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我党监督制度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巡视制度建立5年来,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对于现行巡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文/本刊记者 孟盛
巡视与被巡视:“猫鼠博弈”?
“一心一意谋发展”——尽管巡视组与被巡视对象的出发点是一致的,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巡视对象都能理解这一层面,“监督与被监督始终是一对矛盾,而发现问题则是巡视组的主要职责。”一些地方的巡视干部认为。
“我们一进驻就听到当地有人指责巡视组‘发杂音’,说什么巡视组最好不要过问地方党委决策,不过问干部情况,不过问具体问题,听听群众意见就行了。”一位巡视干部向记者透露。
不仅在省一级,这种排斥的声音在高层仍能听到。原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巡视组组长祁培文曾向外界透露,有一次他在某省巡视,有人给他写信,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没你做的事,玩一玩回去吧!你要是不回去,没有好下场!”
“毕竟是对权力的制约,至少会引起不舒服之感,一些地方的一把手内心是极不欢迎巡视组的。”某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巡视干部这样认为。他举了个例子,某地级市要举办一个大型会议,准备在小县城里投资上亿元打造5星级酒店。巡视组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认为此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在巡视报告中提出了异议,引起当地一把手的强烈不满,“他在上级领导那参了一本,指责巡视组妨碍了当地经济发展,说上面都定了调子,你们还来干涉什么?!”
威胁巡视组的个别官员无疑暴露出心中有鬼,排斥巡视组的至少也能看出其在当地独断专行的霸道作风,但这样的领导干部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被巡视对象对巡视组抱有一种既期待又担心的微妙心情。
“许多地方既期待巡视组能够帮助当地查找问题,弥补地方工作的不足,又担心巡视组对当地施政指手画脚。”采访中,四川省宜宾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向辉礼认为,如果一些地方存在消极情绪,往往是担心巡视组在对基层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作出有失偏颇的反映。
“有人会担心,巡视组成员长期呆在机关,看待某些问题可能会出现教条主义色彩。”另一地方官员认为,“如果意见没踩准,对当地不仅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兴师动众反而把人整‘疲’了,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也有人担心巡视组与地方党委意见相左引起的“不合拍”,将冲击当地权力运行模式和惯有的执政思维。
另一方面,毕竟巡视组背后是上级党委,能将被巡视地方的情况“通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官员的任用,地方上也不敢怠慢或过于顶撞,还是希望尽量展示自己好的一面。以至于出现个别地方表面上“拍胸口”作出“全力配合、提供一切工作条件”的表态,背后却有意识地隐瞒、掩盖不足之处,害怕被挑出太多毛病影响个人仕途。
“这些局部问题的产生,与被巡视对象对巡视职能的认识偏差有关。”有专家认为。其实,巡视与被巡视不应该是猫鼠博弈的关系。原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曾指出,要从发展的大局审视二者关系,否则巡视工作很难开展。
“这就关系到巡视组与被巡视方如何磨合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只有当被巡视方真正从巡视中受益后,才能逐渐适应这种监督方式。”
巡视发力:巡视工作公开化?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巡视与被巡视之间的微妙关系,表面上看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固有的角色对立,实则还有制度中深层次的原因,
巡视工作一方面受到来自巡视制度本身的内部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受到来自支撑性条件的外部因素制约。
“内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独立性——巡视人员是否独立于被巡视对象,对巡视人员的授权是否充分;问责性——有没有工作考核机制,巡视人员滥用权力或不作为是否有问责机制;资源条件——经费保障与人员状况;能力条件——巡视人员的专业能力;激励机制——巡视人员能否保持工作积极性。”他告诉记者,这些因素直接决定巡视制度的有效性,特别是其发挥效果的可持续性。
此外,尽管巡视组是由上级党委授权,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其职责定位仅限于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则要靠其他机制,比如上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支持力度,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具体工作支持等。“而一旦解决问题的出口堵塞,定位于发现问题的巡视制度必将流于形式。”任建明说。
事实上,目前各地在支撑巡视工作的态度或决心上的确存在差别,上级党委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巡视工作的效果。一些地方的巡视干部反映,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后,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重巡视,轻整改”的现象折射出一种“不出事”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