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4期:恢复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5:10  新京报

  总第4期 “1978年2月22日北京大学恢复高考后首批新生入学”

  一日三十年2月22日

  ●1978年北京大学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开学。

  ●1983年经济学家孙冶方逝世。

  ●1993年 《香魂女》和《喜宴》在第43届柏林电影节共获金熊奖。

  ●1993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京成立,王立平任主席。

  ●1995年北京市中级法院判决河北无极县邱氏鼠药案,邱满囤状告5位科学家名誉侵权败诉。邱氏鼠药是一种急 性鼠药,科学家们证实他的鼠药里含有氟乙酰胺,而在一审中5科学家败诉。

  ●1996年考古证实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有个神秘的第4号俑坑

  北大1978,一堂课一道思想闪电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北大荒时,海闻是公社小学民办老师。这位25岁的杭州青年在黑龙江虎林 县插队已有8年时间。

  而当时近28岁的孟晓苏,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文革”10年间,他从钳工、车工、刨工一直干到分厂党办副 主任。

  1978年2月22日,北京大学开学。海闻、孟晓苏等77级学子,在燕园里改变了人生轨迹,几年后他们改变着 国家的命运。

  如今的海闻是北大副校长;孟晓苏毕业后曾任万里的秘书,现任中房集团总裁。

  报考:扔掉铁锤上考场

  “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因为一个月后就是高考了。”今天的海闻是知名经济学家,他还清晰地记得30年前的那个 片段。

  由于北大荒建设兵团众多,黑龙江也成为当时知青最多的省份。“加上当地人,据说有200万人要参加高考。所以 黑龙江不得不先在公社一级进行了初考,经过筛选剩下5万人参加了12月底的正式高考。”海闻感慨,“这是中国积压了1 0年的人才!”

  当时,再过两个月就是孟晓苏28岁的生日。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悲喜交加:学业中断了十多年,连高中都没读过, 而且28岁是当年高考报名的年龄上限。“我能考上吗?”孟晓苏当时反复问自己。

  初中毕业的他,“文革”后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10年的青春岁月在抡18斤大锤中度过。“当时正长身体,抡大 锤时间长了,两只胳膊一长一短,右胳膊比左胳膊长了一厘米,你看现在穿西装还很明显。”而今已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房地产 企业老总的孟晓苏,幽默地伸出双臂。

  就在孟晓苏犹豫报不报考大学时,工厂教育科科长替他报了北大中文系。孟晓苏当时是厂里的笔杆子,他把一线工人 的事迹用通讯和诗歌的形式,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上。这也为他后来考进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奠定了基 础。

  录取:自称什么都不懂

  1978年2月初,北大的入学通知书陆续发放。

  2月22日,是北大开学的日子。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工友们开着吉普车,把孟晓苏送进北大校园。和他一个系的,还 有作家陈建功、马波(笔名老鬼)、査建英等。

  海闻由于回了趟杭州老家,晚了几天才赶到北大报到。他和另外79名同学成为“文革”后,北大首届政治经济学专 业的学生。

  在37楼210男生宿舍里,就聚集了后来成为总理办公室主任的丘小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以及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高层智囊之一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张炜;他们系还有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毕井泉以及一批国家 各部门的负责干部。

  这些当时的小伙子们,不曾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时什么都不懂。”海闻说,在北大第一次接触到“商品”、“市场”等概念。

  由于所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都是照搬《资本论》里的教条。“比如当时讨论关于剥削的 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有这么一条,雇7个人以上就算剥削,就这样来给个体户和剥削定义。”

  让海闻转变的,是经济学家孙冶方教授的一次授课。孙先生称,中国的发展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封建残余 的问题,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民主、科学的建设上还差很远。

  “当时思想就像一道闪电,一下子就明朗了。”海闻说,此后他开始纠正许多错误认识。私营企业有存在的必要,就 是海闻在大学时代纠正的诸多观点之一。

  北大中文系里的思想解放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

  “反思就是从批判‘文革’开始的。”孟晓苏回忆,在京西煤矿当了多年矿工的陈建功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若干短篇 小说,来反映那一代年轻人在“文革”中的命运轨迹,“因为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大家的心灵被震撼了。”

  求知: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在接下来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中国怎么走。

  孟晓苏回忆,有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那就是如何看待农民逃荒要饭所引发的争论。

  当时的农村经济凋敝,每到年初许多地方就闹“春荒”,没有饭吃农民就成群结队出去讨饭。当时有人在报纸上写文 章,说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农民外出讨饭是“传统习惯”。当时学生们看到这个文章非常愤慨。北大学子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农 民讨饭是传统习惯”、“农民愿意讨饭”的荒唐说法。

  而与此同时,孟晓苏大学毕业后长期跟随的领导人———万里,在安徽农村率先推动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最终结束了中国农民陷于饥饿和逃荒要饭的历史。

  经济系的海闻说,那时,大家才把书本和现实真正结合起来,在大学四年里,同学们关于中国发展的争论越来越少, 最终都认识到,市场和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1980年的一天晚上,传来中国男排打败南朝鲜(韩国)的喜讯。同学们敲盆打碗,有人点燃扫帚当火把,冲到校 园里游行,喊口号。一个中文系的同学带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孟晓苏回忆起那段历史,仍然激动不已。“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次由77级的北大学子喊出来,并迅速 传遍全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如今北大图书馆东北侧竖立着一块“振兴中华”石碑,记载着那段77级辉煌而激动人心的历史。“它记载了那一代 人的理想,而现在这个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毕业:成“华山论剑”高手

  从1978年到1982年,北大77级的学子们跨过了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毕业后我选择了出国,若想在更高的高度思考中国经济发展,那就要走出国门。”海闻说。

