变成一种法律的制度,谁不这样做是违法的。

  第二点,城乡一体化,前面我们也讲了放活农村的资源。你刚才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教育,这些东西怎么一体化的问题。在安排公共财政的时候,文化教育是不是也不能出现城乡的二元结构?城里的人多办学校,多投入,而农村小投入,这些都不行。所以,要做好城乡一体化,前面所有讲的这些问题,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包括养老、看病,这些问题怎么也要一体化的问题,也要有福利一体化的问题。所以,这是多方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我现在给你一个户口,你都变成城市户口了,你就一体化了,不是的,它有很多费用在里边。

  主持人王莹:方方面面的统一。

  于建嵘:对。

  主持人王莹: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关注的一项议题是粮食安全。我们知道,2008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飙升,整个世界都在探讨粮食危机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不得不开始担忧:中国这个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将面临怎样的险境。请问于教授,您如何判断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也请解析一下,我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目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于建嵘:中国粮食是不是现在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安全问题?这可能首先是一个评价的问题。实际上讲粮食安全,最早对中国粮食问题提出质疑的是美国人布朗1994年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这本书特别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将来到2030年人口要到16亿人,会带来全世界的粮食紧张。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专家、人口学家已经提出来,中国的人口顶峰可能到14.5亿,不可能到16亿,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开放性问题。现在中国粮食的安全问题,我们要看到今年温家宝总理4月份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个公布,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还有1.5亿到2亿吨,用这个粮食的数量评价,中国的粮食现在缺口不是太大,没有粮食的紧张问题。

  为什么这样呢?我认为这几年与中国坚持了粮食自主性保障有关。我总的评价,我们不需要恐慌,至少中国现在自给粮食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现在媒体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包括国外提到这个问题,也造成一些社会上的紧张局面,好像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粮食安全问题,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

  主持人王莹: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于建嵘:问题当然很多,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还是安全的,不需要那么恐慌。因为这么多年来到了中国的农村,你会看到通过中央对种粮政策的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提高的,粮食产量是正常的。这两天我到上海郊区、湖南,农民都告诉你粮食今年增产丰收,去年种粮再不赚钱,但还是在种,而且抛荒的情况也没有外面宣传的那么严重,有抛荒的,但不是很严重。我的一个判断,粮食是安全的。

  主持人王莹:谢谢两位老师做客新浪视频,也感谢网友的收看,各位网友再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三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