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东方周刊:让我们坚守新闻职业的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5:2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编辑部

  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 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降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

  但凡被设立了“节日”的职业,其职业伦理,最不可漠视公序良俗,最不可踩踏底线。护士节、教师节如此,记者节 亦如此。这些不放假的节日,固然有提醒全社会对该职业的关爱尊重之意,更重要的应该是唤醒从业者的职业自爱与职业自尊 。

  选择了这样的职业,除了像从事其他职业一样是为了养家糊口,须守法合规,须承担社会责任,更须克制人性深处的 罪孽,更须抵挡邪魔外道的诱惑。从事这样的职业,堕落就不是一个人的堕落,若职业失范造成伤害,则直指人的心灵,直指 最柔软的人性。因为在社会分工中,这些职业更多地体现人类有着超乎生存本能的更高欲求,关乎文明的传承,心灵的塑造, 关乎真相与正义。

  就新闻这个职业而言,自1999年国务院正式确定11月8日为记者节以来,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在职业伦理上, 越来越呈现出两极态势:一方面,有良知与责任担当的新闻人,坚守着这个职业的光荣与梦想,他们的记录与声音如水滴石穿 ,艰难却坚实地推进了中国的进步;另一方面,无良的“害群之马”从“新闻有偿”、“有偿新闻”到“有偿不闻”,一次又 一次地败坏着这个职业的声誉。前者,有不惧恫吓,揭开瞒报安全事故真相的记者;后者,从“封口费”事件可见其标志堕落 到了极致。

  在这两极之外,新闻这个行当与其他职业一样,社会转型期的一些矛盾,在职业角色中都有反映。近年一些就职业可 尊敬度进行的社会评价调查中,新闻工作排位不高的事实,虽未必权威,却足可警醒。

  说真话,至少是不说假话,是新闻这个职业的底线要求。

  一位老记者回忆,60多年前刚“入行”时,前辈们便教导他:要牢牢记住“讲真话”这个原则。具体说就是“坚持 真理讲真话”“主持正义讲真话”“维护史实讲真话”。他和同事们曾看过一出苏联话剧,讽刺了一个不说真话的记者,叫“ 客里空”。于是,大家便以做“客里空”为耻。回忆一辈子峥嵘的职业生涯,老人感叹:“遗憾的是,后来我们记者队伍也出 现了一些‘客里空’。以至在报纸上公开宣传亩产20万斤粮。当记者很光荣,但我们也需要吸取教训。”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吸取教训的新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了这个职业的光荣,延续着前辈的梦想。积 极、正面意义上的“无冕之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后辈选择这个职业,创造了中国新闻业的繁荣。

  然而,繁荣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庞大的新闻市场,以及仍然大量存在的种种非真实市场、非真实竞争的媒介生存形 态,客观上导致这个行业职业准入的门槛不高和从业人员的鱼龙混杂。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从两个方向同时在全行业的职业 社会评价,繁荣背后是乱象并存。“假记者”的活跃与“真记者”的缺席,是行业生存形态的某种表征,纷乱而又真实。

  在这纷乱中,新闻这个职业的“光环”多少有些褪色。必须承认,“光环”的褪色也不乏社会进步的意义,也是社会 进步的结果,比如,剥离“公权”的想象,复归社会分工中的职业特性。同时,社会越来越多元,精彩职业越来越多,网络时 代人人都有照相机、人人都有麦克风,话语渠道越来越广,“光环”褪色势所必然,无须遗憾。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新闻职业“光环”的褪色恐怕还有着独特的时代特色,比如:无论“以官本位”还是“以钱为 本”,让传统意义上只求做一个好记者好编辑的从业者深感理想的挫败;某些善于“傍权”“傍款”的“能人”,在自己能量 通天的同时,让公众对这个职业侧目;“害群之马”败坏职业声誉,殃及同行;不深入采访炮制“新闻”,抄袭、克隆,因互 联网而大开方便之门,降低了职业水准;某些抢“新闻”的手段“不堪”和一些媒体“娱乐至死”的生存“法宝”,也在矮化 职业的社会评价。还有,社会保障和职业保障双缺位的“新闻民工”,生存犹艰,光荣何感?

  但是,“记者节”提醒我们,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 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降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在的环境,都是对 职业伦理的戕害。这与教师不能把师德不彰都推给社会一样,是相同的道理。

  任何职业,“害群之马”的舆论效应会被不成比例地放大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传播的从业者,无疑对这个传 播学道理体认更深。体认的目的,不是想方设法遮掩,而应还原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出发点,秉持良知,激发勇气,牢记责任, 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职业的伦理底线,筑得像我们赖以立足的大地一样坚实。-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