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程春明的两次婚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17:19  南方人物周刊

  那条向日葵颜色的长裤

  程春明的去世,在中国政法大学引起了震动,悼念文字潮水般涌向网络。他个性鲜明,随性而直率。有人说,他的到来曾给死水般的中国政法大学注入了活力。

  他喜欢穿着一条向日葵颜色的长裤在校园里行走。在中国政法大学2000级经济法学生陈宝成的眼中,程春明天凉或下雨时偶尔会戴一顶鸭舌帽,永远穿着带有“春明风格”的那件很拉风的花格子休闲服和很“拽”的皮裤,用一口大别山普通话给学生们介绍法兰西大革命。

  在2005年底的一次网络交流上,一个网名为“阿尔的太阳”说很喜欢程春明穿的那条向日葵颜色裤子,程春明回复说,“可惜现在在昌平校园,我已经不怎么敢穿我那条向日葵颜色的裤子了,因为校园里没有苏格兰人与我同乐争辉。”

  程春明的课堂同样形式活泼,讲到他喜欢的思想家或政治家,他会情绪亢奋,来回走动,手舞足蹈。有时,性情所至,还会翻开自己得意的诗集与学生分享,或是干脆教起法语来。还有一次西方法律史课程,学生来得少,他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边喝红酒,边讲西方法律思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05级学生王家耀还记得他初识程春明的印象,那是在2006年大一下学期西方法律思想史课上。第一次上课程春明并未打开教材,而是为同学们朗诵了他在法国求学时写的散文诗《地中海的红帆》。程春明还开玩笑说:“有志气的男孩子一定要立下誓愿:将来一定要带女朋友去威尼斯!告诉大家,在那里求婚,成功率百分之百!”

  还有一次在课堂上,他用外语给老婆打电话,完了让同学们猜这是什么语言,然后告诉说不,是法语。有时还会讲起自己在法国的浪漫史。在他和前任妻子离婚前,他总喜欢把自己有个韩国老婆挂在口边,有人说,他还把这个写进简历。

  不同于大多数讲法律课程的老师——注重逻辑和推理,要求学生记笔记,下课就离开,程春明鼓励学生们开阔想象力,他也乐于和学生讨论问题,在课堂上、课前、课后,为此他每次上课都会早到。

  对论文,他的要求是,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没有抄袭,即便观点不算严谨,论述不够妥当,也能得高分。他要求论文必须手写,不能打印。

  他的2007届的硕士田夫回忆了与他交往的一个细节。2005年11月,在一次与程春明深入交流的几天后,程突然在一个深夜给他打来电话,说通过观察交流,发现他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判断力正在下降,进而严厉地批评他。程春明还对自己的指导方式展开了反省,程春明说,“这些话,我不会当着大家的面说,因为你在众人心中是一个才子形象。”

  一个学生还记得200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最后一堂西方法律史课上,“(程春明)老师顶着北京的桑拿天在D段二楼的一个大教室里,面对120多份论文,一个一个面对面地指导、打分,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同学们都排队耐心地等待老师的指导,十分配合。”

  程春明曾写过一首诗,送给全校即将毕业的女生:六月里的梧桐枝中/有一只孤独的布谷鸟/头顶着烈阳/期待着秋日的辉煌/六月的校园中/有一群待估的骄女/头戴着学士帽/盼生活一份轻松/六月的思念中/有一位旷世的天使/匆忙中莞尔一笑/留给我两份憬憧/六月的一切中/有一个硕大的问号/永恒的追寻/不正是一场春梦……

  有时,程春明给人的感觉是他的行为完全与他的年龄不相称。他的同事韩春晖多次与他一起在法大旁边的“风波庄”吃饭,性情显露时,程春明会大呼,“小二,快上酒”。

  2007年法学院的新年论坛上,主题是“反就业歧视”,当时程春明也坐在下面。中午休息时,宣布全体老师集体到全聚德吃饭,学生吃盒饭。程春明开了句玩笑:“咱们在这儿反歧视,这不也是一种歧视吗?”

  中国政法大学2008级硕士生冯威回忆了程春明在一次报告上的故事。一位自称是“一流大学资深研究专家”的报告人向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长和老师宣布:中国政法大学虽然在硬件方面乏善可陈,但从大师级队伍来看堪称是真正的一流大学!

