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一村庄,两种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2:29  南都周刊

  从吉娜羌寨工地往北走一公里,是猫儿石村三、四、五组所在的地方。尽管属于同一个村,两边的境遇却截然不同。

  与一二组村民不愿贷款不同,三组的村民沈刚义和洪安全正为贷不到款焦急。8月份的时候,他们从擂鼓信用社贷款4.8万元开始了自建房的施工。但9月24日,一场出乎意料的巨大山洪裹挟着泥石将大部分材料冲走。洪灾过后,村民们清点了一下,平均每户的材料损失已过万元。

  他们无力再购买材料,再次前往信用社贷款时又遭拒绝。擂鼓镇信用社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也十分为难,在政府相关政策出来之前,无法再次给村民贷款。

  和三四五组相比,一二组的村民一度拥有强烈的优越感。一位山东援建干部描述了7月7日那天猫儿石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现场会的情景:“会议是里程碑式的??简陋的会场里,干部和百姓打成一片的场景,尤其是村民期盼的眼神,热烈的会场气氛,只有在老影片里见过。”但在枯等两个月之后,村民的兴奋感越来越少,开始在帐篷中议论三四五组自建的好处。

  一组的村民王成国觉得吉娜羌寨的建设有些操之过急。按统一规划,整个花椒坪将整体推平后重新打造地基,王成国,张德英,王吉发和王孝弟四户村民的房屋也被推倒,虽然他们的房屋在地震中并未毁坏(这一点得到了众多村民的证实)。房屋拆除后,他们多方寻求赔偿,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回应。

  “我们如果自己修,不必住那么好的房子,八九万元即可。这个成本已经考虑了架建构造柱和圈梁,也能抗7级以上地震。”10月28日,王成国说。

  沈刚义则对一二组村民的不满感到不解。“时常有领导来看他们,还有全国人民关心他们,国家帮忙把房子修好让他们住进去,有什么不好?”而这一切只因为“他们花椒坪占了一个好位置”。

  全力以赴?

  想想羌寨的未来,村民唐琼秀神情里还是充满了期待。“等羌寨建好了,我要成立歌舞队。”这将是游客在羌寨的一项参观项目。一些村民也开始学习羌族刺绣—如果今后旅游发展起来,羌族歌舞和刺绣将能帮助他们还清贷款。

  王孝虎的初步打算是今后对羌寨实行联营管理,届时村民可以出售羌族食品和服饰,村里还将成立仪仗队和表演队,向游客展现羌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许是给村民开工资,也许按照一定的原则全村分配收益。要让全村百姓都从吉娜羌寨的发展中受益。”村支书张安清说。原先设在桥头上的建设指挥部如今已经撤走,“每天面对村民来闹,太多鸡零狗碎的事情。”村长王孝虎说。他对村民的不配合表示非常不可理解。

  对副镇长范德斌来说,现在最紧张的显然还是地方财政,“上级要求十分紧迫,要求建设方加班加点,11月主体工程要完工,12月装修完工。”吉娜羌寨的护堤项目也将在11月动工,这个项目还将投入400万-500万元,赶在明年雨季来临前完工。

  10月30日下午,在绵阳市电视台和日本NHK电视台的摄像机面前,范德斌表情疲惫但坚定:“资金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年底保证能完成羌寨建设任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