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伯明面对火警对翟志刚说:按照程序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19:36  新华网

  刘伯明:天道酬勤

  对于刘伯明爱钻研的劲头,他的黑龙江老乡翟志刚深有感触:“别人问一个为什么,他要问两个为什么。”

  从儿时起,刘伯明就是如此。小时候,他特别爱拆东西,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收音机也给拆了。父亲很生气,但是转眼发现他又把收音机组装了起来。

  刘伯明就读的农村初中,英语课只开半年,也没有正规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成绩是零分,却凭着其他科目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并从此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功夫,走路、干活都在背单词。

  1985年3月,空军飞行员选拔,全县仅刘伯明一人入选。毕业后,他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3年后,他又以高超的飞行技术,飞上了中国空军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

  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一次飞行中,刘伯明驾驶的飞机在降落途中遇到强大气流,无法下降。他沉着冷静,在空中盘旋了40多分钟后,最后克服种种恶劣条件迫降成功。

  神六任务中,刘伯明入选了梯队。虽然最终没能上天,但他和其他战友们一直在地面值班,陪同在太空飞行的费俊龙和聂海胜。

  刘伯明说,这10年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因为每天的学习和训练都有收获,从来感觉不到苦和累。

  神七飞行,刘伯明紧张而又自如。

  “舱门一打开就报火警,我的心情相当复杂。一次次检查,没有问题,心里这才踏实了。”刘伯明回忆说。

  人们并不知道的是,当时,刘伯明还对翟志刚说了一句话:“如果起火,我们也许就回不去了。不要想别的了,按照程序继续吧,把我们该干的活继续干完。”

  景海鹏:最佳搭档

  同刘伯明一样,景海鹏也曾是神六乘组梯队中的一员。神七飞行中,就在翟志刚与刘伯明配合出舱时,景海鹏已在返回舱里连续值班了10多个小时。

  “我们是亲密无间、生死与共的战友和最佳搭档。”景海鹏说,我们各有分工,但“1+1+1”远远大于3。“这10年里,我们每天吃饭都是面对面,训练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不用说更多的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都明白了。”

  就在景海鹏专心值班的时候,从轨道舱飘下来一个已经加热的火腿和一袋米饭。“给你来袋热乎的。”听到同伴们的声音,景海鹏说,那种感觉挺激动的,心里也是热乎的。

  教员们都说,景海鹏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自我要求特别严格,不仅自己经常“开小灶”,还拉着战友们加班加点。

  “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说,“我理解,航空与航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航空可以99分,航天必须100分。航空的错误可以弥补,航天无法弥补,航天员必须做到‘零失误’。”

  景海鹏出生在山西运城农村。小学5年级时,小海鹏喜欢上了打篮球,因为个子矮,打不上主力。他刻苦训练,最后靠准确的投篮技术成了队里的篮球明星。

  景海鹏说,通过打篮球,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1985年,景海鹏考上航校。

  这是空军招收的第一批大学本科飞行员,对文化和体能学习要求很高。景海鹏入学不久,就碰上难题——游泳。游够50米才算及格,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景海鹏是“旱鸭子”,从没下过水。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考试那天,他竟然一夜之间学会了游泳,而且连续游了200米,达到优秀成绩,当场获得参军后的第一个嘉奖。

  1997年儿子出生时,两个月里都没有名字——景海鹏坚持要等到航天员入选通知到达后再取名,因为他坚信自己能够入选。两个月后,他果然等来了通知书,孩子也由此得名“景宇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神七 航天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