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西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1:40   央视《新闻调查》
铁西的变迁
蹇彪

铁西的变迁
孙霞

铁西的变迁
李喜昌

  央视《新闻调查》——2008年11月2日播出:《铁西的变迁》,以下为节目内容。

  编导:王剑锋

  【演播室】

  烟囱连成线,厂房连成片,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上百万的产业工人形成了密密麻麻的人流和车流,这曾经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铁西区的真实写照。在建国初期,拥有着雄厚基础的沈阳铁西区被人们称之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它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在60年来的发展变迁中,它曾经拥有过令人尊敬的自豪与荣耀,也曾经一度陷入到举步维艰的困境。那么,现在的沈阳铁西区是什么模样?60年的工业发展留给铁西人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部分】

  解说:2008年10月23日,沈阳迎来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强冷空气。李喜昌仍然像往常一样,到自己已经工作了40年的单位上班。2007年,李喜昌所在的原沈阳铸造厂正式搬迁到新的工业园区,这里只留下了三栋厂房,被沈阳市铁西区确立为沈阳铸造博物馆。李喜昌的工作也从原来铸造厂的普通工人,变成了现在博物馆的顾问。

  采访:

  记者:把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博物馆,想通过这个博物馆留给大家什么?

  李喜昌(原沈阳铸造厂工人 沈阳铸造博物馆顾问):铁西这个老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人,为咱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第一。最后工厂都搬迁了,留点老工业的符号,就给后代留下一个老工业的印象。来参观的人我经常也领他们溜达,转一转、看一看。有的老工人来以后对我说:小李,我开这个吊车开了三十年。他说到这个的时候我也感到很自豪、很亲切。

  解说:如今,在沈阳市铁西区已经很少能见到类似于沈阳铸造博物馆这样的老厂房了。再过几年,博物馆将成为铁西区60年老东北工业惟一留存的遗迹,供后人参观留念。李智,沈阳铸造博物馆馆长。

  采访:

  李智(沈阳铸造博物馆馆长):从1931年开始有一些日资企业就在东北建了一些当时工基础的这么一些企业国家建国以后,当时国家重点投入的165项重点项目中,铁西就有三项。当时铁西企业可以说是飞速的发展,为共和国的工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当时被誉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中国有个什么口号呢,就是说全国的工业看辽宁,辽宁看沈阳,沈阳看铁西,所以说它的工业基础非常雄厚。当时“一五”期间我们这个铁西工业企业最多的时候是625家。

  解说:工业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建国初期,共和国的重工业家底几乎都在东北。可是战争过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当时,国家把工业建设的主要财力、人力都支援到了东北工业基地。原沈阳重型机器厂厂长黄松涛,就是在1954年中专毕业后,从家乡上海来到铁西,成为支援东北工业建设百万产业大军中的一员。

  采访:

  黄松涛(原沈阳重型机械厂厂长):当时就一个信念,服从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我们是一个专列开到东北来的学生。我们到的时候正好在做饭,那时候烟囱,那沈阳烟雾参天,全是烟。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烟囱,所以那个时候是重工业城市,烟囱林立。那时候真的感觉到大城市了。那和南方完全两码事。我们有这么一个比喻,在上海的时候我们在南京路,商店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挨一个;到沈阳是工厂像商店一样一个挨一个。早晨上班一看骑自行车的,满街全是上班的。一到5点下班了满街全是骑自行车下班的。

  解说:经过了建国后的三年恢复期,国家在“一五”时期,把沈阳市铁西区,列为重点改造工业区。当时的沈阳重型机器厂,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扩建的第一个重型机械制造厂。

  采访:

  黄松涛:应该说那个时候是欣欣向荣,一天一天都在变化,我们厂也一样。我来的时候我们工厂也改造了,增加了厂房、增加了设备。应该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正好是赶上热火朝天的时候。

  解说:“一五”时期,建设发展是全国的大事,从百废待兴到初具规模,铁西区的工业基础一步步得到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包括冶金、化工、制药、建材、纺织、酿造等行业的工业基地,其中20多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位于全国首位。铁西区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东北工业重镇”的美誉也由此得来。

  采访:

  记者:这里是北方重工,在铁西老工业城区的一个普通的生产车间,从建厂初期到现在,这个企业已经走到了近60年的历程。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代又一代的铁西工人为共和国经济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李智:像这个壁画是我们在建馆的时候,在修复墙壁的时候发现的。

  记者:革新能手、节约标兵、质量能手,这是当时企业里面最重要的三个荣誉吗?

