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他 还是扁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30  新世纪周刊

  亲他 还是扁他

  -王晔

  从颂扬到讥讽,杂志封面上的布什经历了波峰与低谷

  布什没变,变了的是媒体。

  2000年,刚刚当选总统的乔治·W·布什是美国《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那时厌倦了克林顿式聪明的美国人把选票给了看起来有点憨厚的布什。2004年,再次当选的布什还是《时代》的年度人物。不过,这个时候的布什,已经发动了两场战争,经历了“9·11”,还花光了克林顿政府留下的1270亿美元盈余,欠下3740美元的预算债务。2004年的布什头像,看起来有点不真实。

  事实上,早在2003年12月1日,《时代》就开始拿布什的脸做文章了。“爱他,还是恨他?”是这一期的主题。布什的脸上,一边是唇印,一边是乌鸡眼。此后的杂志封面上的布什,多挨大棒少有胡萝卜。《新闻周刊》说布什把美国推向战争的边缘,《滚石》杂志质问布什是不是“世上最差的总统”。2007年加拿大《麦克林》杂志说布什成了“新的萨达姆”,《名利场》则说布什最后的下场就是孤独。

  2008年,等不上布什下台的各路媒体忙着给布什定调调。英国《前瞻》杂志说布什是布鲁门式的人物,一边宣称亚洲的崛起威胁着美国,一边不忘记毁掉美国积累多年的外交资本。而《纽约时报》则提前半年就替布什数剩下的日子该做什么。在过去50年中,布什是12位总统中智商最低的;11月大选后,布什会因为国务卿赖斯和夫人劳拉离婚。这样的新闻,从来都有人关注。至于布什在任期间的十大搞笑瞬间、布什的口误、布什的习惯性动作,都会成为美国人每天晚餐的下酒菜。

  自行车轮上的中国行

  -夏石

  迄今为止,布什一共来过中国5次。任总统期间的4次,带的人一次比一次多,待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

  布什访华5次中的3次都和自行车有关。2005年11月20日,初冬的北京刚来了暖气。身穿深蓝色短裤,头上戴着银红两色头盔看上去挺精神的布什,正在老山奥林匹克山地自行车场和6名中国运动员比赛山地车。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比赛,布什印着总统徽章的专用山地车是从美国带过来的。要求“对老头儿悠着点的”的布什无悬念地拿了第一。75分钟,这是他在中国连续骑车最长的一次。这一年他59岁。

  布什二进白宫第一年的北京之行前后3天历时40小时,按照惯例排在东京、首尔之后,可说是布什在任期间最喧哗热闹的一次,世界媒体对这一次的自行车“比赛”着墨颇多,从美国过来的记者就有150人。中国的很多媒体用专题形式来描述布什的吃穿住行和一举一动,那之后是中美关系更加平稳的发展和提升。“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温家宝总理在见到布什的时候用的是“故人”,这个时候的布什已经赢得了中国人的部分信任与好感,两年前,温家宝总理访美,曾被称为“熊猫骑墙派”的布什明确表示反对“台独”,他已经获得了更多崇尚知恩图报的中国人的信任。

  这距离他第一次在中国骑自行车过去了30年。那时布什29岁,暑假来中国,受当时还是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的爸爸影响,他花了一个下午,用自行车转遍了大半个北京城。他看到的是清一色灰蓝的衣服,而所有人都在骑自行车。和他的爸爸老布什相比,小布什在中国骑车的经历要逊色很多。当年老布什退休后还有将近20次的访华之旅,对北京的大街小巷更是用自行车摸得门清儿。30年后儿子在北京骑山地车的时候,他也刚刚结束在北京的中美关系会议,和夫人芭芭拉吃着北京烤鸭,那是他们庆祝金婚时放在桌上最显眼的菜。

  布什在上任之初也许并没有想到他对华政策后来的演变。他作为总统首次来中国是2001年10月,到上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是他和中国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晤。不过,他当时选择的强硬的ABC政策(Anything but Clinton,即克林顿做的,布什都不会做),以及将中美关系从战略伙伴转为“潜在竞争对手”,都让中国人没办法信任他。特别是2001年的4月份,中美发生了撞机事件。“和中国高层领导恢复通话花了一定的时间。”布什说。上海的中国之行非常短暂,布什原计划的APEC后东京、首尔、北京之旅被推迟到了第二年的2月。这一次的中国之行和自行车完全无关。

  2002年2月21日,这一次实际上是6个月前布什访华意愿的真正实现。工作访问,2天,比第一次有进步。虽名为工作访问,但距离“9·11”事件过去不久,布什需要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自然气氛缓和不少。住在拥有美资背景的北京国际俱乐部大饭店196平方米的总统套房里,布什27年后又回到了北京,看到“那些高楼大厦,感到无比惊讶”,这一次他说,“我们和中国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至关重要”,这一天正是尼克松访华30周年纪念日。这之后到2005年布什的“自行车之旅”,中美关系已迅速转暖。2005年布什来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接待。他已经成了“故人”。

