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亚丽导盲犬Lucky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9:49   央视《新闻调查》
平亚丽导盲犬Lucky之旅
导盲犬

平亚丽导盲犬Lucky之旅
残奥会开幕式上,导盲犬Lucky和平亚丽一起完成了火炬传递

  央视《新闻调查》2008年11月9日播出:《Lucky 之旅》,以下为节目内容。

  编导:陈新红

  【演播室】

  有一只狗要出门,这只狗要坐车,坐飞机出远门。它的名字叫做Lucky。它的主人是前残奥会冠军平亚丽。对,就是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您见到的那只导盲犬。当时在鸟巢,在万众瞩目中,导盲犬Lucky和平亚丽一起完成了火炬传递。也就是在那一刻,很多人知道了中国有了导盲犬。奥运会、残奥会以后,在平常的日子里,Lucky过得怎么样?它出门会遇到什么呢?

  【第一部分】

  同期:

  平亚丽(残奥会中国首枚金牌获得者):Lucky Lucky,你听我说,咱们出门了。大连,回你的老家,找虎虎,找沙沙。

  解说:虎虎,沙沙,都是导盲犬的名字。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导盲犬lucky有一个临时出行证,期限到9月20日。平亚丽打听到导盲犬乘飞机的截至时间是11月底,她决定和lucky去一趟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

  同期:

  平亚丽:冯博,我和Lucky我们娘俩走了,你在家注意安全。没事儿,有两天我就回来了。带Lucky回老家,回娘家看看去。Lucky跟你大哥再见,走咯,好好领路啊Lucky,Lucky,good。

  解说:平亚丽带Lucky出门。Lucky的名字是幸运的意思,平亚丽说,得到了Lucky,我就Lucky了。她不会带lucky坐公交车,而是打出租车。

  同期:

  平亚丽:Lucky打车,Lucky打车,Lucky,Lucky打车。Lucky,Lucky,找车。您好,我带了一只导盲犬,行吗?

  司机:可以。

  平亚丽:可以啊,谢谢,谢谢。它不会弄脏你的座位导盲犬现在北京市可能就有两只。一般人都拒载,怕拉狗。但是导盲犬是可以拉的,因为它受过训练。它也不袭击人。Lucky别捣乱,Lucky卧。而且导盲犬有六七岁的智商呢。

  司机:是吗。

  平亚丽:嗯。可能以后还会有助残犬、助老犬。

  司机:我们公司对这个有规定说导盲犬是可以(上车)的,可以的。

  平亚丽:就奥运会以后也可以吗?

  司机:可以,没问题。

  平亚丽:喔。我还以为奥运会以后,但是他们好多人都不拉我。后来我说导盲犬,他们说导盲犬也是犬呀,我们也不能,我们规定不能拉狗。

  司机:这是咱们双方互相理解的问题。

  平亚丽:对,一般的人不拉了,我不强求,我就慢慢跟人说,不过这狗您看也不干扰,没事儿,没事儿,它就这么趴着。

  解说:2008年10月24日傍晚,平亚丽将与Lucky乘坐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前往大连。东航特殊旅客服务中心为她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

  同期:

  平亚丽:这是它的免疫证明。

  记者:平亚丽,你这个带它出行,坐飞机,需要带什么样的手续?

  平亚丽:我需要带导盲犬的训练证,导盲犬的上岗证,导盲犬的免疫证,还要有我们石景山区近期对Lucky体检的证明,免疫证,证明它是健康的狗。

  记者:就是四种了已经。

  平亚丽:已经四种了。

  记者:在平亚丽走到你这个柜台之前带导盲犬的盲人有没有来过?

  工作人员:没有。

  记者:这是第一次吗?

  工作人员:对。

  解说:工作人员引领平压丽和导盲犬lucky从无障碍通道进行安检,其他乘客反应平静。

  同期:

  工作人员:你跟它多久了,Lucky跟您?

