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导盲犬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9:49   央视《新闻调查》

  李辉:当时第一条狗的时候,它(被)领回去了,领回去以后呢,然后我们就基本上每个礼拜都去看。

  记者:那如果你特别的舍不得,你要是不交还会怎么样呢?

  刘剑:那是不允许。因为我们当时一领来这个狗,在我们的概念当中,这个狗只是在我们这儿寄养一段时间,所以一到期以后把狗送还回去,我们是心里肯定舍不得。我们解决想念的办法是什么,再领一只回来。转移了。

  记者:就把它送走了以后再来一个小二,再来一个小三?

  刘剑:对。

  记者:这样一共是,四个。

  刘剑:这是第四个了,这个是第四个,这是第四个。

  记者:其实它在这个寄养家庭不光是要从小到大长大,它还有一个习惯养成。

  刘剑:对,对。就是生活习惯。

  记者:生活习惯,非常好的习惯的培养,关键是这个。你们在这方面做了什么呢?比方说刚才我听你说回窝,它立刻就走了。

  刘剑:对。

  记者:我们再试试。

  李辉:芭比回窝,芭比,回自己窝里去,快点。快点回窝,快点回自己窝里芭比。

  记者:我觉得它吧,其实很愿意在这儿。

  刘剑:对。它跟人特别亲近。

  记者:一步三回头的,但是它还是走了,它还是挺听你的指令的。

  李辉:是。

  记者:它现在还想回来,那就让它回来吧。

  李辉:好来,过来芭比,芭比过来吧,过来。

  记者:就这样,你把它训练成这么令行禁止,这个怎么训练的呢?

  李辉:就是习惯。开始的时候它可能不愿意回窝,然后你告诉它,一点一点地告诉,时间长了,你一说回窝,它马上就走了。

  记者:其实这样子,它有一个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到了培训基地,训导员也会比较省事。

  李辉:对对。

  记者:身上没有不良习惯。

  李辉:对。

  解说:从寄养家庭送回基地的犬,要经过专人喂养和训练。目前大连导盲犬基地有近30只犬正在接受训练,有8只导盲犬已交给盲人使用。

  采访:

  宋雅楠:到了我们这儿工作的人,第一步的工作全都是照顾狗,就是清理狗舍,给狗洗澡,喂食、喂水、带狗出去便,还有铲大便这样的活也是我们天天都要做的活。

  解说:基地的17名训导员大多是大学毕业生,也有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训导工作有苦有乐,训导员也是有走有来。

  采访:

  周晓雪(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像之前也有到我们这里应聘的人,就是说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记者:留下来的这些人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是什么?

  刘爱坤(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有爱心、有耐心。

  记者:有爱心、有耐心。

  刘爱坤:对,爱心是对狗,对弱势群体;有耐心就是能够静下心来重复每天同样的工作,和狗在一起共同训练,我觉得这两样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宋雅楠:我也曾经蹲下来走路,看看它所能看到的,我们的导盲犬、这个狗狗它所能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全是人的腿,根本看不着脸。

  记者: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宋雅楠:我想了解它呀。

  记者:这恐怕也不是书上教的,也不是什么规定让你这样做的,就是你想。

  宋雅楠:就是自己想把它训好,想各种方法了解它,更了解它。

  解说:作为一名优秀的训导员不但要了解狗、爱狗,而且要从盲人的角度着想,模拟盲人来训狗。

  同期:

  孙显龙(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水果店,里昂,水果店。Good,里昂good,走,good,非常好。走,水果店,柜台,找柜台,找柜台,good柜台,里昂非常好,非常好,好的,好的里昂,没有了,good非常棒,很好,里昂。

  刘爱坤;恭喜你。

  孙显龙:我可以摘眼罩了吧。

  刘爱坤:测试成功,合格,圆满完成任务。

  采访:

  记者:那个你说这个合格,是给它打的分数吗?

  孙显龙:对,是给它打的分。

  刘爱坤:两人都是,两个人,不是。

  孙显龙:不,它其实也可以算,从来都把它当成一个不会讲话的朋友。

  刘爱坤:没有训导员的训练它也不会达到这么好的水平,这样的状态。

  记者:你天天和它在一起这个培训,为什么你一定要做这种体验呢?