  对于布什来说,最惬意的一次访华,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一次,他是美国奥运会代表团的啦啦队队长,8月7日来,11日走,4天4夜。带着夫人劳拉和大女儿芭芭拉。一同来的还有老布什夫妇,可说是“倾巢而出”。随行的人更是超级多,600多特勤人员。看到菲尔普斯游泳夺金牌,62岁的布什差点摔跤,围上来的保镖就有10来位。8月9日早上不到7点,布什带着那辆印有总统徽章的山地自行车,又一次出现在老山奥林匹克山地自行车场。在蜿蜒的山道上骑了1个多小时,他第一次发出这样的感叹:“骑自行车真是太困难了。”这时候距离他退休还有4个月零42天。这是他在中国第三次骑自行车,却是第二次真正骑自行车,2005年的那一次只能算是个“秀”,这也是他在中国最放松的一次。他拍着胡锦涛主席的肩膀像老友一样,脱掉皮鞋在朝阳公园里打沙排,给女儿芭芭拉创造和菲尔普斯相处的机会,2008年的这一次北京行,尚未退休的布什已经把自己变成了普通人。

  此前两次白宫易主,1993年克林顿、2001年布什,中国都非常紧张。整个竞选过程中中国都是一个重要议题。而这一次奥巴马和麦凯恩对决,中国议题已经淡化。中美实现互信,给下任总统留下了与中国打交道的基础,布什8年中美外交关系上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就是——他做到了这一点,中国已经不在乎谁是美国总统了。

  从“牛市”到“熊市”

  -张国庆

  按照美国历史学家的标准,小布什的最好“座位”是一般水平总统

  随着新总统人选的“出炉”,美国总统布什也将彻底进入“垃圾时间”,而明年的1月20日,他就可以远离这里的是是非非了。过去的八年,是世界风云变幻的八年,更是他个人“牛市”走向“熊市”的八年——支持率从90%多暴跌至当下的不足30%。

  从经历危机的程度看,布什的八年,堪与富兰克林·罗斯福相比,只不过,小罗斯福是先经历经济危机,后经历安全危机(二战),而小布什则是先遭遇“9·11”,后惨淡面对金融危机。所不同的是,小罗斯福总统因其成功化解危机而在历史上赢得了崇高的地位,而小布什总统的历史评价则不会太高,毕竟,反恐战争到现在也没有看到曙光,美国在伊拉克仍是深陷泥潭,眼下的金融危机至少在他任内是不可能得到解决了。

  在美国历史学家的评价中,历届总统被分为四个档次:伟大总统、接近伟大总统、一般水平总统及低水平总统。像林肯、小罗斯福、华盛顿等被尊崇为伟大总统,而杜鲁门等则是接近伟大总统。有近半数总统被划为一般水平总统,只有极少数总统才“有幸”成为低水平总统,一般都是政绩极差或有丑闻的总统。而对于小布什来说,最好的“座位”是一般水平总统,成为低水平总统也并非没有可能。

  伊拉克战争显然是布什的“硬伤”。这场战争,可谓是赢了军事输了政治、赢了资源输了人心的经典战例。而其间穿插的虐囚丑闻,以及在客观上使得反恐战争变得复杂和艰难,都引起了世界性的非议,也直接导致共和党输掉2006年中期选举。

  与此相关的,便是美国国际形象的受损。在一些美国学者和政治家看来,布什政府没有成功协调广泛的国际事务,导致了美国的领导力和美誉度下降,并在客观上“孤立自己、捆绑自己”。让美国人心有不甘的是,与八年前相比,世界越来越不看重美国了。

  金融危机更是将布什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开。2004年,布什之所以还能险胜克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美国经济情况尚好,换句话说,如果是现在这种状况的话,无论本·拉登在最后时刻出来说什么,布什都将拱手让出白宫。

  客观地说,金融危机与布什政府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只是,在民众看来,布什在过去八年间,注意力严重分散,较少地关注国内事务尤其是经济问题,而只是热心地兜售“美国式民主”,执著于伊拉克战争,以及磨刀霍霍向伊朗。而一个总统搞不好经济,无论有什么客观理由,都难以在历史上占得较高位置。

  即便是反恐战争,布什也进行得虎头蛇尾。对反恐事业而言,六年多前,人们错过的也许是最好的时机。那是一个美国有着空前号召力,国际社会在反恐问题上有着空前共识的时机,如果美国不是发动一场针对主权国家的战争,而是集聚国际社会的力量对“基地”等恐怖组织乘胜追击的话,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将会出现,而布什的历史评价也将会完全不同。

  不过,“熊市”中也有亮点。在中美关系上,布什政府的努力还是颇见成效,无论是日益完善的沟通机制,还是“利益攸关者”理念的深入人心,抑或是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全面、深入的合作,都彰显了观念变革所带来的喜人改变,布什在推进中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决策,堪称他任内最成功、也最具深远影响的决策之一。

  现在看来,布什总统生涯的“拐点”,是不得人心的伊拉克战争,不仅遭致全球性的非议,也在客观上影响到反恐战争的成功,而对于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威信也有着很大的伤害。这也正是布什留下的“负遗产”之一。

  不过,尽管布什的口误及其不太高的智商时常会引发人们的调侃,但应该说,布什在总统之外的角色扮演中,还是比较成功的。作为丈夫,他与妻子的恩爱成为佳话;作为父亲,他的开明、民主也为人津津乐道;作为朋友,他的真诚、朴实,赢得了许多长久的友情。这也使得许多美国人对布什仍然心存好感。

  用几句话对布什做出完整评价并非易事,但如果说他是危机总统,相信人们不会有很大的非议。只是,与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等人相比,布什在处理危机方面,缺乏远见和智慧,往往是战术上成功,却在战略上留下败笔。

  有能力正确地做事,但却未能将主要精力做正确的事情,既是布什执政生涯最大的遗憾,也是他留给美国历史的一大教训。

  (张国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