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一位巡视员对话巡视难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09:52  廉政瞭望

  大可(化名)系某省正处级巡视员。该省组建巡视机构伊始,他便被抽调至省委巡视组工作。近5年来,他在履责、积累、摸索的同时,对健全和完善巡视制度有一些深层次思考,本刊为此采访了他。

  ◎文/本刊记者 孟盛

  难点之一:盯住一把手,如何保持持久效力?

  《廉政瞭望》:实现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无疑是巡视工作的一大亮点。巡视机构是怎样实现这种监督的?

  大可:我总结为巡视的两大优势:管得着——其权力由上级党委赋予,使它区别于同级、下级监督的乏力与软弱,区别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离散;现场化——使它不同于上级监督。上级党委的考察考核,注意力更多放在一些数字和指标上,实践中难以到位;上级纪委的监督往往以一把手违规嫌疑的存在为前提;上级组织部门则又以其任用升迁为缘由。而巡视组对一把手,无论他是否有违纪问题或是否将任用升迁,始终对其进行例行重点监督,实现了监督的由远到近,由软到硬,由难到易,由短到长,由晚到早。

  《廉政瞭望》:两大优势是否意味着巡视工作能基本解决“谁来监督一把手”这一党内监督难题?

  大可:如此断言还为时过早,首先需解决的就是持久效力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省一级巡视机构由于还要巡视省级部门、大型国有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等,原来设想的5年巡视两次,不得不改为5年巡视一次。此外,各省巡视组一般不超过6个,即便同时开展工作也有多数地方巡视不到。所以个人认为,目前的巡视工作仅能做到在现场和离开后的短期内监督,是一种间歇的经常性监督,有待解决持久效力的问题。

  《廉政瞭望》:如果不能建立长效机制,巡视工作有可能陷入“运动式”、“刮风式”形式主义的窠臼吗?

  大可:当然就有可能。目前巡视工作的监督只能达到对被巡视对象一时一地的制约力,巡视组总要撤走,他们走后谁又来监督一把手呢?如果这种监督真的成为几年一遇的“匆匆过客”,那就很有可能最终衰变为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过场。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间歇性监督有可能会增加腐败的风险预期,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廉政瞭望》:除了持久力之外,还有什么制约因素?

  大可:地方上的一把手都是上级党委、组织部门选拔任命的,有的地方主要领导与上级党委领导的熟悉程度,远胜于巡视组,甚至比巡视组对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打个比方,巡视组要向上级党委领导汇报工作,需要通过若干组织程序,也不一定能将信息传到,更别说面见,而对方则一个电话就直接打过去了。巡视组对地方一把手的监督或多或少也要受到这些微妙的人脉关系影响。

  难点之二:想听真话难,如何摸清真实情况?

  《廉政瞭望》:您感觉巡视最难的环节是哪一个?

  大可:摸到真情、摸清实情、摸出隐情依然是最有难度的环节。摸不清楚真实情况,难以听到真话是目前巡视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尽管通过个别谈话等方式方法能够掌握基本情况,但仅仅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要碰触到核心的要害的问题,难度很大。

  《廉政瞭望》:这是否与难以听到真话有关?

  大可:是的。原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就曾感慨一些干部不对巡视组讲真话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个别谈话中,却常常碰到谈话对象说空话、套话和永远正确的“废话”,把巡视组谈话当作例行公事敷衍了事,特别是一些知情的干部由于种种顾虑,要么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只谈成绩不谈问题。

  《廉政瞭望》:您认为为什么巡视组难以听到真话?

  大可:我认为,一是因为对巡视组缺乏信任感,担心讲了真话后被个别巡视组成员转述给当地主要领导,害怕受到打击报复;二是不便讲真话,对巡视效果缺乏信心,认为巡视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讲了真话也是白搭,反而会于己不利。特别在一些政治环境不宽松的地方,长期没有讲真话的氛围,“讲真话成本大于收益”的官场潜规则让其望而却步。三是不愿讲真话,一些干部本身就陷入了当地利益格局,作为既得利益群体就更不会讲真话了。

  《廉政瞭望》: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大可:首先,巡视组要想方设法取得谈话对象的充分信任,加强对巡视人员的管理,用严格规章制度保障谈话的保密性;其次,要打消谈话对象的顾虑,增强他们对巡视工作的信心,鼓励他们讲真话,只要是真凭实据,这些线索最终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谈话对象本身存在问题的,要劝导他们主动交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在不讲真话,将来总有一天会东窗事发身败名裂。

  《廉政瞭望》:目前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哪些缺陷?

  大可:由于种种局限,的确很多方式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常规的、经验的阶段上,比如民主测评,测评结果更多的是群众对某领导干部的感性评价,由此统计出的数据往往不足为凭,统计分值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该领导的实际能力与实绩;又比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的测评,在组织部门已经开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类型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环境分析、历史分析等,这种以客观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无疑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巡视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