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七3名航天员返回后每人体重下降数公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19:3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白瑞雪、巩琳萌)以天马行空的优美姿态,3位属马的航天员绘就了中国2008年金秋最美的画面。

  当神舟七号升空的烈焰撕破戈壁滩的夜幕,当翟志刚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第一个足印,当翟志刚和同伴刘伯明、景海鹏在遍地金辉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向全国人民致以太空归来后的第一个军礼……68个多小时的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中,这一幕幕,凝结成了中国人永恒的记忆。

  巨大的体力消耗,让3名航天员返回后每人体重下降了3-4公斤。然而,在10年的训练和更长的成长路上,他们付出了更多,更多。

  翟志刚:十年砺剑

  考上飞行学院后,翟志刚每个月12元钱的津贴只留下2元,其余全给母亲寄了回去。

  儿时家庭生活困难,是母亲用卖炒瓜子挣来的钱,供他上完了学。高中3年,每天晚上补课的翟志刚口袋里总是装着一小截蜡烛头,上课时用了蜡烛,一下课马上吹灭,用纸包起来……

  或许正是少年时代饱尝的艰辛,让翟志刚从不言苦累。

  从神五到神六,“人气”极高的他两次入选梯队,却两次与飞天失之交臂。

  “3次进入梯队,我非常自豪。前两次虽然都没有上天,但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去执行任务,跟我自己执行任务是一样的。”翟志刚说,“从神五到神七,我训练更加刻苦,更加投入,我相信,尽力了,就无怨无悔。”

  从低压舱训练到模拟失重水槽训练,神七任务的训练中不乏风险。翟志刚曾在2008年3月的一次水槽模拟出舱训练中遭遇氧气瓶漏气的险情——他按照应急处置预案从容应对,最终有惊无险。

  在翟志刚看来,最大的难题不在于危险,而是日复一日重复性的训练。

  “如何调整心态应对每一次重复的训练,保证每一次都有良好的、稳定的状态,从而达到训练效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翟志刚说。

  从10年前入选航天员大队起,中国航天员接受了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被称为上天的“58个阶梯”。在这阶梯上迈出的每一步,翟志刚和同伴们都刻骨铭心。

  终于,翟志刚在第3次入选载人航天任务梯队后,登上了飞向太空的神舟七号。

  “从舷窗望出去,地球非常真切,太空无比深邃,流星常常成排成排从我们脚下划过,我闭上眼睛,感觉像躺在摇篮里……”翟志刚回忆说。

  然而,在美丽的太空中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并不轻松。进行出舱前的在轨训练时,翟志刚忙得忘记了吃已经加热好的食物,训练一结束,疲惫的他就睡着了。

  出舱前的几个小时里,刘伯明和景海鹏轮流值班,全力保证翟志刚休息。飞船即将返回的时刻,地面值班的聂海胜一次次与翟志刚交流怎样判断脱伞、着陆。

  作为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深知,是全体航天员和全国人民,支撑着他在太空中走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神七 航天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