  孙显龙:因为正常情况下你训练再好,如果你不戴上眼罩自己尝试一下,你不知道它有什么细微的差别。戴上眼罩和不戴眼罩,虽然是感觉可能差不多,但是对盲人来说可能是天差地别。真的。

  记者:一定要有亲身体会。

  孙显龙:对。一定要自己亲身体验。如果你自己都不能信任它的话,你怎么能把它交给盲人呢。

  记者:那我可以体验一下吗?

  孙显龙:Of course,当然可以,放松,放松。

  记者:我经常听平亚丽经常会说slowly。

  孙显龙:那是慢一点。你说slowy也可以,它是双语教学,你可以放心。里昂,慢一点。

  解说:程超,大连残联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最近他申请了一条导盲犬,这几天正在训导员的引领下和导盲犬一起熟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同期:

  郭兴霖(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训导员):姿势一定要正确,不要左右摆,左右摆的话容易迷惑它。找路小雨,找路,找路。对,你不用太靠近。对,找路小雨,找路,good,good小雨,good。

  采访:

  程超(大连残联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以前呢,可能我要去餐厅的话,都是由工作人员或者同事一起过去,陪我一起过去,我也挺不好意思。因为早晨、中午两顿饭都是在餐厅吃。然后现在我觉得跟小雨一起走,起码我觉得我一个是有安全感;再一个我觉得很自信。多年困扰我自己行动不方便的问题好像已经解决了。

  记者:可能这个盲人在谈到对导盲犬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很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我能不能有能力获得这个导盲犬呢?

  王靖宇:那个都是免费的。因为我感觉就是多数盲人朋友是没有钱的。如果我收了钱以后,很多人认为这是有钱人的游戏。我没有钱,不要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就是有很多人就会没有希望。当时给狗的时候,比如说张素俊夫妇全是盲人,说为什么给他?我觉得是穷人也好,富人也好,都有就是说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的一种权利。

  解说:盲人张素俊、朴利庆夫妇家住大连农村,2006年12月她家迎来了导盲犬毛毛,张素俊成为大连第一批免费使用导盲犬的盲人。

  采访:

  记者:就最初的时候你是听谁说有导盲犬这回事儿呢?

  张素俊(盲人):最初是听我女儿说的。我女儿她们念书的时候,她们学校组织看电影,看那个日本电影,一个叫《导盲犬小Q》,还是在那上面看到的。然后她来家就讲这个问题,讲这个事儿。我就说肯定是不现实的事儿,我们一个是普通的家庭,再一个什么呢,我从来就没听说过有导盲犬。

  记者:那时候没想有一天自己也会有一条导盲犬?

  张素俊:我刚开始就是想是一个故事,我说那都是实现不了的,那都是想像的。

  解说:张素俊没有料到想象竟然变成了现实,平时难以独自出行,如今导盲犬毛毛能带着她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

  同期:

  张素俊:辣椒怎么卖呀?

  老板:一块五。

  张素俊:你给我挑几个吧。

  老板:要几个,要多少?

  张素俊:称个五六个吧。

  张素俊:毛毛go,回家,走,回家咯。

  采访:

  张素俊:它就是说,第一个能带我独自出行这是一个安慰,再一个,也是一个陪伴。它现在就是说,我拿它就是当我的一双眼睛吧,也是一个拐杖。我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我。

  记者:那出门买个菜、买个肉还不算太远。

  张素俊:对。

  记者:就在咱们村子里。

  张素俊:对。

  记者:那你现在带着毛毛走最远的路,走到哪儿呢?

  张素俊:我没怎么太领它出去过。它现在怎么回事儿,不让坐车,公交车也不让坐,什么车都不让,出租车现在打车还不让在座位坐着,还要送到后备箱里。我特别不满意,我特别反感,我说什么时候让毛毛和我们坐在一起,不管坐飞机、坐车、还是坐火车什么的,那样我就可以随便了。这样有的时候就特别特别不方便。

  记者;你带它出去过吗?

  张素俊:带它出去过一回。

  记者:去哪儿?