  李智:最高荣誉应该是劳动模范,劳模。当时只是属于这个车间里头。他们分厂在评选企业先进生产者的时候,有这么三个称号,因为在红字上边写的是第二季度先进生产工作者。就是那么一个评选过程。

  记者:第二季度的评选。

  李智:对。就是比、学、赶、帮、超。当时就是工人互相之间来说你做50个,我做60个,来互相鼓劲,来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

  记者:其实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壁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当时整个生产的这样一个积极的状态以及工人们那种奉献的一种精神。

  李智:当时的产业工人可以说为铁西区共和国的工业创造了很大的一笔财富。

  解说:五六十年代,从共和国天安门城楼上第一面国徽,第一台五吨蒸汽锤,第一部50万吨钢坯初轧机组,到后来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组合机床等等,铁西的企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的第一,铁西工业也逐渐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

  采访:

  黄松涛:我们厂还干过一个事,我们大概做了一个大设备五吨蒸汽锤。干完了以后我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报喜。全厂开大会通过鼓掌的给毛主席报喜了,敲锣打鼓的把这个信就发出去了。

  解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大军,把青春、热情、汗水无私奉献给了铁西,奉献给了铁西工业。

  采访:

  记者:从南方到沈阳工作的时候整个生活上能适应吗?

  黄松涛:不适应的就是吃馒头不适应,吃馒头、吃大酱、吃大葱还有吃窝窝头不适应。我们就喜欢吃米饭。我们这个屋八个人,南方大学是上下铺。它不是,它是通铺,就是说这是窗户,搭一个大炕,叫大家挨着睡。我们当时南方人的习惯不是头对头睡的,两个人在炕上睡觉的话一个头在这边,一个脚在这边。这个地方全是头对头睡我们都不习惯。刚来的时候确实不习惯,但慢慢地也习惯了。

  解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那个年代铁西人的执着追求。创建大工业、发展大工业是当时所有人的梦想。每天伴随着高高的烟囱、宽大的厂区厂房、轰鸣的机器声,百万产业工人心中感到的是自豪与荣耀。

  采访:

  记者:这张照片大概是什么年代照的?

  李智:50年代,当时铁西工业就是烟囱林立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记者:我看整条街上全是烟囱了。

  李智:一般来说你要数的话二三百根没有问题。

  记者:每个烟囱都冒烟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李智:当时说是什么、遮天蔽日。当时飞机在上面走看不到市区里的正常的情况。

  记者:这应该是铁西工业区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了。

  李智:这只是一个角落,铁西的一个角落。当时铁西就是说这种情况普遍、非常普遍。

  王一兵(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那时候人的认识程度也没有提高到那么高,也没认识到我生产这个东西到底耗费了多少资源。按现在来讲是不是造成什么污染。这些东西我觉得当时都没有这种意识,也不仅仅是沈阳铁西区,可能是当时在那个时代就是这么一种历史背景。

  解说:从建国初期到八十年代的40年中,除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有所停滞外,其余时间,铁西工业一直都在稳步发展,为共和国计划经济产业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采访:

  黄松涛:沈阳的厂都是大厂,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它不愁没有任务就愁干不出来。因为什么呢,资金国家拨款,对不对,任务上面安排、材料统一调拨。就是把它干出来就行、干好。这个就是苏联计划经济的情况下是技术决定一切。那么一到市场经济以后,要自己去揽活,还得和小厂竞争。就是这种转型会不适应、转型不适应。过去我们的图纸也不保密,你要我的图是论斤卖的,这个技术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那么你要就拿去。我们厂的图纸小厂全有。那么市场经济以后我能干他也能干,他的人少、负担轻、价格便宜;我们的人多、管理费高、东西贵,我们干得还慢。所以这样一来以后我们厂的任务就开始减少。

  记者:经济效益就下降。

  黄松涛:经济效益下来了。

  【第二部分】

  解说:改革开放初期,铁西区的大多数工业企业虽然已经感受到了一定的市场压力,但并没有真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而进入90年代,大部分国有企业就像一个负重前行的老人,已经显现出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经营机制僵化、生产效率低下、社会负担沉重的通病。王东,沈阳重型机器集团副总经理。

  采访:

  王东(北方重工沈重集团副总经理):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企业没活干,床子开不了工,工人发不出工资。当时我们有个顺口溜叫开资没准号、干活没手套、洗手没肥皂,都到这么个程度,企业是举步维艰。

  记者: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市场上出现这样的困境?

  王东:体制的转换和观念的转变没有适应整个的工业企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个过渡期,最高潮的时候我们沈重集团有三万多人。那可以想象带家属、带职工,那就是养活了十万人。大而全的一个国有企业,非常典型,我们有自己的职工医院、有自己的职工大学、中专、小学、有自己的公安处。

  记者:这是负重前行。

  王东:负重前行。因为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在重机行业上有过很骄傲的历史,我们填补了这么多空白,给共和国做了这么多贡献。但是一转型以后我们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等靠要的思想还是很浓的。当时有句话嘛,就是不要找市长,要找市场。但是在你个组织机构

  思想观念没适应的情况下你去找不了市场,那怎么办?有困难就找政府。有十年的时间吧痛苦的磨炼。

  解说:90年代,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几乎所有国有企业都面临着需要重新改造、艰难转身等问题。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铁西区的企业开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模式,在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可是改革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这个艰难转身的过程中,企业经营困难,不少负重难行的企业停产甚至倒闭,大批工人下岗。任韶安,沈阳铸造博物馆前身沈阳铸造厂厂长。

  采访:

  记者:那时候很多产业破产了。

  任韶安(原沈阳铸造厂厂长,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对,很多企业破产。

  记者:铸造厂到了那个边缘吗?