  平亚丽:Lucky跟了我快一年了,还是第一次跟我坐飞机,第一次引领我坐飞机。

  工作人员:是吗。

  平亚丽:嗯。

  采访:

  记者:今天我们看到Lucky第一次坐飞机,一路走过来。

  冯宝成(东航北京分公司工会主席):对。

  记者:平亚丽说她本人第一次带着Lucky坐飞机。对于东方航空公司来说呢,和导盲犬打交道?

  冯宝成:和导盲犬打交道在北京来说也是第一次。

  记者:今天机场很多人看到平亚丽都会很好奇。但是大家可能也会提个问题,说平亚丽在这儿一路畅通,是不是因为她是平亚丽,她是残奥会冠军,她是大家熟悉的人。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人,大家不熟悉的,我带着导盲犬来会遇到什么?

  冯宝成:一样。我们对奥运会冠军,普通的旅客都一样对待。流程一样,我们按照流程来做。将来以后为残疾人服务,将来以后残疾人的导盲犬乘坐航班,会成为我们的常态的工作。

  记者:这也是奥运会和残奥会给我们留下的一笔财富。残疾人还接着受益。

  冯宝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解说:为了不打扰飞机上的其他乘客,航空公司安排导盲犬提前登机,到达目的地后最后下飞机。

  同期:

  平亚丽:Lucky 卧

  解说:平亚丽和导盲犬lucky坐在最后一排,整个航行中训练有素的导盲犬Lucky一直趴在座位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采访:

  记者:机长飞行了多长时间了?

  黄四新(东方航空公司机长):我飞行了18000小时,飞行了27年。

  记者:那也是27年来今天经历了第一次?

  黄四新:对。首次有导盲犬进入我们这个东航的客舱里面。

  记者:它会写进今天的飞行日志吗?

  黄四新:可以,这是我难忘的一天。我非常高兴,而且今天天气特别好,飞机在空中飞行非常平稳,一路顺风,非常高兴。

  同期:

  宋雅楠(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Lucky,Lucky。

  平亚丽:还是你们亲,哎哟Lucky,Lucky,哎哟小孩似的。

  宋雅楠:它是高兴的。

  平亚丽:那是高兴的,激动的。

  解说:宋雅楠,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她就是lucky的训导员。几个月不见,Lucky分外亲热。

  同期:

  平亚丽:Lucky,Lucky今天是立功之后荣归故里。是不是Lucky。

  宋雅楠:欢迎你们。

  平亚丽:Lucky。

  宋雅楠:喔,宝贝儿。

  解说:平亚丽带lucky到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要为lucky作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第二部分】

  同期:

  平亚丽:我跟Lucky已经有11个月了。他们有人说我喂养得好,有人说我喂养得不好。

  邱泽文(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兽医):按照要求喂养的吗?

  平亚丽:我就是一天给它吃两顿,上午三两,晚上三两。

  邱泽文:那还行够了,可以,够了。多长时间洗一次澡?

  平亚丽:一个星期。

  邱泽文:一个星期有点频,有点频。

  平亚丽:频繁了。

  邱泽文:半个月,最多是半个月。

  宋雅楠:这耳朵是真干净。

  邱泽文:行,心脏和肺都挺正常的,都挺好的,就是稍稍有点胖。

  平亚丽:Lucky,咱俩一块减肥吧。

  采访:

  记者:体检完了?

  邱泽文:体检完了。

  记者:按你们的规矩多长时间对它们进行一次体检?

  邱泽文:按我们的规矩应当最低三个月检一次,最少最少的。

  记者:像平亚丽异地的?

  邱泽文:我们经常有时候电话咨询,她随时要有什么事儿都可以打电话。

  记者:平亚丽,在Lucky到你身边这个过程中,你打电话咨询过医生吗?

  平亚丽:咨询过,我少花好多钱。他们宠物医院的老忽悠我。结果奥运会期间我就没给他打电话,结果人家说你这该杀虫了,给我几片药,要我一百多,忽悠我。

  记者:平亚丽带着Lucky到这儿来这个检查是收费的吗,还是免费的?