  张素俊:到辽阳。

  记者:到辽阳。

  张素俊:对。我老家是辽阳的。

  记者:到辽阳坐什么车呢?

  张素俊:得坐火车。还得把毛毛放在那个货舱上,放在货舱上呢,还得有人陪着它,你说我本来出行就是挺麻烦的,然后呢,你说还得单独一个人照顾狗,还得单独一个人照顾我,然后就是特别特别不方便。

  记者:原来是想不麻烦别人了。

  张素俊:对呀,这回反倒是还更麻烦了。

  记者:更麻烦了。

  张素俊:嗯。

  记者:从那儿以后你就再就没带它出去过,再没出过远门。

  张素俊:再没出去过。

  解说:大连市盲人按摩师文世鹏已经和导盲犬沙沙生活了一年多时间,他与张素俊同样遇到了出行的难题。

  采访:

  记者:沙沙到你身边的时候,你那时候想像将给你出门带来一个多大的变化?

  文世鹏(大连市盲人按摩师):我出行应该是没有问题,畅通无阻。

  记者:实际上呢,能不能实现你那些想法呢?

  文世鹏:目前来看这一年里头还是受到很多的限制。就是说去超市,去附近的超市或者是坐车啦,到我想去的那些地方都特别费劲。

  记者:如果需要坐公交车?

  文世鹏:一般司机都不让,不让上。

  解说:为了能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车,文世鹏曾找过大连市交通部门反应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带导盲犬上公交车,车上的乘客会不会有很大的反应?为此文世鹏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几个学生一起作了实地调查,看看乘客对导盲犬坐公交车有什么反应。

  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让上吗?不让上啊?

  文世鹏:这能上来吗?

  文世鹏:导盲犬能不能上?我这儿有证。

  司机:上来吧,上来吧。

  文世鹏:谢谢你。

  乘客:他因为是盲人么,替盲人服务的,你要是正常人养狗到公共场所那肯定不行,终归它是动物,就是跟人在一起,有的人感觉到好象,但是为了方便这个,国家要允许的话还是行的。

  学生:您会不会觉得它进公共场合有危险呢?

  乘客:这个犬是通过综合训练以后它懂事的。

  采访:

  记者:那现在我想知道你们调查的规模,有多少人次接受了调查。

  刘琪(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覆盖面差不多有200人吧。

  记者:200人,那你们这个调查结果呢。

  孙文利(大连理工大学学生):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市民都对导盲犬不害怕,然后都支持导盲犬进公共场所。

  解说:为进一步了解大连市民对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的反应,我们的记者和大连市残联专门协会办公室主任王荔走进了辽宁人民广播大连分台的直播节目。

  同期:

  主播:对于我们今天这个话题,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中您看到导盲犬出现的话您会接受吗?您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听众: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啊。在公共场合上是基本能接受的在假如出入一些餐厅、餐饮的地方有一些顾虑。

  记者:您是不是有点担心那个犬走来走去影响大家就餐啊。

  听众:对对。

  记者:那王荔特别了解导盲犬的状态,叫王荔告诉你。

  听众:好。

  王荔(大连市残联专门协会办工室主任):袁先生。

  听众:王老师你好。

  王荔:其实导盲犬在为盲人服务的时候,它一切以主人为主。如果进入一个公共场合的餐厅呢,主人坐下之后,它会很乖地趴在主人的脚下,你可能不注意都看不到它。所以说它绝不会到处去行走。这个顾虑呀就是请你打消这个顾虑。

  主播:袁先生听到了两位老师的解释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听众:这样我就打消我的顾虑了,要是这样训练有素的话,在人的脚下,在餐厅里还是能接受的。毕竟是一个好事嘛,犬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为咱们残疾人服务。

  解说:在40多分钟的直播中有54位听众通过互动平台906咨询发来短信,除一位听众对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持无所谓的态度外,其他的听从都持肯定的态度。

  解说:导盲犬是大型犬,按现行的法规大型犬不能出入许多公共场所,导盲犬要出行必须要突破许多现行的法规。2007年5月,大连导盲犬基地的导盲犬沙沙首次乘座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去云南参加第七届残运会,当时驾驶飞机的就是南航大连分公司的赵广智之。

  采访:

  赵广智(南航大连分公司副总经理):我的心目中想像的第一时间,因为我们动物运输应该在货舱,紧跟着他们提出不是在货舱。

  记者:要跟人一起。

  赵广智:要随机,这个情况下我就感觉比较意外了。

  记者:那接下来呢?

