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视组反馈问题之后,上级党委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顾虑:如果问题出多了,其他地方会怎么看?中央会怎么看?媒体会如何评价?群众会如何评价?在目前中央对省级党委政府实行问责制,以及领导班子任期制的现实情况下,地方主政的官员最优选择当然是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任建明分析。
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如何才能让巡视工作发挥最大效果呢?任建明认为,目前应从巡视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方面“开刀”,为此他提出了公开巡视工作报告的建议。
任建明告诉记者,如果一步走到向社会公开不太现实的话,可以探索先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例如在上级党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公开,或向上级人大公开,或在党代表会议上公开等。但最终还是要彻底地向社会公开,即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进行公开。
他将公开巡视报告形容为“催化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上级党委是否重视问题的一个制约。一旦公开,各种监督机制就可以被有效引入,问题就难以捂住盖子,不可能被简单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报告公开之后,对巡视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说法,包括排除一些问题,澄清一些是非,或者证实问题,采取进一步行动。此外对于与巡视工作关系密切的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是否给予回应,是否采取行动也是一个制约,对于巡视报告中发现的诸多问题,这些职能机关有责任去进行调查核实。
公开巡视报告也是对巡视工作的有效问责。巡视干部如果滥用权力,或者工作流于形式,巡视报告的质量必然是低劣的,在公开之后会很快被验证,巡视干部“做老好人”的动机也会受到抑制,甚至会被追究责任。此外,公开还能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比如巡视制度在授权状况、资源条件、能力条件、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会随着报告的公开被发现、提出,至少会受到重视,广大群众和媒体的积极性也将被调动起来。
然而,也有专家不赞成此举,认为公开巡视报告不符合巡视职能,特别是里面涉及到有关被巡视地区领导班子及一把手的问题,在情况没有完全搞清的时候更不适合公之于众,哪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任建明认为,公开原则与巡视的职能并不相悖,巡视“只动口不动手”,但公开也不代表巡视组就要插手具体事务,只是会给上级党委和职能机关带来必须重视问题的压力。他告诉记者,“随着党务政务的公开化,必然推动巡视工作的公开化,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十七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巡视效果:边际效应递减?
古时钦差大臣的威力每用一次,效应就会递减一分,那么巡视制度将来有可能会遇到边际效应递减吗?采访中有巡视干部担忧,随着巡视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对其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那么巡视的频率再高,人再多,最后解决问题仍有可能不尽如人意。
“由于我们在权力结构上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巡视监督的对象是掌权的人而非权力本身,因而还不能从根本上及时监督并有效制衡权力。”一位长期致力于制度反腐研究、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学者向记者谈到,“抽调到巡视组的人来自于纪委和组织部,开展工作的效果很明显,原因就在于巡视组的相对独立性,放大了监督权力的威慑力,也体现了体制改革的制衡力。但是必须看到,这种威慑作用是有限并递减的。”
如何防止巡视效果边际效应递减?如何克服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如何通过完善制度物化固化巡视成果?他认为,这就要求对巡视制度的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
“要用历史的、世界的眼光研究巡视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衰亡等客观规律,对当今巡视制度作一个前瞻性判断;同时借鉴各国的体制和做法,分析其利弊,从而发现我们巡视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他向记者阐述他的观点,“巡视制度只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一支序曲,是中策而非上策,更不是最终成果;巡视制度是目前强化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亟待推进的情况下,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采用的整合制约、制衡之力的应急办法。”他认为,巡视制度应侧重于发现现行体制问题,去充当权力结构问题的听诊器和透视机,并以此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寻找突破口。
从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这名学者认为,巡视工作应重“视”而非重“巡”,重查找问题而非了解成绩,重成果的运用而非交差了事。“‘巡’是一种手段,是‘视’的载体,重要的是通过‘巡’,到底看到了多少真东西,听到了多少真情况,解决了多少真问题。”他说。“用制度化的成果推进整个体制改革,这才是巡视制度最应该发挥的主要功效。”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