  邱泽文:免费的,免费的。

  记者:完全都是免费的?

  邱泽文:对。

  解说: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2006年5月成立,这是我国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教授王靖宇是基地的创办人,医科大学的教授怎么和导盲犬结缘的呢?

  采访:

  记者:你怎么有的这个念头,让导盲犬走进中国的盲人?

  王靖宇(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最早有念头,当时我是在日本的时候。我做,就是教日本人汉语,这些人有的人视网膜脱落,最终视网膜脱落,还是要失明。但这些人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一只导盲犬。当时因为犬属于动物,我是搞动物行为的,当时有这么一闪念,但是也没有做。但是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导盲犬。

  记者:你在哪儿那时?

  王靖宇:我在大连、我就是一想四年以后不是在中国嘛。中国没有导盲犬,原来那个事儿又捡起来。就是1992年时候的事情,时隔12年我又捡起来,我说这次应该做了。

  解说:王敬宇的想法得到大连医科大学的支持。

  采访:

  唐建斌(大连医科大学校长):其实他刚一开始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觉得非常诧异。但是回过头来想他在日本学习过很长时间,那么在日本的时间,那个期间内就接触了关于导盲犬。应该说导盲犬的事情在我们中国目前来讲还是比较生疏的;再一个呢,学校觉得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如果能够在导盲犬这方面,如果也能做出贡献的话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解说:2004年王靖宇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导盲犬的研究和培训工作,他从许多宠物市场,精心挑选了几只适合做导盲犬的小狗,在自己的家里进行喂养和训练。

  采访:

  记者:当时是你怎么断定它是可造就、可培养的?

  王靖宇:首先要确认这个品种要对。有了品种以后要确认适不适合做导盲犬。我是研究动物行为的,我是首先看狗健不健康,然后活不活泼。一般是倒着把狗拿起来,特别挣扎或者要咬人的话这狗肯定不行。

  解说:1819年全球第一只导盲犬在维也纳诞生,导盲犬的常用犬种是拉布拉多犬和金毛巡回猎犬,经过严格训练的导盲犬性格温顺,情绪稳定、对人友善,如果导盲犬有袭击人的记录将被淘汰。目前全球有2万5千多只导盲犬在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视障人士服务。

  采访:

  记者:你现在想想就是你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盲人是谁?

  王靖宇:是我的曾祖母。当时是我爷爷是车祸,她是哭瞎了。

  记者:这些年在你生命中有了这么一段和导盲犬打交道的经历以后?

  王靖宇:可能更多的想到太奶,当时如果我要是有能力的话我第一条狗是给我太奶。

  解说:为了让那些和自己曾祖母一样失去光明的盲人能早日使用导盲犬走出家门,王靖宇找到了大连市残联。

  采访:

  王靖宇:我先找残联,因为我不知道哪儿有盲人啊。一问残联说大连市是600万人口当中,有48000人是盲人。

  解说:李扬,大连残联理事长,导盲犬事业的推动者。

  采访:

  记者:王靖宇第一次跟你说他要做这个导盲犬培训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什么感觉啊?

  李扬(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感到很惊讶,也感到很欣喜。

  记者:当王靖宇教授把他的一个打算跟您说了以后,那么距离把它变成一个实体,变成一个机构,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李扬:对。

  记者:那么残联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来缩短这个距离?

  李扬:比如说给有关的主管政府部门、公安部门,有关部门去沟通、协调,去认可这个事儿,因为这个是个新生事物。

  记者:你遇到的最多的问号是什么呢?