  1982年,海闻到达美国,开始了长滩加州州立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生活。几年后,他在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 系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年,孟晓苏则进入中宣部新闻局工作。1983年5月份,孟晓苏来到国家领导人万里的身边,成为他的秘书。在 此后的七八年里,他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多项重要事宜的决策过程。

  孟也是最早提出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保险的专家之一,他所提出的将房地产业列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 建议,当时很快被国家所采纳。

  1995年,海闻与当年的下铺兄弟——已获得印第安纳大学经济系终身教职的易纲双双归国。在此前的1993年 ,海闻与林毅夫、易纲、张维迎共同发起组建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里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顶尖高手“华山论剑 ”之地。

  2002年,海闻升为北大校长助理,3年后,海闻成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成为北大历史上除马寅初外职位最高的经 济学人。

  曾有媒体这样评论海闻:“他归国10年,以极具个性的思考激活了中国经济精英的学术话语。他对中国经济核心症 结的解剖和研究,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孟晓苏也加入到经济领域中。

  1988年,孟考入北大经济学院,成为厉以宁、萧灼基和刘方域老师的在职研究生。同届的另两位同学,一位是李 克强,另一位是李源潮。

  李克强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源潮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集团的发展路径》, 孟晓苏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这篇论文是孟晓苏在国务院亲历经济改革决策的积累之作。1991年7 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这篇论文发表在《管理世界》杂志上,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市场取向改革”的争论。

  当时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三位同学的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的后 记题目是《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时隔17年,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我们当时那本书里的预言全都实现了。”孟晓苏自信地露出了微笑。

  □本报记者吴狄北京报道

  -新观察

  恢复知识的尊严

  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正是在这一年里的那个固然寒冷的季节,共和国重新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是年,中 断11年的高考恢复。570万青年,带着积聚了十年的饥渴和梦想,从四面八方涌向久违的考场。

  一个对知识和科学肆意践踏了十年的民族,终于推开了久闭的窗户,知识的曙光普照大地,温暖了一个时代。这个在 挫折中饱经风霜的民族,以及无数个体的命运,由此被彻底地改变。从此,“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的号角与改革时代的浩 荡潮流竞相呼应。

  恢复高考,无疑恢复了知识的尊严,重新肯定知识的价值,开启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时代。这不但昭示着 理性复苏的开始,同时,也为改革开放的先导———解放思想进行了铺垫。

  恢复高考,不仅是“文革”结束后科学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开端,也是全面拨乱反正的一个突破口。因此,恢复高考 也是启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杠杆”。

  如果说,思想解放是一场关乎内在精神巨变的思想运动,那么恢复高考就是这场运动的开场白。

  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回归事实和客观规律,回归理性和科学。没有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教育和人才 的尊重,就没有对民智的启迪、文明的开化,也就没有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改革开放所创造的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

  恢复高考,也恢复了公平竞争。这个已经实行了近10年按家庭出身为标准来推荐上大学的国度,从此消弭了个人后 天无法改变的“天然的不平等”,人们不得不面对同一份考卷。同时,恢复高考也是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价值理念、平等意 识的一个启蒙。

  高考恢复的前一年,一场浩劫刚刚结束。经历了知识荒芜年代的人们,从无知的梦魇中觉醒,意识到要重整河山建设 国家,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是万万不行的。于是,刚刚入学的77级便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如今,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 一届,77级大学生已经成为人才和精英的代名词,成了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成功故事,人们津津乐道。在恢复高考 18年后的1995年,中央提出了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因为,那是岁月给人们留下的最珍贵遗产。并未走远的往事已经雄辩地证明,叫嚣“知识越多越 反动”是没有出路的,惟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是国运昌盛、民族繁荣发展的正道。

  □全昌连

  温故知新

  去年今日此门中改革风过景不同

  离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不远处,有一家小餐馆,金字匾额:“振兴居”。

  去年春节前,我们采访“大生”,时值中午,就在这家小馆里吃饺子,香喷喷,热乎乎,酱油、醋、蒜也齐全,食客 满堂。当时曾问一位把锅的师傅,为什么食客如此之多,他说:“我是管捞饺子的,破的烂的一个不放行,别的你们问经理去 !”当时曾想写篇“把关”的小文章,后来听人们说,北京市的商业部门正在实行改革,这样的好事太多了。

  今年春节前,我们重访“大生”,中午时分,肚子一叫,就想到了“振兴居”。推门一看,情况迥异:冷冷的屋子, 冷冷的板凳,没有食客,只有六七个服务员围着火炉话家常。

  “有饺子吗?”我们问。

  “没有。”他们答。

  “有什么?”

  “馒头、花卷。”

  “冷的?!”

  “对。”

  “能热一热吗?”

  没人理。

  话过三句,按照经验,再问就要倒霉了,只好走开。

  饭馆门前的脏水已结冰,差一点滑倒,这是一年中北京地区最冷的季节。有人说:有些单位改革的风早就吹过去了。 是这样吗?!

  这次同时同地重访,真可谓是“去年今日此门中”啊。

  ———摘编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1984.02.22第2版 《去年今日此门中》

  那时流行

  谈恋爱

  流行时间:1978年开始流行指数:★★★☆☆

  在1978年时,“谈恋爱”开始破冰而出。此前整整10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以“ 谈工作”为借口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必须是致以革命敬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 “阶级感情”稍稍分开,“谈恋爱”一词开始风行全国。

  虽然“恋爱”终于能以它的本来面目示人了,但尽管如此,还是对和恋爱相关的一切有诸多禁忌。1979年,《大 众电影》作为当时惟一一本有彩页的娱乐杂志,在第5期的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愤 怒地给编辑部写了封信提出抗议:“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这一诘问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