  听众或以为美,或不表态,独有程春明起身反驳:“这位头衔怪异的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貌似有理,但不过是投我校之所好、哗众以取宠,不知道您去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又当如何兜售您的成果?我们当然了解自身的实力所在,可在实质的差距面前何必要自欺欺人呢……”

  眼见团圆会就要被程春明拆台,主持会议的校长徐显明厉声将其喝止。过了片刻,程春明再次举手发言:“您刚才也看到了,一位校长能够当堂打断一位教授的发言,请问您,这是一流大学应有的作风么?”报告人顿时哑然。

  多位学生回忆中都提到程春明的不得意。一位1998级的学生在网上留言说,毕业后他一直和程春明保持联系,“他(程春明)一直不是很顺利,他的率直和赤诚无法在现有的环境下找到爆发点,他能做的只是用地中海式的宽容来诠释自己并不满意的人生。”

  程春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一年多后,学校安排他在科研处做行政工作,一干就是3年。相比于多是著作等身、学术领域多有建树的同等职称的同事,他则少得可怜。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简历上,他的代表作只有2005年发表在《中国司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现代社会司法权》和一本译著《论公正》,获奖一栏为空白。

  2005年底的那次网络交流上,他也坦诚地与学生谈起这一情况,“我在做了几年行政之后,突然间感觉到自己和许多同龄学兄相比科研成果的数量落伍了”。“一干就是3年多,我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研究我所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只发表了一些没有太多学术深度的文章。而且我发表的文章有很多是应立法政策之景,也有一些文章只是一些问题的提出。”

  他的朋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高全喜评价他说,“他的所学较为庞杂,回国多年,散心放任,成就不斐,这是他的缺点;但他为人透明,潜力充沛,视野宽阔,一旦收心内蕴,持之以恒,必有大成。”

  程春明多次在与朋友交流中谈及自己的学术方向,“我准备用2至3年时间,系统整理发表法国公法的最新理论和发展研究成果,在法国宪法、法国行政法以及法国政治法律制度等领域贡献我的所学。”

  他对他的朋友说,“至于5年之后我要干什么,我暂时不知道。因为在我的人生设计中,我通常不考虑5年之后做什么。”

  人生无常,一语成谶,尚未满5年。

  家庭与婚姻

  程春明的第一次婚姻是如何破裂的,何时离婚,外界所知不多。学生们只记得,那时他的前妻池英华会用韩国式的鞠躬来回应他们的微笑。池英华刚来中国时完全不懂中文,离开程春明寸步难行。

  中国政法大学2008级法理学硕士生冯威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提到,2006年,程春明与现任妻子韩某热恋,“晚自习归来,我常常看到二人在9号楼下的小摊贩前一起品尝麻辣烫的情景。”2007年底,程春明与韩某结婚。

  据公开简历显示:韩某,1977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继续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刑事诉讼法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学生眼中,程春明与韩某恩爱甜蜜。一位学生甚至认为,“最近几年,他最大的快乐可能就是和韩师母喜结良缘。”一位到过程春明家的学生还记得,程春明称她妻子为“小红帽”。这位学生在程春明家吃中饭,程春明和太太在讨论换个手机情侣号的事,还猜太太肚子里会是小金猪还是个小金鼠。

  这位学生之前与程春明并不熟悉,也因此还发生了一些小尴尬。“老师,听说她是韩国人,你俩用法语交流还是英语啊?”

  程春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你弄错了,我已经和她离婚了,结果你还不知道?”

  “那您太太是?”

  “是你师姐,卞老师的博士生。”

  另外一位学生参加了程春明家里的“茶会”,一轮茶毕,程春明捧出珍藏着自己青年时代的档案——从华中农业大学到法国各个大学的各种文凭。太太韩某幸福地说,“忆旧的男人,才最让人放心。”

  惨案发生后,多家媒体报道称,程春明遇害疑为感情纠纷所致,凶手嫌女友与程春明有暖味关系,该女生为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一名陈姓研究生。

  但在中国政法大学论坛“沧海云帆”上,许多网友对这一说法进行谴责,他们认为,在警方没有公布结论前,不应当随便散布谣言。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功尚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政法大学 程春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