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眼睛记录郑州变化的老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3:44  郑州晚报

  她眼中的变化之1996年

  山区孩子学习环境差,在新密建起中美慈善之家

  1996年,珍妮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她还在郑州轻院任教,另一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她与河南省新密市民政局合作,在中美两国政府注册成立了中美义务服务合作社,用以资助河南的孤儿。

  帮助孤儿的念头源于一次“下乡”。1995年1月,珍妮应陕西一所山区小学的邀请前去访问,在这里,珍妮亲眼目睹了山区的孩子恶劣的学习环境。回郑后经过一番努力,珍妮终于与新密市民政局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中美义务服务合作社。她在新密市内租了一套房子,聘请了两名富有爱心的退休人员做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新密市民政局的帮助下,在当地农村找到了8个孤儿。

  珍妮在郑州的首个慈善之家,很快组建起来。在这个特殊家庭中,珍妮负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费用。为了给孩子们募集费用,从那时起,她每年都要回美国,争取更多的捐助者。

  到1999年,珍妮的爱心和努力有了丰厚的回报:她给孤儿们建了一个更大的家。

  1999年10月,珍妮的慈善之家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带围墙的院内种植了花草、树木并留有宽敞的活动空间,有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篮球架和乒乓球室。孩子们分成3个家,每家都有两位和蔼可亲的全职妈妈。

  “到现在,我已经帮助了74名孩子,现在还在照顾着38名儿童。4名孩子已经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开始工作。1名孩子正在大学就读,今年还有2名孩子要进入大学。”马珍妮骄傲地告诉记者。

  她眼中的变化之2002年

  新密慈善之家得到十几个国家资助,我国颁给她最高奖

  2000年,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差一点动摇了珍妮在华的决心,丈夫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又被诊断为膀胱癌,需要马上接受治疗,在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下,她在美国只作短暂料理后,就飞回学院继续上课。

  在她的辛勤努力下,慈善之家已得到10多个国家的捐赠,有的来自扶贫组织,有的来自素不相识的个体志愿者。五湖四海的人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用品,十几个在郑州工作的外籍教师也投入到无偿资助慈善之家的队伍。这不仅能够确保慈善之家的各项费用支出,诸如保姆费、食物费、衣物费、医疗费、教育费、水电费等,还为孩子们的房间添置了取暖设施。

  珍妮对中国的贡献,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2002年,她被中国外国专家局授予外国专家最高荣誉“国家友谊奖”。在2005年,又被郑州市政府,郑州市外专局授予首届“郑州商都友谊奖”。2007年,在河南省慈善总会和河南电视台合办的“温暖2007河南十大爱心人物”的评选活动中,马珍妮荣获“2007年度河南十大爱心人物”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