  任韶安:到了那个边缘,都给我们指标了,后来我们没破。

  记者:你说的指标是?

  任韶安:当时破产好像有名额的,当时铁西叫亏损一条街。开会的时候,到市里开会给我们这几个困难企业住的几个房间都挨着,我们说亏损一条街,住的都是一条街。

  记者:那时候回忆起来其实是最艰苦的阶段。

  任韶安:对,很艰苦,太难了。很难很难的,非常难。

  记者:那时候您是厂长?

  任韶安:厂长。我是1997年接(任)的,最困难的时候一分钱没有。

  李喜昌:吃不起饭、吃咸菜;不买衣服,就这么对付过来了。当时我记得有一个月从单位借了二百块钱,我回来以后在门口站着一个邻居,说大哥,你回来了?我说啊,回来了。我跟你说点事。我说什么事?他说我媳妇在医院住院呢,没有钱人家不给打点滴,能不能借我一百块钱,借给我一百块钱给我媳妇打点滴,等我有了我马上就还你。我说行,我当时挺痛的就拿出来。我说今天正好单位这个月给借了二百块钱,又给他拿去一百,我这个月剩下一百块钱,那是相当艰苦的。

  孙霞(北方重工沈重集团技术本部):那时候人家说我们叫三资企业,叫年薪制的三资企业。

  记者:哪三资啊?

  孙霞:新年、春节、国庆节,就是说这么三个节日开三次工资。

  记者:这个三资啊。

  孙霞:叫三资。整个工人村过去叫工人村,那个时候叫什么,叫度假村。为什么叫度假村,工人全放假了,放假了、下岗了、都回家了,所以形象一点说叫度假村。

  解说:90年代,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工人们的生活难以为计。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可能去奢谈环境的改善,而长期的重工业发展带给铁西区的,确是越来越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采访:

  李喜昌:我有时候上电视塔从电视塔上往铁西一看这小烟囱一个个的往外冒黑烟,乌烟瘴气的,往这边一看。但是往别的区一看,人家就比这边强多了。就是铁西老工业多,一个是工厂烟囱冒烟,一个是住户做饭烟囱冒烟,所以这个地方的环境就恶劣。

  王继玉(北方重工沈重集团电站设备公司):冶炼厂铜冶炼,冒出大烟、一下沉,树都不长,都不活。

  记者:酸雾。

  王继玉:对。烟出来了,轿车啥的、汽车都得停下,烟冒过去车才能开。

  记者:能见度那么低啊?

  王继玉:那它放粉尘、放烟的时候相当低了,老埋汰了。就那羽绒服,咱们那时候穿的羽绒服,不是尼龙面的嘛,滴上以后全是眼。

  记者:有腐蚀。

  王继玉:有,它那可严重了。早晨上班戴口罩,到那就是黑色的。

  孙霞:沈阳市没有蓝天,我从小的记忆中天空就是灰蒙蒙的。原来离这不远吧有一条小臭水沟,那个水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的,我们小时候因为沈阳市没有水,这个臭水沟都成了我们亲水的一个乐园了。

  记者:那味道多重啊。

  孙霞:哎呀,味道相当重。冬天这个臭水沟也是热气腾腾,因为它里头有那些污染物,它不结冰。

  李喜昌:那个时候就是干铸造,没人干,黑脏累。在地下干活,出来以后脸除了牙是白的剩下的全是黑的。当时这院里面进来以后地下落的全是灰,一层黑灰。

  解说:工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作为代价,铁西区也没有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经过40多年的发展,铁西区工业似乎走到了尽头,而铁西区的状况也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是继续存在,还是应历史潮流而消亡,摆在铁西区工业面前的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采访:

  王一兵:香港有一个周刊上有一篇文章叫《破败凋零的老工业区

  ——沈阳铁西区》开头就是这么几句话:几盏破旧的路灯,摇曳在铁西区的上空。灯光下是一排排已经濒临倒闭的厂房。然后马路破旧不堪,环境……他写的这个场景现在在我头脑当中回忆当中真就是那样。

  记者: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吗?

  王一兵:应该是真实的写照。但是国家应该说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铁西的现象应该说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所以我们沈阳市政府有一个存在了20多年的机构叫铁改办,叫铁西改造办公室。比如针对当时的电缆厂研究电缆厂怎么改造,上多少新的生产线,然后再注入多少资金,就是研究这个东西。就是始终没有跳出铁西来研究铁西改造,也没跳出具体的企业来研究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