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院成为了原住居民和震后移民交流的重要平台。”张伟说。有一次他在操作台前挑选电影,旁边的村民说,“随便放什么电影都行,我们都喜欢看。”直到电影播放过程中,张伟在电影棚里溜达了一圈,才明白原来村民并不全是为了看电影,他们更多的是三三两两挨在一块聊社区生活和地震中的趣事。
NGO备灾中心的秘书长张国远说,社区互动是震后心理治疗的最佳方式。村民们愿意来看电影,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更多的人交流,能够找到归属感,找回地震前的社区那种富有生气的气氛。
现在回顾5月份震后的情况,当时很多所谓“心理援助”十分盲目。
有一回在板房社区,一个村民半开玩笑地对张国远说:“地震刚完的时候,来了一批专家,见面就告诉我们要哭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过几天又来一批专家告诉我们不要哭,要坚强。”这次交谈让张国远对“心理援助”这个词十分警惕。
“我开会的时候就跟我们的团队说,不要轻易提心理援助,”张国远说,“什么是心理援助?真正专业的太少了,实际上今天来明天走起不到任何效果。”
张国远希望自己的团队长期和村民生活在一起,比如陪一个老太太聊天,聊天不是心理援助,但如果天天跟她聊天,排解她抑郁的心情,那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帮助。
志愿者与“土著”的地盘之争
对于陈月贵他们这种“外来”NGO来说,还面临着另外一种困难:当地政府是不是准入;救援模式是不是“符合国情”。
一家海外NGO组织在准入门槛上屡屡碰壁之后,欲以NGO备灾中心下属工作小组的方式, 在灾区“借壳”成立工作站。但那次合作最终流产,他们选择了撤走。
他们经常被政府官员问及这样的问题:“清理废墟?解放军已经开始做了,你们几个又能做什么?”类似的质疑,不仅仅来自于政府,也同样来自于同行们。曾经接待过美国波士顿动手救灾协会的张伟说:“如果只是组织人搬砖,中国人多的是,海外志愿者何必要花上几百美金坐飞机过来呢,直接把钱捐给灾民岂不更好?” 美国波士顿动手救灾协会以往的国际救灾经验,在中国并不一定适用。那些政府动员能力弱,军队没有参与到救灾中去的地方,这时候才有他们的发挥余地。
香港无国界社工提出的根本解决方案是:培养社区的本土义工力量。10月27日,在擂鼓镇板房社区的青少年义工团队培训结束后,梁子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起社区关爱的主力。他们生长于这个社区,有深厚的人脉,熟知这个社区的过去。”
陈月贵今后还将开展灾区就业计划和单亲家庭关爱计划,而实施这些计划肯定要与当地政府有更深入的沟通和接触,他们还需要一步一步来。她希望首先在当地有一个活动场所,让孩子们不需要在已经逐渐寒冷的室外做培训。NGO备灾中心在汉旺镇的几次经历也让这个“土著”NGO对“本土化”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自然之友”新生电影院修建的时候,很多人在烈日下打桩、拉铁丝,当地社区一个村民很不理解:“真搞不懂你们为了什么,这么累,又没有钱赚。”旁边一群村民听完十分愤怒:“你还是不是人哟,你简直把我们村的脸都丢完了。”此人看到众怒难犯,灰溜溜地走了。但自此以后,他也逐渐参与到当地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
还有一次,当地一个颇有“背景”的村民在征得当地政府的允许下在电影院旁边开了一家小饭馆,但空间小,规模无法扩大,于是找到张伟要求将电影院整体平移1米左右的空间。张伟考虑到要平衡当地各种关系,同意腾出空间。
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当地社区一个比较有威信的村民召集了社区内绝大部分人集体到该餐馆要求饭馆老板搬离,理由很简单,“你们占到我们志愿者的地方了,这块地是给我们志愿者用的。”最后,在当地社区的强烈要求下,该饭馆不得不搬离。
“我们终究是外来的,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社区的力量才是强大的,社区的潜能是无限的,社区的问题只能由社区自己解决。”张伟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