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郭镇:总有奇迹在这里发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0:35  郑州晚报
回郭镇:总有奇迹在这里发生(组图)
上世纪70年代,回郭镇社队企业生产的农用机械已颇具规模。

回郭镇:总有奇迹在这里发生(组图)
整洁的回郭镇民营科技园。

  100年前,它是中国工商业的先觉者和实践者;文革后期,它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它是中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在上海、无锡、温州的史志上,都把它作为引导者来记述,改革开放初期作为领跑者,一南一北,“中国两大‘镇’:深圳,回郭镇”的说法道出了它地位的辉煌;如今,在它的境内没有一根工业烟囱,却是全国最大的普通铝板、箔加工基地。30年来,这里的人们经历了大喜大悲后,愈挫愈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它就是回郭镇。

  晚报记者 杨观军 王战龙 周伟卿 文/图

  借“五七指示”悄悄办工厂

  回郭镇,伊河和洛河怀抱处,曾因商业繁荣,与朱仙镇、赊店镇、荆紫关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辖区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曾在此建都。

  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比,更令回郭镇人骄傲的是他们沿袭千年的商业传统。原回郭镇文化馆馆长、镇政府党办主任孙志威老人说:“回郭镇人为啥不像河南其他地方的农民那样祖祖辈辈种地?那是被逼无奈!”孙志威认为,回郭镇属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仅靠种地难以养家糊口。而回郭镇恰好依傍伊洛河,水路运输发达,为当地人提供了经商的便利。

  到20世纪30年代,以学校和纺织厂为依托,回郭镇各种商号、客栈、饭店、手工业作坊等应运而生,其中,以卷烟业发展最为迅猛,到20世纪40年代,烟厂最多时达48家,其中部分还实现了机械化。回郭镇就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工商业城镇。

  新中国成立后, “岭上十年九旱,滩地三年一涝” 的回郭镇,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今年已73岁的王占高老人,曾先后筹办机械厂、化肥厂、电厂并长期担任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提高农民生活,就要提高农业产量,要提高农业产量就得改善生产条件。岭上旱、滩地淹,怎么解决呢?打井、开河,平地、施肥。”

  这些都需要电,需要化肥,钱从哪里来?办工厂。王占高回忆,当时虽然全国到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但回郭镇人从毛主席“五七指示”中拿到法宝,提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口号。因具备以往工业留下的基础,经过简单恢复和改造,回郭镇迅速崛起了一批社队企业。

  “最有名的是建在偏僻的沙沟河的五七化工厂,当年投资,当年盈利。”王占高说。建成五七化工厂之后,回郭镇利用“滚雪球”、“母鸡下蛋”的办法,又先后投资办起了化肥厂、棉纺厂、铸造厂、砖瓦厂、电器厂、第二化工厂等企业。

  到1974年10月,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已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了57个,全镇到处厂房林立,农村浇地和耕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毛泽东亲自批示让回郭镇“红遍”全国

  1974年春天,河南省委主管经济的副书记王维群,从郑州赴洛阳考察,途经当时巩县回郭镇,看到这里土地平整,庄稼茁壮,拖拉机轰鸣,一片繁荣,回郭镇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心中。

  此后不久,当一篇由《河南日报》记者杜贵宝、通讯员牛玉乾撰写的关于回郭镇《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长篇调查文章送审到王维群手上时,他立即批示“突出发表”。

  1974年12月15日在《河南日报》头版头题,以通栏大标题《光明灿烂的希望》,突出发表经审改后的文章。

  牛玉乾,后任郑州日报社副总编,现已退休担任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他,说起文章的发表时回忆说,1973年他被抽调到公社当专职通讯员。当时,回郭镇下放了很多省直机关的干部,其中就有现任河南省政协主席的王全书,他当时给王维群当秘书。稿子就是通过王全书才到王维群案头的。这也是牛玉乾动脑筋走了点“后门”,但就是这个小后门,开启了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大门。

  约10个月后,载有这篇回郭镇文章的《河南日报》通过一位叫周长庚的人,转到了毛泽东的手中。

  周长庚是浙江省永康县银行职工。长期从事农村经济调查研究,他从河南的亲戚那里正好看到了这篇文章,他认为,社队工业大有可为,如果毛主席赞成回郭镇的做法,那其他县也可以这样搞。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关于回郭镇的文章连同另外两份发展社队企业的资料一并寄给了毛主席。

  毛泽东收阅后,当即于1975年9月27日写信给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内容是“小平同志:请考虑此三件(两封信及一篇报道)可否印发在京各中央同志”。

  邓小平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立即将三件连同毛泽东的信印发给正在召开的北方农业会议及在京中央同志,同时将报道送《人民日报》。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标题转发了《河南日报》的调查报告,并配发了署名郭大江的评论《满腔热情地支持社队企业》。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回郭镇的肯定和《人民日报》的突出报道,使回郭镇经验很快轰动全国。

  1975年春,彩色纪录片《回郭镇的春天》拍成上映,将回郭镇的事业推到了顶峰。随着一批批参观团的到来,回郭镇经验如种子般撒向全国,遍地开花。现在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起源,包括大邱庄、南街村等发展民营企业的做法,其实都打有回郭镇的烙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