  赵广智:我们在南航的范围内我们都去咨询了,我们得到的答复就是没有做过。我们非常认真的和王教授和两位训导员带两只导盲犬然后直接到南航办公室,然后他们也召集了几个部门的人。

  记者:他们最担心的是?

  王荔:最担心的是什么,乘客的反应。

  记者:怕影响别的人。

  王荔:是。它要是在客舱,它有一些异常反应怎么办。

  赵广智:这些通过王教授,通过训导员都给了答复。因为国外一个是有了现成经验。无数次的乘运没有发生任何问题。我们请示的上级部门,请示的一些专业性的一些职能部门,都没有给出我们很明确的,可以或者说不可以(乘运)的这种答复。这实际上,按我这么多年的经历,那就是说这个决定得我来做了。

  解说:导盲犬莎莎和训导员姜丹首次乘坐南航的飞机如期抵达昆明参加全国残运会。目前,南航已运送导盲犬30多次,导盲犬乘飞机成为常态。

  赵广智:大家都共同把它定义为它就是盲杖,它就是盲人的工具,它是他生存必需的一个东西。那我们看到了不会感到很惊讶或者很那个什么。那是应该很平静的一件事情,大家应该协助去做的一件事情。

  解说:《大连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乘客不得携带犬类禽类等动物上公交车,但是随着导盲犬的出现,现行的管理条例已经滞后,为了解决导盲犬乘座公交车的问题,大连市残联和大连市道路客运管理处进行过多次协商。

  采访:

  记者:接下来在你前面还有什么难关?还要突破什么没有前例的事情?

  王荔:因为我们国家关于导盲犬的法律法规滞后于我们这个发展。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导盲犬正常辅助盲人活动工作、生活的这么一个法规。所以说很简单,它上公交车它到公共场合,超市、邮局、银行、宾馆,就是说它没有一个合法的,就是说可以进,都是凭着感情可以进、可以上,那必然还会制约它的发展。

  解说:目前大连市公安局关于对《大连市实施〈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办法》修改建议已经报市政府法制办,修改的管理规定明确了携带导盲犬可以进入公共场所。

  采访:

  邓天义(大连市养犬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关于实施《辽宁省养犬管理规定办法》的修改,那么我们在修改新的这个修改办法当中,就是增加了盲人可以养导盲犬的,就是法规规定他们可以养,允许养这个导盲犬。

  同期:

  宋雅楠:好狗,好,玩儿去吧,Lucky。

  解说:看过导盲犬工作的人这样夸导盲犬:太职业了!而当导盲犬卸掉导盲鞍,就如同下班,也是一派活泼模样。

  解说:2008年10月29日,平亚丽和导盲犬lucky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大连飞回北京。大连之旅即将结束,未来之旅呢?

  同期:

  航空小姐:尊敬的各位旅客你们好,今天我们的航班上,有一位特殊旅客,2008年残奥会的火炬手平亚丽和她的导盲犬Lucky。请大家放心,不必惊慌。根据中国民航局南方航空公司的相关规定,允许盲人旅客携带一只导盲犬进入飞机的客舱,进行运输。导盲犬是工作犬的一种,是盲人的眼睛和朋友。导盲犬性格温顺、聪明、服从性强,并经过了专门机构的严格训导,不会对任何人造成伤害和影响。当前全社会都十分关爱和关注弱势群体,帮助残疾人,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感谢您对

  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您的爱心。

  航空小姐: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下面由平亚丽小姐给你们讲话。

  平亚丽:感谢随我一路同行的各位旅客。今天是我和导盲犬Lucky第一次乘坐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班)。感谢大家对残疾人和导盲犬的宽容、理解,以及对我们残疾人的关爱。

  摄像:李季 王忠新

  录音:呼和

  记者:敬一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