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1:07  南风窗

  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过去法学系的学生容易就业,中南财大的法学院曾是亚洲最大的法学院,人数最多时有五六千人,现在只有800多人了。因为法学院的毕业生也遇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

  2001年起,全国高校整体扩招,法学院也赶了这个风潮。各高校竞相开设法学院,全国开了200多所,甚至理工科大学也开法学院,因为法学院乃文科专业,办学成本低;法学院教师可从其他学校聘请,不耽误授课。另外,2000年初席卷全国的“法学热”,使考生普遍以为学法律的就业前景好,毕业后可进公检法。

  2006~2007年,全国法学本科生总数达到50万人,每年毕业12万多人,而全国法律系本科毕业生有80 %的找不到与法律相关的工作。一是招聘单位需求量小,企业里只有法务部门需要,而法务部是小部门。虽然中国司法系统的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但检察院、法院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却不大。二是用人单位门槛高,除了学历要求外,还要求应聘者必须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每年9月下旬举行的这项考试通过率只有10%。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杨春艳,专业是社会学,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跟杨春艳一样,她的同学姬二平如今也在天天跑招聘会。姬二平说:“我准备了两份简历,一份针对营销岗位,一份针对文秘岗位。有的同学准备了三四份简历,见什么岗位招人就投什么。文科生只能这样。现在公司不景气,正裁员,我们又没工作经验,除非是特别优秀的,比如学生会主席,做过很多学生工作,获得过很多奖项。否则,很多企业一看简历,直接就刷掉了,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

  姬二平颇为自己当初填报农业院校而后悔。她是河南农村人。根据河南省的规定,考生填报农大为第一志愿者,可以降20分提档。姬二平笑道:“我进来以后才知道上当了——原来华农这么好进……”

  而从2003年开始,以往被人瞧不起的师范院校,却变成了报考热门。几年前,全国师范类院校大多为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是那些农村穷孩子、读不起别的大学时才报的,但随着师范生就业普遍有保障,加上国家规定师范专业生可免学费,而其他专业的学费却一年比一年涨,报考师范院校的人数便逐年增多,将师范列为第二志愿的还基本上录不了呢。

  近几年,华中师范大学每年的毕业生,75%~80%都直接进了就业市场(其余20%~25%为考研、考博和出国)。在教育部公布部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2003~2006年,华师的就业率名列全国第二。2008年,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统计,华师在全省部属高校中的就业率名列第一。

  华师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说:“我们最担心的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心态不稳,择业眼界高,高不成低不就。”

  融入社会为何难?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接受的十几至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在与社会隔离的情况下完成的。等到猛然要找工作了,就像一群未经训练的新兵被赶上了战场,他们不知如何拿枪,不知跟谁打仗。

  华中农大的杨春艳说:“我们从小学到高考都很懵懂,上了大学也无人点拨。我觉得80后这一代人普遍是这样的。高中毕业时,班主任跟我们说:‘你们填报志愿,千万别找我。’他怕担责任,老师这样太不负责了。”

  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大三学生邓琴琴,今年暑假去一家中学做实习老师。她觉得华师的教育偏向综合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其他院校强,但她当起老师来却不那么自信,因为自己欠缺作为一名老师的技能训练,如板书、教态等。“我们只在大三时有教学技能培训,其他两年都是专业课——我们的专业知识倒挺扎实。”

  华师就业中心的钟文锐老师承认这一点:“我们的课程大纲设计有缺陷,是以学校内部的眼光来传授知识。现在我们正在改。去年开始招的免费师范生,我们聘请全国的中学特级教师为导师或兼职教授,从师德、教学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从2007年9月起,华师还为1~2年级本科生开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为3~4年级学生开了大学生就业求职策略与指导课。这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每期10堂课,堂堂爆满。

  中南财大金融学院05级工程管理班的女生邱剑勤,经过6轮筛选,10月27日参加了宝洁公司的第七轮招聘考试。虽然应聘前途仍是“杀机暗伏”,但小邱的心情已较为平静。“我觉得找工作的目标是‘定高得中,定中得低’。很多同学找工作碰了壁,觉得很痛苦。我跟他们说,找工作不是终极目标,个人的发展讲究后劲。现在你就精疲力尽了,以后怎么办? ”

  许多考生报考大学时普遍缺乏明确的工作志愿,毕业时,往往是非大城市、大企业不去;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毕业后也都不愿回家乡。有的毕业生惧怕激烈的就业竞争,想在学校多呆两三年,等能力强了再出去,于是就选择考研。现在的大学制度之下,大本要读四年,研究生读两至三年,但其中光为找工作就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岂不是一项很大的浪费?

  中南财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李华峰说:“这要因人而异。像我这样读三年研的还好。两年制的研究生,第一年的前半年有新鲜感,后半年再适应一下;第二年既要准备毕业论文,又要找工作,每一样都是大事,处理不好,毕不了业,工作也找不着,鸡飞蛋打——这两年基本上就荒废了。”

  对于媒体上曾热炒过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记者在采访发现,学生极少有这种意愿。学生们普遍认为,创业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资本、人际网络、社会阅历,还得有勇气、魄力和独到的眼光,“我们出去,什么都没有,自己生存都保证不了,怎么创业?”因此,他们平时根本不想创业的事,只想找份不错的工作。虽然学校开有创业课,但老师讲得也很平淡,不像搞传销的讲员那样激情澎湃,能让人焕发出高涨的创富热情。

  “我们想先出去找工作,把自己养活了,不让父母担心,然后再想创业的事吧。因为创业不成功,父母肯定是最大的受害者……”一位中南财大的同学笑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