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就业的“危机年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1:07  南风窗

  本刊记者石 破 发自武汉

  10月25日上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馆。华中高校大学生就业“五校联合”第一场招聘会在阴雨中举行。体育馆外几千米的长路上,万伞云集,入口处拥挤的人群不得不收了伞,淋着雨,挤作一团,每个学生的脸都挤成了烧饼。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大四女生杨春艳,早上7点多就来了。五大高校(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学生进场有赠票,华农的学生没有。杨春艳花10块钱买票挤了进去。招聘会上有1 00多家企业,愿意收她简历的却只有几家。这几家企业前排了很长的队,招聘名额却都只有1~2人。杨春艳觉得希望很小,但她还是投了。

  会场内只有一个女厕所,门口也排了长队。有位女生看见她的同伴在排队,赶紧上去问:“咦,这是什么公司啊,这么多女生排队?”她的同伴回答:“这是厕所……”听到这段小插曲,杨春艳说:“我没觉得好笑,只感觉好心酸。”杨春艳为应聘而买的高跟鞋,进场时被人踩坏了。她打算再买双高跟鞋,继续奋战招聘会。她说,不穿高跟鞋,用人单位就不会看你一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汉与西安、上海、北京并称全国四大高校集中地,也是211高校的集中地。北京、上海的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外出;西安地处大西北;而武汉距离东南沿海相对较近,沿海地区本身的高校又少,所以来武汉开招聘会的沿海企业很多,也不乏国际500强企业的身影。每年9月份起,武汉的高校几乎每天都有招聘会,招聘的高峰期则在11月及翌年3月。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明年将会突破 600万人。与此相对的,却是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放缓,使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增大,负面影响已初显端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就业办的主任朱虹,人称“中南财大就业第一人”。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七八年了。金融学院的就业率,最近4年中两次名列全校第一,两次名列第二,但今年他遇到了从未想到的困难。

  金融学院08级共有12个班,由于前几年的房地产热,08级的工程管理、房地产各追加了一个班,却没想到今年形势变化这么大。去年10月20日,房地产企业就来开招聘会了,但今年到现在还没来。去年碧桂园在全国招了800名应届生,中海地产也招了不少人,今年它们都不招了。中南财大是全国大学里唯一的工程管理专业班设在财经大学内,这个班的学生既学金融,又懂房地产,往年就业率是100%,但今年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去年来金融学院招了23 人,今年的计划减至12人。但朱虹认为:“等他们4年后毕业时,随着经济复苏,房地产人才还是会有一个刚性需求。”

  中南财大法学院的研三学生李华峰,10月份刚参加过一场武钢的招聘会。李华峰回忆说:招聘会上,武钢各部的部长都来了,态度很和蔼。他可能并没注意到这些武钢干部在和蔼微笑掩饰下的忧郁。

  10月27日《长江商报》报道:在武汉科技大学110周年校庆会议论坛上,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林透露,市场萎缩,武钢的库存已达到80万吨,部分厂房已经停产检修,形势非常严峻。在前不久召开的集团会议上,武钢提出了降低成本 25亿元的目标,公司内部员工称,扣工资已在广大员工中实施,有人因上个月未完成考核任务,被扣除了20%的薪水。

  10月26日《楚天都市报》报道:近日,湖北省总工会举行了一场帮扶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招聘会。据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显示,进场求职的5万人中,大学生就有3万多人,占了求职者数量一半以上。有人惊呼:大学生开始与农民工、下岗职工抢“饭碗”了!

  根据自己在招聘会的现场感受,李华峰说,涉及金融的单位会比往年减招很多人,但目前中央级部门公务员招聘人数却比往年多。他认为,是大部制改革带来了新的用人机遇,比如新成立的住房保障部等,就对理工类、金融类、土木工程类、计算机类的人才有需求。

  扩招苦果就业咽

  3年前,武汉市一家洗脚城“大唐足浴”招聘储备干部,要求应聘者的学历是本科以上。今年,在武汉一些有名气的洗脚城,都可以见到来自武大、华师等名校的学生在当服务员,他们有的是搞兼职,有的因毕业后屡屡找不到工作,只好先在这里找个事做。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说:“从2001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211以上学校问题不大,教学质量有保证。有些新升格的职业技术学校、三本院校,没有独立的师资,教学跟不上,又没有母体,加上招生分数低,生源素质差,教学质量下降。最惨的是那些穷山沟里的孩子,他们对外界信息闭塞,以为能上大学很光荣,结果来了一看是分校……”

  据知情人介绍:湖北省某个行政级别只是科级的大学,却有几万名在校生。武汉市某大学有8所分校,“全市到处都是他们的校园”。湖北某家经济学院内部还有个工商学院,“学院里面有学院,文法都不通”。

  中南财大金融学院就业办主任朱虹认为:“我们一味追求大众教育,盲目扩张,势必忽视质量。从欧洲高校来说,他们搞的也是大众化教育,但那是社会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不像我们这么粗放,有的一所大学只一栋楼,但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我们国家80%是农业人口,人口基本素质没跟上,大学扩这么快干啥?我认为这是鸵鸟政策:为了延缓就业压力,把年轻人都弄到大学里。结果问题越积越多。有很多分校是杂牌学校,学生基本上没学什么,完全是混时间。”

  “读大学的回报与投入不成比例,社会应该反思,家长也会想:把孩子丢到大学,投入几十万元,颗粒无收,还不如拿这钱让他做生意。”朱虹说。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说,2002年,教育部开始统计部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并向社会公布,但从2006年起停止公布了。一是有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有虚假成分;二是就业形势不好,高校压力大,你公布了,就业率不佳的高校面子上过不去,对办学不利。

  虽然不再向社会公布了,但教育部对国务院有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承诺,并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每年召集全国各高校的校长、书记去部里开会,同时还组织抽查。每年9月、12月,全国各高校向省、市、区教育厅上报两次就业率,但这些数字很多是有水分的。有的高校既无专职人员、专门机构来做这些工作,亦无专项资金的支持,只是应付检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南风窗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