  李扬:可能大家总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导盲犬总是一种动物,能不能伤人,能不能扰民等等。提出的问题现在看来都很可笑。

  王靖宇:多数人问那狗多大。首先第一个是狗多大,咬不咬人,不明白。我就告诉

  我说这狗肯定是咬人是不会咬人,但是大是挺大。

  李扬:在这个过程中正好赶上全国范围内治理狗患,就是限制养犬,限制狗,限制养犬尤其是大型犬。因为导盲犬,拉布拉多和金毛都是大型犬。但是他们有的不了解这种常识,这两种可以培养成导盲犬的犬种。它是没有攻击性的,它是非常温顺、温和的。

  解说:2006年大连残联向中国残联提出在大连建立全国导盲犬培训基地,很快中残联复函同意设立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第三部分】

  采访:

  记者:像这个Lucky回来以后你对它要进行一些测试吗?

  宋雅楠:对。我要看看它现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你看它这个表现就很好。如果是直着上去证明是要直走,现在要拐弯,所以是45度角上来。

  记者:它上来以后它就以45度停在这儿。

  宋雅楠:对,这证明它是要带着我从这边走。

  记者:这跟你当初训练的时候成绩是一样的吗?

  宋雅楠:一样,能保持住这个状态。目前是一样的。好狗,Lucky走吧。

  记者:平常训练就是这种步幅吗?就是这种速度吗?

  宋雅楠:是这样,犬的天然步速是人为改变不了的。我们训导员可以暂时改变它,但是交给盲人之后它还会回到原来的步速上。

  记者:你刚才敲这个是什么意思?

  宋雅楠:这是障碍,告诉它这是障碍。

  记者:喔,那它有什么反应呢?

  宋雅楠:告诉它这是障碍。它走过去了,好狗,就是这样。提醒它。

  记者:它会躲开这个障碍。

  宋雅楠:对。它已经躲过去了。如果没有躲过去我会带它重走。你看它故意往那边侧了一下,绕开了这个障碍。

  记者:喔,是这样,你就是以这种方式来鼓励它做得对。

  宋雅楠:对导盲犬的训练就是这样,要及时去表扬和及时说NO。但通常情况下表扬要多一些,NO要少一些。我不知道它现在还能不能找到垃圾桶了。在那边说没找过垃圾桶。你试一试,走吧,垃圾桶。找桶,找桶,好狗,好狗,垃圾桶,好狗,好狗,真乖,真乖。你看,带我拐过来了。

  记者:哎,它说垃圾桶的时候,它是给你引导到垃圾桶那口的方向。

  宋雅楠:它就带我转过来找到垃圾桶。一般口的方向其实气味是比较浓的地方。它就带你找气味最觉得是垃圾桶那个方向。在它印象中水果店是那个味道,然后垃圾桶是那个味道,然后书店是那个味道,全都不一样。它是凭借味道找最适合的、最像的那个地方。这就是垃圾桶,找到这儿了。就这样,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在目的地上。

  记者:这一条狗从一条自然的狗训练成一个能工作的狗、能工作的导盲犬需要多长时间?

  宋雅楠:正常是六到八个月。

  解说:一只导盲犬的成长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幼犬40天后需要送到寄养家庭生活一年,培养和人良好的关系;一年之后小犬回到导盲犬基地接受6到8个月正规的专业化训练;适合做导盲犬的狗在和盲人合练4到6周后正式上岗。

  同期:刘剑(寄养家庭男主人):坐下,芭比,坐。

  同期:目前大连市有20多家导盲犬的寄养家庭义务抚养幼犬,刘剑、李辉夫妇在大连市经营一家小书店,他俩领养过几只幼犬,要做寄养家庭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采访:

  记者:那都是什么条件?

  李辉(寄养家庭女主人):那个条件就是家里要经常有人,最主要是要有爱心,然后呢,就是原来也养过狗,比较喜欢小动物。

  记者:它毕竟是有限期的寄养。

  李辉:是。

  记者:大家都知道养小狗、养小猫,都是养着养着就有感情了。那你养着养着到时候舍不得了,到了期限舍不得给了怎么办?

  李辉:就是舍不得。

  记者:就是舍不得?

  李辉:就是舍不得。

  记者:那怎么办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