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审批
经济的崛起带动了第一拨出国旅游潮,出国再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东南亚国家因最早向中国开放旅游市场而获益最早,成千上万已经致富的中国人潮水般涌向东南亚。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在这个日渐趋于一体化的“世界大市场”上,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10天,公安部火速召开了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会议,时任公安部部长贾春旺表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会议随后宣布了6大改革措施,包括进行按需申领护照试点、取消港澳游限制、扩大口岸签证点、建立中国绿卡制度等。会议决定,从2002 年起,在上海、杭州、广东等城市试行“按需申领护照”,到2005年,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全面实行“按需申领护照”。试点地区的中国公民,只要需要,都可以凭身份证、户口簿申领护照。
审批时代即将结束!
2003年,北京宣布实施按需申领。听到这个消息后,徐磊半信半疑,在消息发布后的一个星期,徐磊去了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第三本护照。为了“保险起见”,他带着单位的公章,“万一还要证明,现场盖章”。
赶到办证大厅,徐磊排队领了两张表,填完之后很不放心,“内容少了很多,总觉得还少什么东西。”在他把表交给办证的警察时,警察面带微笑,“露出四颗牙齿”。交完材料,警察告诉徐磊,10天后取证。
“10天?”徐磊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反问了一句,“不要什么其他材料了吗?”
“不用了,10天后来拿就行。”警察确认。
徐磊走了,还是有些不放心,“总觉得变化太快,好像还没适应”。10天后,他领到了第三本护照。
除了时限缩短,前置审批取消,徐磊发现,办理护照的窗口从1米多高降到了0.75米,人们可以坐在凳子上办理,不用像以前踮着脚尖。
在2003年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后,公民办护照的量一下就上去了。李爱萍说:“我们的签证大厅就跟火车站似的,人山人海,一天办理三五千本护照是常事。”工作更繁重,办理护照的人更多,服务更规范,走后门的也没有了。“没有那些审批了,还需要走什么后门?”
这一年,陈宏回来了。开放崛起的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外的优秀人才回国创业。他在北京办护照的时候,想起了1985年出国留学前“台湾女特务”的故事和重重的审查。现在,很多中国人和陈宏一样,一个月出国两三趟,没有人在出国前还需要“政治培训”。
这一年,超过2000万中国人走出了国门。
“政府抛弃了‘控制’公民出入境的理念,这也是开放时代的需要。”参与新的出入境法修订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说,按需申领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入境政策最重要的变革。
立法保障
2008年,徐磊去办理第四本护照的时候,办证的警察笑着“露出了八颗牙齿”。作为参加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徐磊享受了一回特别加急的优待,上午办证,下午就拿到了新的护照。
这本护照的页数已经达到了48页,年限为10年,比2003年办的护照多了5年的年限。
在越来越多的公民持有护照时,护照的发展进入了更加规范的轨道。2006年4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护照法,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依法实施按需申领。
护照法同时也把护照签发机构扩大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偏远地区的公民无需再奔向大城市来办理。普通护照的办证时限也由该法明确确定为15天,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为30天。
新法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公民更多的便利,也在法律上进一步限制了护照签发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并明确了责任,包括应受理而没有受理、收受贿赂、无故不在法定期限内签发等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2007年10月,北京的18个区县均设立了护照申办点,人们可以选择就近的办理点办理。这一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452万人次。
梁淑英教授正在参与新的出入境法修订工作,在她看来,旧的出入境管理法以及实施细则显然已经过时,部分法规与其他法律不配套,甚至有矛盾,新法出台已经势在必行。
她表示,法律修订的总体思路更有利于保障中国公民的出境权,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
今年10月25日,工作了近40年的李爱萍退休,她收藏的新中国的护照共12本,独缺1979年版护照,她曾经通过媒体征集,但是还没收到。巧的是,她收藏的12本护照中有一本就是徐磊的护照,那是徐磊1989年办的第一本护照,里面的内容全是手写,这也是最后一个手写的版本。
徐磊因为护照被收藏认识了李爱萍,他希望李爱萍能把自己的护照送到博物馆,自己可以常去看看,给人们讲讲他当年办护照的故事。
两个人,一本护照,共同见证一个时代的进步。
本专题与新浪网合作 本报记者 柳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